
变变变教学设计说明.doc
30页《变变变》教学设计活动1 掉了一个角的三角形娃娃活动目标1、欣赏并理解故事《掉了一个角的三角形娃娃》,体会三角形娃娃的感情变化. 2、 认识到三角形掉了一个角可以变成梯形.3、体验游戏“角儿变变”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掉了一个角的三角形娃娃》.2、数量充足的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卡纸,剪刀.活动过程一、欣赏并理解故事1、 教师讲述故事《掉了一个角的三角形娃娃》,幼儿翻看幼儿书,欣赏故事.2、 教师:山姆是三角形娃娃,摔了跤变成什么样了?为什么小熊叫山姆梯形娃娃?山姆是是怎样帮助小熊的?山姆是怎样帮助其他小动物的?山姆是怎样把掉下来的角装上去的?山姆为什么不买万能胶而用拉链?幼儿讨论发言二、讨论1、 教师: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变的, 哪些东西是梯形娃娃变的?引导幼儿发言.2、 教师出示三角形和梯形卡纸,让幼儿讨论怎样将三角形变成梯形,幼儿动手折叠操作.3、 教师概括梯形娃娃特征;四条边四个角,两边两条梯子边,上下两条边是平行的.三、玩游戏“角儿变变”1、教师:数一数三角形娃娃去掉一个角可以变成几个角?2、教师示游戏规则:将一外三角形沿中线剪掉一个角.另一个三角形不沿中线剪掉一角,让幼儿看到,三角形去掉一个角可以变出三角形,也可以变出四个角.3 教师出示各种图形的卡纸,请幼儿动手操作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去掉一个可以变出几个角,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尝试各种可能的结果.4、 教师:将这些图形去掉两个角可以变出多少个角?幼儿操作,教师帮助幼儿记录.5、 教师和幼儿分享和交流在游戏“角儿变变”过程中的体会. 活动2 花瓣儿风车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花瓣儿风车》,了解从麦子到面粉的加工过程.2、 知道一些由面粉做成的食品.活动准备1、 教学挂图《花瓣儿风车》、幼儿绘画《花瓣儿风车》.2、 干面粉1袋,面包、饼干、馒头、花卷、各种点心。
3、 彩色颜料活动过程一、 说一说1、 教师向幼儿出示各种各样由面粉制成的点心食品2、 教师:这些好吃的东西都是什么做的?3、 教师:面粉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面粉是由什么变来的吗?二、 听故事《花瓣儿风车》1、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故事《花瓣儿风车》,幼儿欣赏2、 教师:小蚂蚁们想让麦子变成什么?蚂蚁妈妈是怎么说的?3、 教师:蚂蚁爸爸搬来了什么?小蚂蚁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让磨盘转了起来?4、 教师:白白的面粉最后变成了哪些好吃的东西?5、 教师: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面粉做的三、 做一做:捏面团1、 教师在干面粉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揉一揉,请幼儿说说面粉发生了什么变化2、 教师:面粉除了可以变成好吃的东西,还可以制作各种好玩的东西呢》教师示捏面人的简单方法3、 将各种颜料加入好的面团中,请幼儿在胆象,作彩色面团捏出各种各样自已喜欢的东西四、 画一画1、 教师:请小朋友操作幼儿绘画《花瓣儿风车》,为房子画上美丽的风车。
2、 分享和交流,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已的画,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画活动3 会变的颜色活动目标1、 理解并欣赏故事《彩色小兔》,认识三间色;橙、绿、紫2、 初步掌握三原色变成三间色的基本方法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彩色小兔》2、红、黄、蓝、三种颜料,透明玻璃杯3个,1染好三间色正方形宣纸,幼儿人手1白色正方形宣纸小刷子,调色盘等活动过程一、试一试:两种原色混在一起会变成什么1、 教师:你们知道三原色分别是哪三种颜色吗?如果把它们两两混合的话,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幼儿自由讨论2、 请幼儿用小刷子蘸取桌上三原色颜料,在调色盘里两两混合,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说说自已的发现3、 教师:颜色也会变魔术哟,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在小兔身上变了怎样的魔术二、 听故事《彩色小兔》1、 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边听教师讲故事《彩色小兔》2、 教师:小红、小黄、小蓝分别掉进了什么颜色的染缸?橙色、绿色、紫色分别都是由哪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来的?3、 教师:原来,橙、绿、紫三种间色就是由红、黄、蓝三种三原色两两混合而来的三、 做一做,染手巾1、 教师向幼儿出示一染好三间色的正方形宣纸;老师这块花手巾漂亮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染手巾吧。
