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认识和正确评胎儿电子监护.ppt
35页重新认识和正确评价重新认识和正确评价胎儿电子监护胎儿电子监护南阳医专二附院产科一、一、EFM评价指标的概念评价指标的概念1.胎心基线的定义胎心基线的定义n n正常胎心:110-160次/分n n≥160次/分,为胎儿心动过速n n≤110次/分,为胎儿心动过缓n n在EFM评定时,基线的高低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来考虑,必须结合基线的变异、有无加速或者减速综合评定22.基线变异-振幅和频率不规则的基线变异-振幅和频率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基线波动n n1)变异缺失 振幅无改变n n2)微小变异 振幅变异<5次/分n n3)中度变异 振幅变异6-25次/分3)中度变异 振幅变异6-25次/分n n4)显著变异 振幅变异>25次/分 中度变异为正常变异,其他为异常变异中度变异为正常变异,其他为异常变异33.胎心加速-胎心率明显迅速增加胎心加速-胎心率明显迅速增加n n孕周不同判断胎心加速的标准也不同.n n妊娠≥ 32周,胎心率至少增加15次 /分,持续15秒,2分内恢复到原来水平.n n妊娠< 32周,胎心率至少增加10次 /分,持续10秒,2分内恢复到原来水平.n n延长加速—加速持续时间2-10分钟.n n胎心基线改变—加速持续时间>10分钟.44.胎心减速胎心减速1)早期减速 减速时间1)早期减速 减速时间≥ ≥30秒,与宫缩对应出现30秒,与宫缩对应出现2)晚期减速 减速时间2)晚期减速 减速时间≥ ≥30秒,开始于宫缩的峰值 30秒,开始于宫缩的峰值 3)变异减速 减速时间<30秒,3)变异减速 减速时间<30秒, 胎心率下降胎心率下降≥ ≥15次/分,15次/分, 持续15秒,2分钟内恢复 持续15秒,2分钟内恢复非典型的变异减速非典型的变异减速特点:肩峰消失、肩峰过宽或过于突特点:肩峰消失、肩峰过宽或过于突 出、延迟恢复、减速期间无变异、双减速波。
与出、延迟恢复、减速期间无变异、双减速波与 脐脐血ph低值有关)血ph低值有关)4)延长减速4)延长减速 胎心率胎心率↓≥↓≥15次/分15次/分 持续2-10分持续2-10分55.正弦曲线正弦曲线n n胎心率明显平滑的正弦波形摆动,n n幅度为5-15次/分钟n n频率为3-5次/分钟n n持续≥10分钟n n无胎心率变异或加速n n原因:胎儿贫血、酸中毒、无脑儿,是胎儿临终前的征兆n n需排除母亲使用哌替啶、尼古丁等二、二、EFM的评价的评价n nEFM的三级评价系统n n能及时对胎儿的宫内状况进行评估n n鉴别胎儿的酸碱平衡有意义胎儿缺氧机制胎儿缺氧机制n n胎儿缺氧:产前因素、子宫灌注不足、胎盘功能失调、产时事件n n高危因素:高血压、FGR、早产、其他EFM的分级的分级Ⅰ级:正常Ⅱ级:代表不确定Ⅲ级:不正常EFM仅代表胎儿当时酸碱状态;以后可变;影响因素是临床处理和状态一级一级EFMn n特点:1 基线110-160bpm2 基线变异 中等3 加速 可有可无4 晚期或变异减速 无5 早期减速 可有可无临床意义:正常,表示当时胎儿酸碱平衡,常规检查、定期监护即可正常范围胎心率正常范围胎心率典型正常心率,基线约140bpm,振幅变异在12~14bpm伴胎动有加速现象。
