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际服务贸易课件-第一章(详细版)讲义.ppt

66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608719887
  • 上传时间:2025-05-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44KB
  • / 6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课程特点,,,1.,以服务和服务业为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细化,是国际贸易研究对象的分解与研究边界的拓展 2.,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在理论基础与政策取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3.,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并偏重理论性专题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服务的理解,,服务业的理解,,服务贸易的理解,一、服务的理解,服务概念的历史演变,,服务概念的总结,,服务的要素,,服务的特征,,服务的分类,,,1,、服务概念的历史演变,,(经济学)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自由物品,,free goods,,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实物形态,,商品,goods,非实物形态,,服务,service,萨伊(,1767-1832,)“无形产品(服务)同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物”《,政治经济学概念,》,,巴斯夏(,1801-1850,)“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也就不可能提供,而且劳务同样包含努力的意思,但不去判断价值同努力是否成比例”。

      《,和谐经济论,》,,以上不成熟的理论来源于不成熟的实践,需要发展、深化服务经济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1818-1883,)“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像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服务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现象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霍尔(,1977,)“服务是指人或隶属于一定经济单位的物在事先合意的前提下由于其他经济单位的活动所发生的变化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即消费者单位的变化和生产者单位的变化同时发生,这种变化是同一的服务一旦生产出来必须由消费者获得而不能储存,这与其物理特征无关,而只是逻辑上的不可能”M.,沙洛特科夫(,1980,)“劳务具有双重定义第一,劳务可解释为作为活动所耗费的劳动的一种特殊使用价格第二,如果劳动同收入相交换,劳务可理解为非生产性劳动的形式”《,非生产领域经济学,》,,瑞德尔(,1986,)“在服务为服务接受者带来一种变化时,它是提供时间、地点和形态效用的经济活动。

      服务是靠生产者对接受者有所动而产生的;接受者提供一部分劳动;和(或)接受者与生产者在相互作用中产生服务”2,、服务概念的总结,服务是个人或社会组织为消费者直接或凭借某种工具、设备、设施、媒体等所作的工作或进行的活动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3,、服务产品的要素,服务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同一般商品一样,是由生产要素组成的一般商品的生产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服务产品的生产也应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基本要素由于服务产品的提供是建立在服务提供者具有一定的知识与基础之上的,所以服务产品中包含资本、劳动力和知识技术(即人力资本)等三个基本要素1.,资本(实物及资金),,与一般商品生产相同,服务产品生产也离不开资本要素的投入许多服务产品的生产必须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如生产设备、原材料及其他辅助设备等在有些服务行业中,流动资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此外,服务产品提供者本身就需要资本投入后的专业培训因此,要提供服务产品,必须要一定的资本投入2.,劳动力,,它是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或服务的载体比如,会计服务是会计师为有关机构或组织提供的专业服务,法律服务是律师为需求者提供的专业服务。

      即使是以机器设备为基础的服务,如自动化汽车刷洗、自动售货机,也以人的管理为前提的,这种服务可以看作是物化的人的劳动3.,知识与技术,,知识与技术既属于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又是所提供服务的基本内容除了直接接触式服务外,大多数的服务都是提供知识或技术的人力资本,通常是指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4,、服务的特征,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异质性,,不可存储性,,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无形性(即服务的不可感知性),服务的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许多情况下都是无形无质的,让人不能触摸或凭视觉感到它的存在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感知服务,在购买之后也只能觉察到服务的结果而不是服务本身物化服务(,embodied service,)无形服务的有形化物化服务的概念是加拿大经济学家,H,格鲁伯和,M,沃克于,1989,年提出的唱片、服务作为服务的载体,本身的价值相对其提供的整个价值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其价值主体是服务,这就是“无形”的“有形”化,服务的物质化不可分离性,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要求服务提供者与服务购买者不能与服务在时间或(和)空间上分割开来在物化服务的情况下,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可以不同时发生。

