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通用).doc
3页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1.易错字争执(zh) 绽放(zhn) 抚弄(fǔ) 恍然大悟(huǎng) 搓捻(cuō niǎn) 疲倦不堪(kān) 譬如(p) 花团锦簇(c)2.多音字模(m)模仿 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m)模样 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涨(zhng)头昏脑涨 头脑发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无头绪,使人厌烦zhǎng)暴涨 ①(水位)急剧上升②(物价等)突然大幅度地上升缝(fng)缝隙 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fng)缝补 缝和补喷(pēn)喷涌 喷射涌流pn)喷香 香气浓厚3.形近字堪(kān) 疲惫不堪 ①可;能②能忍受;能承受斟(zhēn) 斟酌 往杯子或碗里倒(酒、茶)勘(kān) 勘探 ①校订;核对②实地查看;探测慨(kǎi) 感慨 ①愤激概(gi) 大概 ①大略溉(gi) 灌溉 灌;浇截(ji) 截然不同 ①切断;割断戳(chuō) 戳穿 用力使长条形物体的顶端向前触动或穿过另一物体戮(l) 杀戮 杀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程度较浅情感自然流露用“油然而生”;情感抑制不住用“情不自禁”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程度较深5.词语释义疲倦不堪:非常疲乏,难以忍受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过来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文题解说】 “再塑生命”的字面意思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但它在本文中是指“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体验了爱,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创作背景】 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海伦凯勒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当海伦七岁的时候,安妮莎莉文来到了她的身边。
莎莉文教会她写字、手语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全文真诚地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总的来说,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在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本文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关海伦凯勒的作品,了解一点盲聋哑人的生活;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体验,能从盲聋哑人的角度体会他们的生活世界,这样对本课才会有深入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