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7269号附件2工程测量工作管理条例.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27327352
  • 上传时间:2022-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件二工程测量工作管理条例1 总 则1.1 为加强工程测量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确保建筑物位置和几何尺寸无误,特制定本条例1.2 本条例依据国家和各行业的工程测量规范、标准及公司《施工技术管理条例》制定1.3 本条例旨在贯彻落实测量工作双检制、实施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子(分)公司各级技术人员要在执行各行业测量规范、标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本条例,确保各项测量工作中技术岗位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2 组织机构和人员2.1 子(分)公司均应设立精测队,项目经理部应组建测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测量工作2.2 子(分)公司精测队必须选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担任精密测量工作,人员数量应在三人以上,其中至少应有两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学历相当并具有测量实践经验的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者),测量工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中专以上文化(或高中文化且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并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2.3 负责测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测量工应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持续有效地工作2.4 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测量规范、施工规范、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了解工程设计与施工意图,做到对测量任务心中有数。

      2.5 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测量仪器的性能和操作规程,并能熟练操作测量仪器,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测量仪器造成损害或使测量结果产生错误3 岗位职责和分工3.1 公司直接管理且有两个及以上施工单位施工的施工项目,由公司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并指定施工单位的精测队进行全管段范围内的精密测量工作,测量完成后提交的测量成果书由该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实施3.2 公司委托管理的施工项目,由总体负责的子(分)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本单位精测队负责全管段内的精密测量,测量完成后提交的测量成果书由子(分)公司总工程师(或其委托的项目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实施3.3 子(分)公司精测队负责本单位管段内工程项目的交接桩及开工前的精密控制测量,测量成果书由子(分)公司、总工程师(或委托的项目总工程师)进行签认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样工作3.4 长大隧道(1000m以上的直线隧道、500m以上的曲线隧道、平面复杂的隧道群)、特大桥、小型编组站及枢纽站等主要工程的竣工测量工作必须由子(分)公司精测队完成3.4.1 重大工程的精密测量、难度较大的普通测量由子(分)公司精测队进行测量或由项目经理部初测,子(分)公司精测队进行复测,提交测量成果书及放线放样桩位图表,由子(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实施。

      3.4.2 一般工程项目(长度1000m以下的直线隧道、500m以下的曲线隧道)及工点由主管工程师负责本项目或工点范围内的工程测量工作所有中线水平测量都必须有详细的图表计算和交底,并由工点主管技术人员复核签认后方可实施3.5 子(分)公司负责推广测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并对下级项目经理部(队)的测量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落实责任制3.6 精测队必须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施工测量的各项工作制度(如:建立严格的测量图纸审核制度、测量技术交底制度、测量资料复核制度、以及桩点交接和保护制度、控制网的复核制度等)3.7 测量组织要服从总工程师及工程技术部门的领导,完成交办的有关测量工作3.8 对测量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避免质量事故发生3.9 测量人员应遵守工地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有权拒绝在不安全条件下工作4 基本作业要求4.1 认真执行各项测量工作管理制度4.1.1 严格执行测量工作双检制,凡接桩复测、施工放样、施工过程监控量测及竣工测量等都必须进行测量双检方法为:4.1.1.1 一个测量组先后用不同方法测量,核对结果4.1.1.2 两个测量组分别测量、核对结果。

      4.1.2 坚持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精测资料的现场复核和桩点核对4.1.3 交接桩实行记录签认制无论是从设计单位接桩、精测队交接桩,还是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交接桩,都必须办理书面记录、双方签字,重要桩点应附图示说明4.2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4.2.1 测量记录规范化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必须符合《测规》要求,记录清楚,符号、数据准确,并应复核和检算不得乱涂乱写、用计算器在现场随算随用不作记录而凭记忆补记不准在测量记录簿中演算草式所有记录均应注明观测者、记录者、复核者、观察日期、起止时间、气象条件、仪器型号等情况,特殊情况需注明原因4.2.2 所有构造物施工放样的测量数据资料,必须事先在专用本上计算、复核完毕,并画出放样示意图,标注尺寸、标高和拟采用的控制桩位置、里程、坐标等必要的全部数据(计算者、复核者必须签字)测量过程必须有可追溯的详细文字记录,内容包括测量仪器编号及名称、人员分工、测量读数、计算公式、过程、结果、控制桩使用情况、气候、日期、主测人、复核人等4.2.3 测量次数角度测量不少于两个满足误差精度要求的测回,直线测量不少于两次正倒镜分中,水平测量不少于两次满足误差精度的往返测量,每往返一次水平测量不少于两个转点。

