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郭晓生.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20021882
  • 上传时间:2023-07-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4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郭晓生摘要:在梳理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的基础上,比较中国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与美国LEED体系、英国BREEAM体系、日本CASBEE体系、德国DGNB及加拿大 GB Tool等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标体系、评估机制和配套政策三方面 的异同,揭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待解决的问题,对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的持续改善提出建议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筑节能;LEED随着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增长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可持 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命题建筑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社会部门,据统计,全 球约有30%-40%初级能源消耗于建筑业,全球40%-5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建 筑业[1]因此建筑行业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可持续建筑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优 先事项在建筑业实施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绿色建筑的概念引入中国,我国就不断进行节能 建筑从理论到实践的尝试整栋建筑的节能低碳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完善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政策补助是推广绿色建筑应用的前提和关键绿色建 筑评价体系涵盖的阶段从投资决策阶段持续到运营阶段,核算的范畴也涉及到建 筑的各个专业和分部。

      我国于2014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最新的绿 色建筑的实施标准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简述与对单一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评估不同,建筑单体的评价是一个多专业组成 的系统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或相互制约[2]因此,系统的功能并 不等同于各种组件功能的简单相加,即一栋建筑单体的环境影响也不等同于各建 筑材料环境影响的直接加和研究一栋建筑的环境影响,需要一个多维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的关键程序 就是确定评价指标的类别及权重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建筑物不应被视为 一个孤岛,而是应当联系周围的事物来衡量其可持续性以下七个维度被包含在 许多国家使用的建筑评估体系中:建筑选址、材料和资源、能源效率、水资源效 率、室内环境质量、废弃和污染等建筑选址要求包括满足生态健康要求,规划要求,同时要尽量满足人居的舒 适性和便利性能源效率指标是指单位面积时间段内建筑消耗能源的多少,能源 消耗核算的重点是建筑整个运营期内空调暖通设备的耗能,该指标被广泛认为是 反映建筑环保性能的最重要指标能源消耗量不仅与设备属性有关,还与建筑物 围护结构和安装系统的严密性有关,被动节能设计的建筑就是从这些方面来改善 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室内环境质量包括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性的一系列指标,如通风率、温度、湿 度、噪声、照明等如今室内环境质量的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人们 在室内的平均时间比在户外长得多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评定时,通常赋予以上 几项常规指标不同的权重,逐项打分,最终得到整体评价废弃和污染,其实是指建筑物对外部环境,如空气、水、土地的排放影响, 这一项反映了建筑物建造和使用期间对外部环境的输出,是建筑物对环境影响的 直观体现2. 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2.1指标与权重对比分析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中,上述七个方面的指标选取或占比略有不同[3]下表中 选取了几种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评估指标进行对比英国的BREEAM体系是时间最早、指标最详细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美国的LEED评估 体系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它们都属于第一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同时 作为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被世界各国广泛引用⑷,我国的绿色建筑 评价标准是参照LEED模式制定的第一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含指标数目众多,相互之间 比重分配有很大差异缺点是仅关注于评价建筑本身,没有考虑到经济、社会更多的方面当今世界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代表是德国DGNB体系和加拿大的GB Tool体系。

      德 国DGNB体系建立在德国严格的工业体系之上,要求十分严格而GB Tool则是着眼于建立 一个国际化平台标准和认证系统,GB Tool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 行调整除了涵盖生态保护和经济价值等基本的评价指标外,这两种评价体系更提出了社会、 文化、健康等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5]这项工作在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中具有深远意 义日本的CASBEE体系因其提出的建筑评价效率(BEE)[6]这种独特创新的评价方法受到了 国际各界广泛关注CASBEE体系主要关注建筑物的环境质量性能和建筑物的环境负荷两个主 要指标,这两个指标的比例即"建筑物环境效率”(BEE),反映出建筑物的绿色水平,突出了 建筑物的综合环境性能,使评价结果更为明晰2014年,我国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7](GB/T50378-2014)该技术标准从七个 方面来对建筑进行评价,每一项指标中具体细化为两类:控制项和得分项控制项指标是指 申请考核的建筑必须满足的硬性条件,得分项是可以打分计入最后结果的指标项此外若有 评价标准中未包含的绿色技术,经评定后可对该项加分,以鼓励绿色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绿 色建筑根据总得分来确定等级:每类指标的得分不应小于40分,总得分达到50分、60分、 80分时,分别对应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核心理念及侧重互不相同,因此评价指标和权重系数存在较大差 异以下选取了国内外七个建筑评价体系的最新版本,制成指标权重雷达图进行比较LEED 体系中选择2013版的LEED V4中的LEED for Homes[8],BREEAM选择的是2014版图1国内外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一览图由以上图表对比得知:①在各个评价体系中,能源都是占比最大的一项,这表明能源评 估被认为是建筑评估中最重要的指标②在以上的认证体系中,只有德国DGNB和加拿大的 GB Tool涉及到了经济方面的评价,评价范围更全面,这两个评价体系的定位都是面向国际的 从第一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立到第二代的发展至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逐渐侧重从全生命 周期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从仅对环保评价延伸到了经济、社会、生态全方面的评价③从雷 达图中看,中国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加拿大GB Tool以及德国DGNB三个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分配比较均衡这说明这些评价体系适用范围 广,不因个别现象而对单一指标做过多强调后两者是旨在建立国际通用的评价体系,所以 评价体系适用性很强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地貌、气候迥异,指标和权重如此制定是为了 使评价体系适用于多个地域。