      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性),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难以统一认定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服务随之发生差异服务消费者对服务可能提出特殊要求,服务随之发生差异服务质量的差异或者弹性,既为服务行业创造优质服务开辟的广阔空间,也给劣质服务留下了活动的余地不可存储性,一般的,服务不像商品那样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储下来时间上存储的例外:保险,,空间上存储的例外:物化服务,,服务的不可存储性使得加速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扩大服务的规模出现困难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指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服务在交易完后消失,消费者所拥有的对服务消费的权力并未因服务交易的结束而产生象商品交换那样获得实有的东西服务具有易逝性,这一特征是导致服务风险的根源如果我们把服务的异质性、无形性和不可分离性结合起来,还可以看到服务与商品的另一个感性差别,即购买商品所能得到的品质和效果是能够事先预期的,是相对确定的,而购买服务所可能得到的品质和效果则是难以事先预期的也就是说,与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5,、服务的分类,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F,尼尔森将产品品质区分为两大类,即寻找品质和经验品质。

      寻找品质是指顾客在购买之前就能够确认的产品属性(如颜色、款式、手感、硬度、气味等)及产品的价格;而经验品质则是指那些只有在购买之后或者在消费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的产品属性,包括味道、耐用程度、满足程度等1973,年达比和卡内两人又在这种商品品质二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信任品质,它是指那些顾客即使在购买和消费之后也很难做出评价的属性如,阑尾手术,服装,珠宝,家具,,房屋,汽车,,餐饮,,度假,理发,幼儿看护,电视机维修,法律服务,牙齿保健,汽车修理,医疗,易于评价,难以评价,,寻找特征较强,,经验特征较强,,信任特征较强,大多数有形产品,大多数服务产品,三大类产品特征图,F.,尼尔森(,1970,),达比和卡内(,1973,),(,1,)根据服务有形程度的不同,菲利普,.,考特勒从微观角度区分了从纯商品变化到纯服务的四种分类:,,,纯有形商品,,附带服务的有形商品,,附带少部分商品的主要服务,,纯服务,,照顾婴幼儿,,教育,,法律服务,,空中旅行,,快餐,,化妆,,软饮料,,服装,,糖,,,无形的因素,有形的因素,高度无形到高度有形之间的连续谱,(,2,)根据服务实际效用的不同,追加服务(分配服务),,伴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易所提供的补充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有形商品的实体本身才是核心效用,而服务只是提供了某种追加效用,.,这类服务的提供和需求都是由对商品的直接需求而派生出来的。

      按与有形商品供给的联系紧密程度划分,分配服务可以分为,“,锁住型,”,分配服务和,“,自由型,”,分配服务锁住型分配服务是指不可能与商品生产的特定阶段相分离,只能作为商品生产过程或其延伸阶段的一部分,从而其价值或者其成本完全附着于有形商品价值;不成为独立的市场交易对象,如企业内商品库存的仓储、搬运、分配等自由型,”,分配服务在性质上同锁住型分配服务一样,同有形商品紧密联系,可这种服务可以外在化为独立的市场交易对象,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运输业、仓储业和通讯业核心服务,,与商品的生产和交易无关的,作为消费者单独购买的,能为消费者提供核心效用的服务3,)根据顾客参与程度的不同,高接触性服务,,顾客在服务推广过程中参与其中全部或大部分的活动,,中接触性服务,,顾客只是部分地或在局部时间内参与其中的活动,,低接触性服务,,在服务推广过程中顾客与服务的提供者接触较少的服务,其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仪器设备进行的4,)根据服务功能特征的不同,集体服务(政府服务和社会福利),,金融性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保险、经纪、信托服务等),,分销服务(货物运输与储存、旅客运输及批发零售服务等),,专业经济服务(会计、法律、广告、翻译、咨询、租赁等),,电信与信息服务(网络、等),,建筑服务(工程策划、咨询、管理、培训等),,其他服务(旅馆、娱乐、医疗、保健等),,二、服务业的理解,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与分工演进,,服务业的分类,,现代服务业,,1,、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产业,是农业、工业以外的包括文教卫生、政府机关、军队警察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总称。