      4.2.4 测量延伸4.2.4.1 管段内测量应向相邻两端标段延伸测量不少于两个桩点(不包括分界桩)并闭合工点控制测量应向两端延伸不少于两个桩点(不包括分界桩)并闭合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以现场点交的形式进行,同时双方代表需在交接桩记录上签字以明确责任与相邻标段应签署共用桩协议4.2.4.2 曲线测量从两端向曲中闭合时,每方向应超过曲中(不含曲中)1个桩点并闭合4.2.4.3 用交会法放样时,应至少选择三个以上方向进行交会各交会线的方向夹角和示误三角形精度必须符合《测规》要求4.2.5 护桩4.2.5.1 无论是控制桩和施工放样桩测设完毕复核无误后,应立即放好护桩一侧放护桩不少于3个,两侧放护桩每侧不少于2个软基上控制桩和护桩应按《测规》规定的深度或当地冻结线情况确定深度用混凝土稳固;混凝土达到所需强度后应再次复测,确保满足精度要求方可使用,并应做好记录4.2.5.2 护桩应绘示意图并标注尺寸存档备用相邻护桩较近或交叉易混淆时应设置明显的分辨标志4.2.6 控制测量4.2.6.1 清楚作业的目的及任务范围,了解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踏勘,进行选点埋石,搜集该工程所有与测量有关的资料,与甲方及监理取得联系和沟通,根据工程建设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择最佳布网方案,选择适当仪器和工作方案,编制作业计划。

      4.2.6.2 外业作业等级及技术要求应按照国家测量规范或相应的行业规范进行作业4.2.6.3 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应按相应规范要求埋设为砼包铁心桩,中线点应埋设为砼包木桩,同时应现场标注清楚桩点名,重点桩橛绘制点之记同一点名在各种资料中必须一致4.2.6.4 测站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检查内容包括手簿中的所有计算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足各项测量限差的要求未经复核的测量记录资料严禁使用4.2.7 测量内业工作制度4.2.7.1 测量内业计算应首先检查外业测量资料,查看记录资料是否经过复核确信外业成果无误后,方可进行资料计算工作4.2.7.2 采用设计资料或其它测量数据时,必须对采用的资料进行必要的检算未经复核的测量资料严禁使用4.2.7.3 内业计算时,必须做到书写工整,计算正确,同时要在资料中注明采用资料的来源及数据等情况4.2.7.4 测量资料需由两组或两组以上人员独立进行计算、复核4.2.7.5 内业工作结束后,应根据国家或行业规范有关规定编制内容详实、图表资料齐全的测量成果书4.2.7.6 严格执行测量质量保证体系程序,层层把关,确保测量成果合格率达到100%。

      4.2.7.7 所有测量计算资料必须装订成册,进行归档保管5 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管理5.1 测量仪器必须按计量法规的要求进行定期送检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的检定周期为一年超过检定周期或精度达不到要求的禁止使用因仪器计量不合格产生工程测量事故要追究责任者5.2 每台测量仪器和每件测量工具都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测量器具的使用、维修、保养、送检、停用及报废等要有详细记录档案5.3 子(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及各作业队均应建立测量仪器台账和使用档案上级主管部门应检查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工作5.4 出工前后必须对测量仪器进行常规的检验与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5.5新购仪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从初级到高级,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得盲目用仪器5.6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在无滤光片的情况下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级管5.7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应对仪器进行打伞5.8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的牢固性,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

      禁止踩坐仪器箱5.9转站时,应取下仪器装箱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5.10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6 新设备新技术应用6.1 在新购工程测量仪器时,应优先购置全站仪或光电测量仪器,以改善测量条件,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6.2 精密测量和控制测量数据的处理应推广使用经过认定的计算机软件,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6.3 子(分)公司各级测量组织应积极学习和推广应用测量新设备和新技术,提升测绘技术实力7 其它7.1 各施工单位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7.2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有相关文件同时废止7.3 本条例由公司施技部负责解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