睡睡——醒醒图A:睡眠期,胎心基线140bpm左右;振幅变异>4bpm~6bpm;不出现加速或减速图B:觉醒期,胎心基线145bpm;振幅变异10bpm;胎动及加速明显;不出现减速三级三级EFMn n特点:1 胎心基线变异缺失合并以下情况 ⑴ 反复晚期减速 ⑵ 反复变异减速 ⑶ 心动过缓2 正弦波临床意义:异常,提示酸中毒,需要立即评估,迅速采取处理措施—吸氧、改变体位、停止宫缩剂、治疗低血压、治疗心动过速 上述处理无效,及时终止妊娠变异减少的迟发减速变变变变异异异异减减减减少少少少((((振振振振幅幅幅幅4bpm4bpm))))的的的的迟迟迟迟发发发发减减减减速速速速,,,,基基基基线线线线尚尚尚尚在在在在正正正正常常常常范范范范围围围围内内内内((((140bpm140bpm))))伴伴伴伴有有有有基基基基线线线线增增增增高高高高及及及及变变变变异异异异减减减减少少少少的的的的连连连连续续续续迟迟迟迟发发发发减速是胎儿缺氧的表现减速是胎儿缺氧的表现减速是胎儿缺氧的表现减速是胎儿缺氧的表现变化减速两级分类法变化减速分为轻、重两型轻型变化减速为胎心率下降持续时间少于60秒,振幅下降水平尚未低于60bpm。
重型为胎心率减速持续时间大于60秒,振幅下降低于60bpm重度变化减速重度变化减速胎心率下降至60~70bpm,持续时间超过60秒以上者,为重度变化减速,是急性胎儿窘迫的代表主要原因为严重脐带压迫若脐带受压时间过久或反复被压,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代谢性酸中毒,使变异消失,并可能出现迟发减速的特征正弦图形正弦图形 在无胎动反应的基础上,基线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规律的摆动,其振幅变化一般在5bpm~15bpm,周期2~5bpm,短变异消失,故基线显得圆滑一致此图形多发生在产前无宫缩时,持续时间在在10分钟以上,被认为是胎儿缺氧的表现它在胎儿贫血或RH因子引起胎儿有核红细胞症时可见到,妊高症及过期妊娠等产例也可出现这是因为重度贫血引起的胎儿低氧,导致控制胎心率的中枢机制功能紊乱,遂发生胎心率正弦波终末减速终末减速在胎儿即将娩出时,由于脐带及胎头可能极度受压,胎心率变化急剧,也有可能显著下降而成为所谓娩出期常见的心动过缓它也可能是胎儿严重缺氧,也可能是胎儿即将濒死的表现,尤其是当基线变异消失时更加严重二级二级EFMn n包括所有非包括所有非ⅠⅠ、非、非ⅢⅢ类的图谱类的图谱1 1 基线基线 心动过缓变异正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变异正常,心动过速2 2 基线变异基线变异 微小变异,显著变异,微小变异,显著变异, 变异性消失不伴反复出现晚期减速变异性消失不伴反复出现晚期减速3 3 加速加速 刺激后仍缺乏加速刺激后仍缺乏加速4 4 减速减速 反复出现变异减速伴微小或中度变异反复出现变异减速伴微小或中度变异 延长减速,延长减速, 反复出现晚期减速伴基线中度变异,反复出现晚期减速伴基线中度变异, 非特异性的变异减速非特异性的变异减速n n临床意义:不能预测胎儿缺氧和酸中毒临床意义:不能预测胎儿缺氧和酸中毒 需要评估需要评估- -继续监测继续监测- -再评估再评估 结合临床,综合判断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早期减速 图中的图中的type o-diptype o-dip图形是伴随胎动而发生的加速后的减速。