      服务业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正如工业和农业是生产各种工农业产品的经济组织后企业的集合一样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无论是在思想方法和理论逻辑上,都存在着差异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区别,两者界定不同,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A.,费希尔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安全与进步的冲突,》,),鉴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无法将所有的经济活动包括在内,就把这两类产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为标准的与第三产业相比,根据产业产品即服务来确定服务业的范围更明确(如建筑业的归属)第三产业的概念隐含着传统经济思想的逻辑,服务业的概念体现着现代经济思想的理念三次产业划分思想的出发点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暗含着高阶层次产业的发展单向地依赖于低阶层次产业的产品的含义(即第二产业依赖于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第三产业有依赖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产品供应)服务业同其他经济产业的区分是以经济系统的需求分类为思想基础的,这种观点强调服务业同其他经济产业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不是单向依赖关系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主要是相对于国内经济的,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

      2,、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服务的一个基本分类是追加服务和核心服务产品中追加服务的大小,决定了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服务和制造部门间的相互作用(奎因),,,,,,,,,,,,R&D,产品设计,支持制造的私人企业服务(财会、法律、咨询、软件维护等),制造,配送服务批发零售修理,服务行业,,服务中介,商业服务用户,顾客,政府支持的服务(如废水处理、道路维修、教育、健康支持、标准、警察和消防),表示:交换的事实,意味着每个部分的效益来自其他部分的存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不断加强,中间投入中服务投入的增加,使服务业和某些制造业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制造业部门服务化(如通讯和家电产品)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带动新兴服务业发展企业活动外置,/,外包(,outsourcing),:企业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是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企业单位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行为3.,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与分工演进,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就服务业自身发展过程而言,存在着一个规律性的趋势,即由“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或由“非市场化”向“市场化”演进。

      从服务的提供方式上看,存在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有服务的消费者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提供自身所需的服务服务的消费者及时服务的提供者;,,二是由他人、由“市场”来提供,服务的消费者和提供者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如家庭服务,可以自己做家务,也可以在家政服务市场上雇佣保姆来做;财会、营销、咨询等生产性服务,既可以由企业自身设置的相应机构来提供,也可以由市场上的专业性服务公司提供服务业的分工演进,在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分工演变众所周知,首先是商业等一些服务行业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然后才是手工业的渐渐分离但服务业的规模扩张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多是在工业化之后表现在:一是服务业发展迅速,增加值比重逐步超过制造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的就业比重上升很快,首先,发达国家服务业吸纳劳动力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引起的对服务业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引起的,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取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农业人口增长和农业人口向城市的流动速度是影响服务业劳动力过度膨胀的两个基本因素其次,城镇化水平超前为发展中国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场所城市化会直接引起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比例的变动,在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地说,城市化的程度越高,意味着农业劳动力的比例就越低,城市化的程度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呈负相关最后,传统服务业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了流入城市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更多地转向了服务业部门而不是制造业部门相对于制造业,传统服务业部门进入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较低,因此,就业压力主要集中在服务业,特别是那些对技术、资金要求不高的生活服务业部门,进而表现为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劳动力过度膨胀现象4,、服务业的分类,联合国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三大产业的划分,产业划分,产业范围,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狩猎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自来水、电力和煤气生产,采掘业和矿业,第三产业,商业、餐饮业、仓储业、运输业、交通业、邮政业、电信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业、技术服务业、职业介绍、咨询业、广告业、会计事务、律师事务、旅游业、装修业、娱乐业、美容业、修理业、洗染业、家庭服务业、文化艺术、教育、科学研究、新闻传媒、出版业、体育、医疗卫生、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宗教、慈善事业、政府机构、军队、警察等,《,服务贸易总协定,》,涉及的服务范围,部门,分部门,商务服务,专业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研究和开发服务、房地产服务、租赁服务、其他商务服务,通讯服务,邮政服务、速递服务、电信服务、视听服务、其他,建筑和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佣金代理服务、批发服务、零售服务、特许经营、无固定地点的批发和零售,教育服务,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服务和其他教育服务,环境服务,排污服务、废物处理服务、卫生和类似服务、自然和风景保护服务、其他环境保护服务,金融服务,保险和保险相关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证券服务,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旅游和旅游相关服务,饭店和餐馆、旅行社、导游服务、其他,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视听服务除外),文娱服务、新闻社服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服务、体育和其他娱乐服务、其他,运输服务,海运服务、内河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航天运输服务、铁路运输服务、公路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运输辅助服务、其他,其他未包括的服务,,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服务业统计分类体系,产业划分,产业范围,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与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根据,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5.,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现代服务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

