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论文资料).ppt

1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6987092
  • 上传时间:2018-10-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51.5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成员,肖洋 江子杰 温焯贤 何玉芳 李俊灿 刘宇健 阮家辉 庄业东 列汉初,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简述戊戌变法,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积极寻求变法救国并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然而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和阻挠,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残酷打击维新人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等6人( “戊戌六君子”)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戊戌变法宣告失败,仅实行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变法的失败,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阻挠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 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 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 准备发动政变。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 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 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 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失败原因初探,一、根本原因1, 民族资产阶级只是获得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能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两面性、不成熟性),,,甲午战后,投资开设厂矿的,是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 开始时就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强大的经济势力,以及外国侵略 者所卵翼的官僚买办的阻碍——汤志钧·《戊戌变法史》,,2,顽固、守旧势力的力量强大,新旧力量 对比悬殊支持变法一方:光绪皇帝、康梁、帝党(虽然是纠结的选择) 反对变法的一方:洋务派(李鸿章、奕)、顽固派(徐桐、倭仁)、后党(荣禄、),,3,不能也不敢摧毁封建制度,变法未触及其根本这些人不是当权派,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他们地位很软弱,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探索解决民族独立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时,就不可能考虑采取革命的方法,而只是选择在他们看来比较可行的改良主义道路。

      ——刘大年:《戊戌变法六十年》,,二、重要原因1,维新派的变法理论具有局限性,牵强附会,对主流知识分子没有吸引力2,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3,对列强侵略本性认识不清,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幻想李提摩太、林乐知)4,没有也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变法5,得不到群众的支持 (没有解决、触及农民的最关注的问题),,三、从变法措施分析失败原因: 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改革财政,取消贵族的生活待遇遭到了满洲贵族和官僚是不满和诋毁) 政治上:改革律例,允办报纸、上书言事,广开言路,精简机构,裁撤冗员触动封建官僚体制,受到顽固抵抗和反对) 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遭到广大醉心于科举、八股的知识分子的讥讽和抵触),,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四、直接原因:1,慈禧事先早已谋划扑灭新政,只是等待成熟的时机而已抓紧军权、安插亲信、调遣兵力、部署防变)2,袁世凯玩弄两面派手法,欺骗出卖维新派脚踏两船)3,帝党,特别是和帝党暂时结合的维新派的行政经验、政治手腕、处事谋略不及后党等长期执政的当权派。

      我们的几点思考:,一、光绪皇帝和维新派的变法目的不完全相同也是变法失败的深层原因皇帝:改革弊政、巩固自身统治地位、威严维护封建主义的最高统治维新派:极力消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为之发展奠定基础,目标是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二、为何以慈禧为首的后党并没有一开始就扼杀和阻止变法运动的发展?1,甲午战后危机严重,人民痛斥声讨顽固派、洋务派,被迫暂作让步2,表面上保持缄默,实则暗中布置安插,调兵遣将,以防有变,伺机而动3,维新派开始时和英、美传教士有接触,后党有所狐疑血染的事实, 证明一个道理——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虽然,有的维新人士意识到了,但是康有为却依旧“至死不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