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音词和复音词.pdf
3页1 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第一节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秦师轻而无礼必败今:秦国军队轻浮而且没有礼节必定失败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的主要特点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即一个字节有很多意义,它们占据一个字形,如“节”字,现代汉语的“竹节”、 “季节”、 “骨节”、 “节省”等几个双音词的词义在古代汉语中都只用一个单音词“节”表示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一般有三种途径:1、 加缀:如:虎——老虎,鼠;舌——舌头,斧;房——房子,兔;2、 合成:燃——燃烧;道——道路;友——朋友;弃——抛弃:3、 代替:如:股——大腿;津——渡口;遏——阻止;乖——违背;铄——熔化第二节古代汉语的复音词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有四种类型:一、联绵词二、叠音词三、附音词四、合成词一、联绵词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根据联绵词的声音特征分类,普遍分为三类:1、双声联绵词:双声是说两个字古音中的声母相同磊落坎坷倜傥犹豫萧瑟崎岖陆离玲珑伶俐参差含糊容与仿佛2、叠韵联绵词:韵是指韵部,一般韵腹、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归入同一韵部。
窈窕依稀扑朔荒唐婆娑混沌朦胧莽撞峥嵘葫芦芍药玫瑰橄榄3、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栝楼芙蓉蝌蚪鹦鹉扶摇葡萄狼藉跋扈不律龟兹铿锵1. 联绵词的声韵:判定古文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必须以古音为标准 依据,不能用现代汉语的音读作标准2. 联绵词书写形式多样化: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 “徜徉”,至少有十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相佯:倘佯:尚佯:尚阳:尚羊:常羊:相羊:倡佯:忀徉:儴佯:襄羊等3. 联绵词的一词多义:联绵词虽然在结构上和其他的词不同,但它们本身的词义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萧瑟:(1)秋风声(2)形容凄凉、寂寞的样子二、叠音词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分类:从表示的对象上看:一、模拟声音的:关关、坎坎、霍霍、辚辚、萧萧、絮絮、呼呼等,叠音象声词的广泛使用,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二、描绘状貌:夭夭(少壮) ,灼灼(鲜艳)恢恢(广大)溶溶(缓慢)盘盘(一盘一盘的)囷囷(一2 坉一坉的)融融(和煦)凄凄(凄凉)荧荧(闪闪烁烁)扰扰(纷纷杂杂)等叠音词在词性上可以分为名词型、动词型、形容词型三种类型:形容词型:“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动词型:“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名词型:“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名词型有两点值得注意:1、它往往含有每一或一切的意思2、表示名称的形式之一从能否单独使用又可以分为重叠造词、重叠用词两类:重叠造词:不重叠不能用的坎坎伐檀兮”磨刀霍霍向牛羊这类叠音词单字本身另有意义,但单字在叠音词中只是一个音节,与它的原义无关重叠用词:不重叠也能用的人人自谓获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它们虽然重叠,却与原来单字的意义相同,不过语气上加重了一些三、附音词附音词是在单词语素的前后附着一个词头或词尾,词头或词尾是附加的辅助成分,黏着在表示概念的实语素前后只是为构成复音词添加一个音节,并不表示实际意义在古代汉语中,附在单词语素的前面的主要有“有”、 “阿”两个字,“有苗”“有夏,有殷有众、阿母、阿爷附着在单词语素后边的有“然、焉、尔、如、乎”等喟然、焕乎、率尔、沃若四、合成词:这类复音词 是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它本是两个词的组合,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如果把它拆开,它的意义各不相同合成词可以分为四类:1、 联合式:近义联合:宾客、干戈、国家、社稷、嫉妒、跋涉、讨论、倾覆、纯粹、恐惧、勤劳、对义联合:父母、宇宙、山川、寒暑、呼吸、成败、、兴亡、得失、贵贱、轻重、异同2.偏正式:诸侯、黎民、寡人、少年;国风、布衣、君子、经书;四海、四方、百姓、3。
支配式:借口、将军、4.主谓式:夏至、冬至、日食、春分、秋分;第三节正确区分单音词和复音词一、不要把貌似双音词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双音词1、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2、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3、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4、 “数犯主之颜色 ”5、 “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某种情况下是两个词连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又是一个词,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家: 《左传桓公二年》 :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立国,诸侯立家而《左传桓公二年》 : “国家之败也由官邪也这里的国家是一个词寻常:“布帛寻常,庸人不释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 “岐王室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二、联绵词不能拆开来理解:“犹豫”是联绵词,又可写作“犹与”、 “犹预”“由豫”、 “犹夷”、 “由夷”等,但《尔雅》 “犹,兽名既闻人声,乃欲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 “犹”解释为犬,附会出3 “犹豫”的意思狼藉”,又可写作“狼疾” 、 “狼戾”是纵横交错、杂乱无章的意思《苏氏演义》却认为“狼藉”的来源是“狼群常藉草而卧,起则践草使乱以灭迹。
狼狈”本是困顿窘迫的样子以狼狈皆从“犬”,就认为狼狈都是兽名因此而产生了“狼狈为奸”这个词望洋”可写作“望阳”、 “望羊”、 “望佯”等意思是“仰视”的样子郭庆藩〈庄子集释〉中说: “其正字当作‘阳’ ,,, 言望视太阳也三、同义词连用一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复音词来对待:商贾:“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坐商行贾” ,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使用,可以看作复音词恐惧: 《墨子明鬼下》 : “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 《冯谖客孟尝君》 :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经常连用,成为一个词恭敬: “不忘恭敬, 民之主也 “恭” 和“敬” 本是两个词,“恭” 指外表有礼貌, “敬”指内心严肃不苟两个词经常连用,可看作一个复音词四、复词偏义: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它的构词方式都是联合式,从词素的意义上看,可以分为近义合成和反义合成近义合成的偏义复词,如:衣冠——衣“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坐,以观公子园圃——园“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醉饱——醉“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反义合成的偏义复词,如:缓急——急,“今公常从数骑,一旦有缓急,宁何足恃乎!”寒暑——寒“无羽毛以御寒暑。
”异同——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复词其意义究竟是偏在哪个语素上,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如:耳目: “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偏在“耳”上,“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人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偏在“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