2、 教师讲解、示染手巾的方法:先将一正方形宣纸对折2~3次,成为一个多层的三角形,然后分别将三角形的三角蘸上红、黄、蓝三种颜料,再将红角放在黄颜料里、黄角放在蓝色颜料、蓝角放在红色颜料里染一会儿最后,小心地拆开正方形纸,一块漂亮的手巾就染好了3、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4:七十二变活动目标1、 欣赏歌曲《小石猴》,感受悟空七十二变的神通广大2、 能用各种形动作表达悟空常用的几种动作,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准备1、 幼儿用书《小石猴》、歌曲《小石猴》录音磁带2、 报纸若干代表相应的角色三种角色的关系是:唐僧抓悟空,悟空活动过程一、 说一说1、 教师:你看过,《西游记吗》?是在书上还是在电视上看的?它讲的是什么故事?你喜欢悟空吗? 悟空是从哪里变出来的?2、 请幼儿回忆并向大家讲述自已知道的《西游记吗》的故事.3、 教师:你知道悟空经常会做哪些动作?有哪些本领?二、 欣赏歌曲《小石猴》1、 教师播放歌曲《小石猴》两遍,同时幼儿翻阅幼儿用书。
2、 请幼儿用报纸卷成粗细不同的长纸轴将细的纸轴套入粗的轴筒,拉至接缝处就像金箍棒一样可以随意伸缩了3、 教师再一次播放歌曲《小石猴》,请幼儿用制作好的“金箍棒”做道具,按照歌词容进行表演三、 游戏:悟空降妖1、 幼儿报数成两队,队商量好:每个人在唐僧、悟空、白骨精中选一个角色扮演2、两队幼儿面对站好,一起念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悟空,悟空本领大,抓住白骨精轰轰轰,轰!轰!轰!”念到最后一个“轰”字时,双脚跳远,落地后做一个造型动作,代表相应的角色三种角色的关系是:唐僧抓悟空,悟空抓白骨精,白骨精抓唐僧两队幼儿看到对方扮演的角色后,迅速决定自已是逃还是追若角色相同,则原地不动2、 三种角色造型动作参考唐僧:双用合掌于胸前;悟空:抬起左脚,右用在额前弯曲;白骨精:屈膝分腿站立,两用在胸前做爪子状活动5:云儿变变活动目标1、 知道云是会变化的,并能用语言表达述这种变化2、 了解云的千变万化与风的关系活动准备1、 幼儿用书《云之歌》2、 选择一个云多的天气,观察天上云的变化。
3、 棉花、胶水、双面胶活动过程一、 说一说:云的变化1、 教师:你看到过云吗?你看到的云是什么在的?什么颜色的?云会变吗?云为什么会变?云会变成什么?2、 教师:原来是风把云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模样3、 请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模体动作来模仿白云飘动和变化的样子二、 欣赏儿歌《云之歌》1、 教师朗诵儿歌《云之歌》,幼儿翻看幼儿用书2、 教师:云变成什么样了?你们希望云变成什么?为什么?3、 幼儿学念儿歌三、 贴一贴,画一画1、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自已以前看到的云的不同形状画下来,注意画清楚轮廓线2、 教师示将棉花撕成小块当做云,贴在轮廓线,请幼儿粘贴,并继续添画3、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大家一起分享,说说画的是什么,云彩是怎么变化的活动6:影子变戏法活动目标1、 感知光和影子的关系2、 体验影子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 幼儿用书《放电影》《大树的影子》。
2、 手电筒、幕布、玩具活动过程一、 谈话活动1、 教师讲述故事《放电影》,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并欣赏故事2、 教师:用手做的影子有趣吗?你会做吗?二、 试一试:影子变法1、 教师将于手电筒一开一关,让光照在玩具上,看看幕布上是否映出了玩具的影子引导幼儿感知没有光就没有影子2、 教师示改变玩具和手电筒之间的距离,幼儿观察影子大小的变化,让幼儿发现玩具与光源的距离不同,影子的大小也不一样3、 教师示改变玩具与光源间的角度,让幼儿发现光从不同的位置射过来,影子的位置和样子好不同4、 幼儿分小组自由探索影子与光的关系三、 欣赏故事《大树的影子》1、 教师讲故事《大树的影子》,幼儿欣赏故事认读汉字“风车”“影子”2、 教师:大树的影子是怎么出现的?大树的影子是怎么变化的?影子为什么舍不得小朋友们走?影子为什么会被拉回大树?影子和大树是什么关系?3、 教师:说说你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4、 教师引导幼儿展开想象,用完整的语言续编影子的故事活动7:食物长“毛”了活动目标1、 简单了解微生物的存在及对人类的作用。
2、 认读汉字“微生物”3、 知道不能吃变质的食物活动准备1、 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微生物》2、 新鲜食品、变质食品;鲜奶、酸奶; 鲜蘑菇及面包.3、 有观察过食物发霉、长毛的经验4、 生字卡“微生物”活动过程一、 引导幼儿观察变质的食物1、 教师出示新鲜食品和变质食品,如草莓、面包,分新鲜的与长毛、发霉的两种,请幼儿对比观察,说说这些食物发生了什么变化2、 教师:哪能个可以吃,哪个不能吃,为什么?3、 请幼儿找一找草莓上的毛、面包上的霉点,说说新鲜食品和长毛、发霉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明白长毛和发霉的食物是变质食物,不能吃,吃了会中毒、生病二、 说一说:食物变质的原因1、 教师:是什么让面包、草莓放上几天就变得发霉、长毛呢?幼儿讨论2、 教师小结:食物变质的原因是因为有微生物在起作用微生物是一种很小很小的生物,肉眼看不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面包、草莓变得发霉、长毛这是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 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各种各样的微生物》4、 教师出示生字卡“微生物”,幼儿观察并认读三、 讨论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处吗1、 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