      其最早是由布朗宁和辛格曼基于在,1975,年对服务业的功能性分类的研究中提出的一般来说,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业服务、咨询服务以及房地产等部门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凸现了新经济的特征,即伴随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主要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直接提供的服务,如工业化后期大规模发展的移动通信、网络、传媒等信息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咨询业、商务业、会展业、物流业、以及科技开发、教育培训等新兴行业,突出表现为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为社会提供高层次、高附加值、高人文环境的现代化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表现,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服务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如,1970—1986,年,美国现代服务业的产值与就业分别增长了,173.3%,和,200.8%,,远远高于同期服务业,91.0%,和,85.3%,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优化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作为高增长性和最具潜力的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

      我们认为,现代服务也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三、服务贸易的理解,,,,,服务贸易的定义,,服务贸易的界分,,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1,、服务贸易的定义 (,1,)传统定义:从传统的进出口角度对服务贸易的定义,当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时,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全过程,便构成服务的出口;,,与此相对应,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它国(地区)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便形成服务的进口各国的服务进出口活动,便构成国际的服务贸易其贸易额为服务总出口额或总进口额对传统定义的说明,劳动力含义较广,既可以以单个的形式提供服务,也可以以集体形式提供服务劳动力在提供服务时,一般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设备及手段劳动力”与“消费者”的不同国(地区)籍问题也应作广义的理解例如,跨国公司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雇佣当地居民并向当地消费者提供服务时,这时的“劳动力”或称“服务提供者”,应理解为该外商机构的股权持有人(单个的私人或法人集体),单个的本地劳动力在向本地消费者提供服务是以“集体”形式,“代表”外商机构在提供服务。

      服务进出口,是相对过境,未必发生真正的过境因为服务贸易一般涉及人员、资本及技术信息的流动例如,电讯服务只需要服务“过境”,而无须“国民移动”只要有一种发生移动,就构成贸易对于劳动的智力成果,也应被视作劳动力提供服务2,),《,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FTA,)对服务贸易的的定义,FTA,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间贸易协议上正式定义服务贸易的的法律文件服务贸易是指由或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在其境内或进入一缔约方提供所指定的一项服务对,FTA,定义的说明,“,指定的一项服务”包括:生产、分销、销售、营销及传递一项所指定的服务及其进行的采购活动;进入或使用国内的分销系统;以商业存在(并非一项投资)形式为分销、营销、传递或促进一项指定的服务;遵照投资规定,任何为提供指定服务的投资,及任何为提供指定服务的相关活动提供服务的“相关活动”包括:公司、分公司、代理机构、代表处和其他商业经营机构的组织、管理、保养和转让活动;各类财产的接受、使用、保护及转让,以及资金的借贷进入一缔约方提供服务包括过境提供服务缔约方的“一个人”指法人或自然人这种对服务贸易说明性的、非规范性的定义,说明了服务贸易活动的复杂性。

      3,),《,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从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在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缔约方在其他缔约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性介入而提供服务;,,一缔约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A.,过境贸易,B.,当地贸易,C.,要素收益贸易,D.,第三国贸易,生产者,不移动,移动,消费者,不移动,移动,瑞德尔的服务贸易分类,《,服务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安发展类型区分的异同,》,对,GATS,定义的说明,“,服务提供”包括任何部门的任何服务,但实施政府职能活动所需的服务提供除外,包括任何生产、分销、营销、销售和传递服务服务提供者”指该缔约方提供服务的任何自然人或法人服务消费者”指该缔约方接受或使用服务的任何自然人或法人GATS,定义的服务贸易四种供应模式:,,,A,跨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多边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的定义,应包括服务过境移动、消费者过境移动、生产要素过境移动(主要指服务提供者过境移动)要求符合以下四个标准:,,,①,服务和支付的过境移动性,cross-border movement of services and payments,,,②,目的的具体性,specificity of purpose,,,③,交易连续性,discreteness of transactions,,,④,时间有限性,limited duration,2,、服务贸易的界分,(,1,)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现代国际贸易主要由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构成(技术贸易部分归于商品贸易,大部分可列入服务贸易)。