      一方面可以说我国的评价体系具有较强包容性的;但另一方面 也表明一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想要适用所有的建筑类型是不现实的因此,针对不同评价对 象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版本的评价标准极有必要2.2评估机制对比分析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估机制,我国在2007年《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于 2017年进一步发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绿色建筑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我 国现行的绿色建筑评定方式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属地管理制度,由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 责本行政区域内一星、二星、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由具有 评价能力和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机构依据国家和地方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评价, 出具技术评价报告,确定绿色建筑性能等级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绿色建筑评估机制基本也是专家评审和行业协会协同评估的模 式此外,LEED还拥有比较完善智能化的网上申请流程平台,并且设立"专业资格认证”,包 括AP和GP两种,以此来对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进行规范而CASBEE则是引入了评价员等级 制度,对评价员的审查和管理十分严格[10]相较而言,我国缺少这种严格的从业资格审查 机制,对申请的绿色建筑项目主要是通过专家评审或第三方机构评定,这就使得评审结果具 有一定的主观性。

      并且现行管理办法中对监督管理工作没有明确要求,这可能会导致监管缺 位2.3配套政策对比分析除了德国要求政府建筑必须要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外,其他国家多和我国一样奉行开发 商自愿申请原则美、英、日等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能够快速发展,除了政府的大力支 持外,还得益于行业协会的不懈努力美国政府为了支持推行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出台了房 地产税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并且简化符合绿色建筑相关要求的项目的审批手续[9]日本和 英国政府也为促进本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出台了类似的优惠政策2012年我国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财政激励机制 推进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应用2012年高星级绿色建筑的财政激励措施为:二星级绿色建 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财政奖励45元,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奖励80元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占建筑总量比例仍然较小2016年住建部总工程师陈宜明表示,我 国从2005年就开始推广绿色建筑,截至2015年,我国绿色建筑累计面积达4.6亿平方米, 通过认定的绿色建筑项目3900多个而实际上我国仅2015年一年房屋竣工面积就达到了 35.1亿平方米,显然绿色建筑并没有保持与我国建设项目相同的发展速度。

      3.结论及展望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一直在不断修改完善,但由于起步较晚,2014版的绿色建筑评 价体系仍有改进空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目前评价对象只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 类,应当出台更多细化评价标准;并详细规定不同类型建筑需满足的节能建筑评级,建议对 有国家资金参与的或公共项目设定较高节能建筑等级,鼓励其他类型项目申请较高等级的节 能建筑评定②在完善评价标准的同时,应当加大对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国家鼓励政策的宣传,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让更多的开发商和消费者了解绿色建筑的环保优势;还应适 当的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绿色”程度进行限定,扩大绿色建筑的实际应用,磨练绿色建筑 施工技艺,积累施工经验;政府应出台更多绿色建筑配套政策,促进绿色建筑的实践应用 ③中国应加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定量指标的比例,降低专家评审过程的主观影响;应加强 对第三方评价机构资质及评估质量的的审查,确保第三方机构在评估过程中保持专业性和客 观性;应当对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绿色建筑真正带来环保效益此外, 应当建立严格的绿色建筑评估的行业准入机制,注重培养具有绿色建筑知识和理念的设计, 建设,施工,监理及评估专业人才。

      目前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应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在保证绿色建筑 评价体系完善准确地情况下,兼具易推广性和操作性[11]2016年,我国首批绿色建材评价 标识名单公布,绿色建材也将按照三个星级进行评定,今后绿色建材评定工作将全面开展 相信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评定双管齐下,可以更有效的推进建筑业的节能低碳发展参考文献:[1] M.Asif,T.Muneer, R.Kelley.Life cycle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a dwelling home in Scotland[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7, 42: 1391-1394.[2] 常绍舜.从经典系统论到现代系统论[J].《系统科学学报》,2011(8): 1-4.[3] Berardi, Umberto.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Rating Systems and Rated Buildings[J].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2 (20): 411-424.[4] 赵敬源,黄志勇.LEED V4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对比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17,03(49),408-415.[5] 章国美.国内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研究.建筑经济.1002-8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