即伴图形是伴随胎动而发生的加速后的减速即伴随胎动出现了加速,而胎动瞬间压迫了脐带,当脐动脉的血流随胎动出现了加速,而胎动瞬间压迫了脐带,当脐动脉的血流也被压迫时,大动脉(主动脉弓)及颈动脉窦的压力增加,通也被压迫时,大动脉(主动脉弓)及颈动脉窦的压力增加,通过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机制紧接着加速之后又出现了减速,因此过压力感受器的反射机制紧接着加速之后又出现了减速,因此表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均正常此为胎儿良好的表现表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均正常此为胎儿良好的表现棘波减速图形棘波减速图形伴随胎动发生,呈V字型的瞬时胎心减慢的图形这是胎动引起脐带受压,出现瞬时迷走神经反射而造成的三、有关三、有关EFM的临床思考的临床思考1.产时产时EFM的有效性的有效性n n围产儿的并发症↓(抽搐、死胎、死产)n n剖宫产↑n n阴道助产↑n n新生儿抽搐的风险↓n n围产儿死亡率无改变n n脑瘫的风险没有降低n nEFM无反应,对脑瘫的阳性预测值0.14‰n nEFM无反应,对脑瘫的假阳性预测值99%n n因为70%的脑瘫发生在临产前n n只有4%的脑瘫,归结于产时事件2.EFM的诠释的诠释n n可变性:n n对可疑图谱,观察者之间的一致率低;n n 再次评估时的一致率低;n n对正常图谱的一致性高3.及早早产的及早早产的EFMn n28周前临产称极早早产,EFM 60%为无反应型n n最常见的表现:胎心过缓、减速(变异减速55-70%)n n然后胎心过速、微小变异、变异缺失n n异常减速持续存在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宫内复苏或者终止妊娠4.药物对药物对EFM结果的影响结果的影响硬膜外麻醉和局部麻醉交感阻滞、低血压 、子宫胎盘灌注不足 、胎心率改变, 静脉应用哌替啶引起胎心变异更小,胎心加速更少腰硬联合对剖宫产胎儿的安全性有待研究镇静药对镇静药对EFM的影响的影响图A:用药前监护,胎动及加速活跃。
图B:用安定或苯巴比妥后30分钟记录呈明显静止状态,细变异减少自娩儿评9分,未见产科异常对于用药后行NST而呈无反应型的孕妇,原则尚不可结论为胎儿低氧常见药物对胎心率的影响常见药物对胎心率的影响n n麻醉镇静药 变异减少、加速频率减少n n布托啡诺 短暂的正弦曲线,心率上升n n可卡因 胎心变异减少n n糖皮质激素 变异减少(倍他米松)n n硫酸镁 变异↓ 胎心加速的幅度↓n n特布他林 基线上升 胎心过速n n齐多夫定 无明显改变5.EFM与胎儿酸碱平衡与胎儿酸碱平衡n n胎心加速 意味着胎儿无酸中毒n n正常的胎心变异提示胎儿无酸中毒n n中度胎心变异与脐动脉血ph7.15相关6.ⅡⅡ级和级和ⅢⅢ级级EFM的鉴别的鉴别出现Ⅱ级或Ⅲ级EFM时,要判断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缺氧或酸中毒方法: 胎儿头皮血取样 皮钳刺激头皮 震动和声音刺激 数码头头颅刺激7. ⅡⅡ级和级和ⅢⅢ级级EFM的宫内复苏的宫内复苏n n1停用任何引发宫缩的药物n n2 阴道检查n n3 改变体位n n4 监测母亲血压,血压过低应用扩容剂或者升压药物n n5 评估是否存在宫缩过频,宫缩抑制剂应用n n6 吸氧n n7羊水过少、脐带受压可行羊膜腔灌注总结总结1 ⅠⅠ级是胎儿正常级是胎儿正常2 ⅢⅢ级是异常的,是胎儿酸中毒,应紧急处理级是异常的,是胎儿酸中毒,应紧急处理3 ⅡⅡ级是不确定,应结合临床评估再观察级是不确定,应结合临床评估再观察4 EFM报告要结合胎动、产妇个体情况等因素综报告要结合胎动、产妇个体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合考虑 ,才能正确指导临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