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太效应的著名例子.docx
3页马太效应的著名例子 闻名案例1 从DOS到Windows系统,微软一直把握着个人电脑操作系统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为它积累了巨大的信誉绝大多数硬件、软件开发商都不会另搞一套与微软“不兼容”的产品或系统,因为那无异于自掘坟墓换句话说,微软可以不必考虑与别人兼容,而别人一定得考虑和微软兼容而影响力不大的产品,即使性能再优秀,也享受不了这种待遇 网络增值的规律是规模越大,用户越多,产品越具有标准性,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就越多,收益呈加速增长趋势因此,标准化、规模化意味着社会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网络时代中全部厂商追求的目标电子信息业因为行业较新,很多产品规格尚未标准化谁能建立标准规格或者跟对了赢家的规格,谁就是”马太效应”的获利者 闻名案例2 到现在,“娃哈哈”品牌旗下的30多个大众产品均已成为各自系列内的“当红明星”娃哈哈的主导产品,如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等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娃哈哈公司饮料总产量约占全国同行业总份额的18%,占全国饮料十强企业总量的近40%从国际通行标准来说,这样的份额基本上是属于“垄断性占有率”,市场人士称之为娃哈哈的“赢家通吃”现象。
但是,娃哈哈的“垄断地位”,较之电信、金融等行业,不知要难上多少倍因为这是一个完全放开的市场——谁都可以做,国际竞争对手特别强大,行业替代品也许多而对于娃哈哈而言,难度不仅仅限于此1988年,娃哈哈上儿童养分液时,全国已有38种养分液;1996年初,娃哈哈进入瓶装水世界之前,中国有2000余家瓶装水厂虎视眈眈;而1998年上特别可乐时,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早已将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瓜分完毕在如此残酷尖锐的竞争中,娃哈哈凭借其良好的产品定位、品牌延伸以及销售体系的创新,辅之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雄厚的设备实力,最终从根本上提高了自己的现代化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使娃哈哈具有了和国内外企业全面抗衡的强大实力 在做大以后,娃哈哈时刻不忘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不失时机进行了品牌延伸,使产品品牌上升为了企业品牌通过品牌延伸,娃哈哈已经推出了30多个系列产品,它们都已成为明星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娃哈哈的市场占有率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知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保持优势,必需加速发展,把我们的事业做大做强假如能在某个领域成为领跑者,即使回报率与别人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取比弱小的竞争者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快速在某个领域保持超人的优势,就要不停地查找新的发展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需要记住的是,千万不能停止、等待、观望和固守,因为别人或许就在这时候超越你成为领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