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8年级上1消息两则.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92241435
  • 上传时间:2024-09-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5M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1 消息消息两则两则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毛泽东毛泽东授课人:XXXX 一、新课引入一、新课引入￿￿￿￿￿￿￿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对,是新闻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研读二则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烽火岁月吧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1、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作品包括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等不同体裁2、新闻的“六要素”: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新闻知识: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3、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导语: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

      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该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背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结语: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4.新闻的基本特点:(1)时效性:在最快的时间内报道发生的最新的事情2)真实性:即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冷静客观的风格传递信息3)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道￿￿￿￿过的4)明确性:简明、扼要报道事实,突出重点,不全面深入分析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主要作品除议论性文章外还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诗词作者简介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

      由于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2时,在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路军的战况￿￿￿￿￿￿￿同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4月23日晚间,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国民党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城,宣告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写作背景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第一则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芜湖(￿￿￿￿￿￿￿￿￿)￿￿￿￿￿￿￿￿督战(￿￿￿￿￿￿￿￿￿)￿￿￿￿￿￿￿￿￿荻港(￿￿￿￿￿￿￿￿)诸城(￿￿￿￿￿￿￿￿)￿￿￿￿￿￿￿￿要塞(￿￿￿￿￿￿￿￿)￿￿￿￿￿￿￿￿￿￿泄气(￿￿￿￿￿￿￿￿)￿￿￿￿￿￿￿￿溃退(￿￿￿￿￿￿￿￿)￿￿￿￿￿￿￿￿歼灭(￿￿￿￿￿￿￿￿)￿￿￿￿￿￿￿￿￿锐不可当(￿￿￿￿￿￿￿￿)￿￿￿￿摧枯拉朽(￿￿￿￿￿￿￿￿)wúdūdízhūsàixièkuìjiāndānɡkū读准字音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塞sāi(￿￿￿￿￿￿￿￿￿)sè￿(￿￿￿￿￿￿￿￿￿)sài(￿￿￿￿￿￿￿￿￿)当dānɡ(￿￿￿￿￿￿￿￿￿￿￿)dànɡ(￿￿￿￿￿￿￿￿￿￿￿)溃kuì(￿￿￿￿￿￿￿￿)huì(￿￿￿￿￿￿￿￿)塞子闭塞要塞应当恰当溃退溃脓多音字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1、朗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整体感知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2、找出这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何时:四月二十日午夜至二十一日￿￿何地:(长江前线)芜湖安庆间￿何人: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何事:渡过长江￿￿如何: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研读新闻1.“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是新闻的电头￿￿￿￿￿作用: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表明消息的来源,材料真实,报道及时,增加可信度 二、二、新新课讲解课讲解2.这则消息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2)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感情强烈体会情感 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新闻短小精粹、一气呵成本文所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可以想见,这场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便做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1.导语中“大约”一词能删掉吗?为什么?￿不能大约”表约数,指二十一日人们解放军渡过长江的大致的人数,而非确数,突出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 一、新课引入一、新课引入第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整体感知1、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概括介绍了人物、地点以及全局的战况,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主体:二十日夜起,……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2、细读课文,理清消息的六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何时: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何事: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何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何故: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如何: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研读新闻1.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渡江的战斗情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中路军和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为什么最后才写东路军?￿￿￿￿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到的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和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最后写￿￿￿￿￿￿￿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2.中路、西路、东路的渡江情况,哪个层次写得最详细?哪个层次写得最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东路写得最详细首先敌人投入兵力多,“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其次,“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包围敌军,解放南京。

      中路写得简略因为新华社在此之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见《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此处简略交代即转入下文 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品味语言分析“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一段话中能体现语言的准确性的句子,并加以分析突破”一词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渡至”一词含义丰富,有横渡和到达两层意思,文字简洁有力,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含有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至发电时止”,时间比“现在”更为确切 三、归纳小结三、归纳小结￿￿￿￿￿￿￿这则新闻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所报道的渡江战役,都是正义战争的胜利,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它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我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1.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

      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并进行品析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四、强化训练四、强化训练￿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不能去掉,“不含”指不包括,表明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不包括“九江”这个地点,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不含”一词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 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几句话: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学校生活的一个场面,并按新闻的结构要求写成一则简短的新闻 本课结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