      两者的区别是贸易标的的不同服务贸易可以不跨越国境实现,商品贸易一般要扩越国境实现;服务贸易的实现只需要各生产要素,——,人员、资本、技术知识中一项移动即可,商品贸易需要其生产要素综合后的结晶,——,产品的移动才能够实现两者的联系是部分服务贸易伴随着商品贸易的发生而实现,即追加服务贸易,如运输服务、售后服务等2,)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国际上多把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混用,严格地说,无形贸易比服务贸易范围更广,除包括服务贸易中的所有项目外,还包括国际直接投资收支、捐赠、侨汇、赔款等无偿转移从统计口径上看,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存在差异无形贸易中的最大比重是直接投资,而直接投资中只有,3/5,归属于服务贸易3,)服务贸易与服务业,从经济用途(服务对象)和性质划分服务业:,,①消费者服务业,,②生产者服务业,,③分配服务业,,④政府服务业,,政府服务业由国内提供,其余三种多涉及贸易,构成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3,、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服务的无形性),,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提供者与消费者接近),,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卖方是服务生产者,作为服务消费过程的物质要素直接加入服务的消费过程;买方是服务的消费者,作为服务生产者的劳动对象直接参与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非关税壁垒的限制),,服务贸易的惯例、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GATS,规定有一定弹性,有一般义务和具体承诺义务),,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4,、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1,)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是根据国际收支账户(,IMF,)的操作性分类。

      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服务贸易流量分成两种类型:,,①要素服务贸易流量,,trade in factor services,,同资本项目相关,即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相关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②非要素服务贸易流量,,trade in non-factor services,,同经常项目相关,而同国际间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无直接关联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国际收支账户,IMF,,,,经常项目,,商品,/,有形贸易,,服务贸易,,单方面转让,,,资本项目,,长期资本项目,,短期资本项目,,,平衡或结算项目,,错误或遗漏,,官方储备,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说明:要素服务贸易专指资本服务收益流量的跨国转移非要素服务贸易项目=国际服务贸易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目,,,=,(经常项目-商品贸易项目-单方面转移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目,国际服务贸易,非要素服务贸易项目,运输,旅游,(,旅馆和餐厅),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业服务(咨询、管理、技术服务),特许使用项目(许可证等),其他私人服务,要素服务贸易项目,股息(包括利润),利润,国外再投资的收益,其他资本净收益,(,2,)国际服务贸易的逻辑分类,是国内经济中的商品与服务“两分法”基础上的理论分类。

      国际核心服务贸易(同货物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无直接关联),,国际服务贸易,远距离型(无需提供者和需求者实际接触而跨国界交易),,面对面型(需要供给者与需求者实际接触的跨国界交易),,国际追加服务贸易(同货物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有密切联系),,说明:,,逻辑分类明确区分了服务贸易、服务业投资及一般投资收益往来,,的概念差别以一个封闭经济体系的产业结构模型作为国际服务贸易产品分类,,的逻辑起点,符合国际经济学理论分析的一般原则否定了那种认为服务贸易完全由商品贸易派生出来、服务贸易规,,模取决于商品贸易规模的观点参考资料:,,1.,刘东升 编著,.《,国际服务贸易,》,——,高等学校金融类教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1,,2.,饶友玲,.《,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产业特征与贸易政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郑吉昌 主编,.《,国际服务贸易,》-,高等院校经贸与管理规划教材,.,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5,,4.,李善同、侯永志,.,加入,WTO,与中国服务贸易,.,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5.,汪尧田、李力,.,国际服务贸易总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王粤,.,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陈宪,.,国际服务贸易,.,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