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之秋 (2).doc
5页《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民联寄宿制小学 韩书秀教学目标:1、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主解决生字、新词,并与同学交流互查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体会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作者抓住不同时间内同一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景物描写的手法,作者动静结合、相互对比的写作手法并在小练笔中学习使用4、 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文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秀丽景色,深切体会作者所抒发热爱祖国的情怀2、 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3、 体会并学习作者抓住一天内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特点来描写三峡之秋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1、 师生共同提前搜集、整理有关长江三峡的图文资料2、 教师准备《话说长江》中相关影像资料教学流程:一、创境激情,引发阅读欲望师:同学们,我们想不想知道闻名于世的长江三峡的美丽景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写景抒情散文——《三峡之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标题入手,整体把握1) 板出课题: 三峡之秋(2) 读题解意:读了课题,你想这篇文章应该是写什么的?生:写长江三峡秋天的美丽景色师:长江三峡的秋天到底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2、 自由读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初步了解文章写的什么景3、 认读词语,检查易读错字音的掌握情况累累 显露 消逝 金鳞巨蟒 映出驳船 磨平 陡立 谷壑 倾向 清冽4、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这篇课文写的什么?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5、 指名回答作者在文中描写的是三峡秋天的景色,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美”!)三、理清文脉,重点细读过渡语:在作者的笔下,三峡的秋色秀美无比,那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呢?请同学们扫读课文迅速找出答案1、扫读课文,弄清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在书上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2、 同桌交流3、 指名反馈板书:早晨——中午——下午——夜)4、 理清文脉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作者就是按照从“早晨——中午——下午——夜”的顺序描写三峡秋天景色的同学们再看看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1) 扫读1、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的作用2) 交流3)反馈、指导第1自然段是写三峡秋色的,是总体写,在文中起“总起”作用第7自然段“这一天,正是中秋与文章第一句“时令已经是秋天了相呼应,具体说明了作者所观察到的三峡之秋的时间4)划分段落。
5、 把握重点师:段落划分了,请同学们尽快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并说说重点段落的大意四、突出重点,细读品味过渡语:同学们已经准确地找出文章的重点段,那我们就抓住重点段(第二段)认真地读,细细地品,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三峡之秋景色的1、 学习第一段,体会这一段的作用1)、自由读问题,这一段写什么?它在文中的地位这一段主要描写三峡秋天的橘柚树,与下文的内容从不同的视角来表现三峡的秋色,在整篇文章中起总领作用叶子绿得发黑 果实由青变黄,散发出清香)2、 按时间顺序学习作者是怎样具体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三峡之秋景色的1)自由读文(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笔下三峡之秋早晨的景色学生边读边圈点批画优美的词句,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色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抓景物特点的2)同桌交流3)反馈板书:露水闪耀 峡风凉 绿叶金实 明丽早晨,三峡秋色的特点(用一个词概括——明丽)4)品味感悟,问题:为了突出“明丽”这一景色特点,作者怎样描写所观察到的早晨三峡的景色的?突出写什么(露水阳光)?为什么?(露水、阳光都直接与“明丽”有关,最能表现“明丽”这一特点5)指导朗读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表现三峡之秋早晨美丽的景色?才能突出秋色“明丽”的特点呢?(自由朗读 同桌读 指名读)(6)小结学法:①自由读,圈点优美词语,想象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怎样抓景物特点的,特点是什么?②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
③设计本自然段板书内容④品味感悟作者的语言(重点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⑤感情朗读3、 自主、合作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中午、下午三峡秋色的?)中午,群峰披金甲,阳光在水面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呼啸,三峡充满了秋天的热烈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江水写得活灵活现,充满生气板书内容尽量尊重学生的意见4、 共同学习第5、6自然段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读课文时的声调、神态告诉老师,同学们已经被三峡中午和下午的美丽景色所迷住了中午,三峡充满了秋天的热烈;下午,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着,变的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夜,终于来了夜间的三峡又将是怎样一种景色呢?(1)自由读文5、6自然段问题:课文描写三峡夜晚的景色主要写了什么(渔火、灯光和月色)?(2)课文是怎样描写渔火、灯光的?(默读第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认真品读,然后闭目想一想课文所描写的渔火、灯光还有那偶尔传来的汽笛声最后再朗读这一段课文板书内容让学生设计,景色特点:沉沉欲睡(3)课文又是怎样描写月色的?(按刚才的方法自学第6自然段)(4)反馈自学第6自然段的情况问题:三峡的月色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呢?月亮 很迟很迟 月光朦胧宛如一块巨大的磨平的云母石(让学生查字典或教师帮助解释)清冽的光辉,像……;又像……(5)读第7自然段。
问题:这一段中“这一天,正是中秋”可不可以去掉?(不可以因为第6自然段写的是三峡的月色,月色又是三峡秋色的重要方面,这一段与文章开头一句相呼应五、感情朗读1、默读课文问题:细心比较一下,作者笔下的三峡之秋一天当中的景色特点有什么不同,然后再轻声读这些优美的词句,细细地品味2、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说一说、读一读3、反馈,师生共同完善修整板书早晨:明丽(露水闪耀 阳光闪烁绿叶金实) 中午:热烈(阳光跳跃 波光荡漾 像…… )下午:平静(黄昏青色透明 长江有如…… )夜: 沉沉欲睡 灯光摇曳 像…… 像……月光朦胧 (和黄昏连在一起宛若……像……又像……)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六、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小练笔:描写家乡秋天的景色过渡语:三峡之秋是美丽的,三峡的景色是迷人的我们家乡的秋天也是美丽的,也是迷人的同学们,快快拿起笔来把你们眼中的家乡美景写下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