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OC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ocx
6页MOOC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1.持续使用意愿就因变量持续使用意愿而言,自变量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均能够对其产生积极影响,而且都显著而从路径系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均能够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其中满意度影响效果为0.421,感知有用性影响效果为0.163,心流体验影响效果为0.302,满意度影响效果高于心流体验,心流体验的影响效果高于感知有用性此外,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还能够通过影响满意度间接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根据路径分析模型间接影响效果的计算方式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对持续使用意愿的间接影响效果分别为0.093、0.108,总体而言,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对持续使用意愿的总影响效果分别为0.256、0.410模型中的变量期望确认也能够分别通过影响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间接影响总效果为0.366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所得出的路径分析模型中,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变量包括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和期望确认,其中满意度能够直接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能够对其产生间接影响,而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既能够对其产生直接影响也能够产生间接影响,影响效果按照从大到小依次为,满意度>心流体验>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
根据路径分析效果量的计算公式,持续使用意愿的解释能力为49%,说明持续使用意愿的变化能够被上述4个变量预测,因此可以认为,提升学习者的满意度能够直接促进其持续使用意愿,提升学习者的期望确认能够间接促进其持续使用意愿,提升学习者的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能够直接和间接促进其持续使用意愿2.学习者满意度就因变量满意度而言,自变量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均能够对其产生积极影响,而且都显著而从路径系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均能够对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其中期望确认影响效果为0.534,感知有用性影响效果为0.222,心流体验影响效果为0.257,期望确认影响效果高于心流体验,心流体验的影响效果高于感知有用性此外,期望确认还能够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间接影响满意度,根据路径分析模型间接影响效果的计算方式期望确认对满意度的间接影响效果为0.195,总体而言,期望确认对满意度的总影响效果为0.729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所得出的路径分析模型中,对满意度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变量包括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和期望确认,其中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能够直接影响满意度,期望确认既能够对其产生直接影响也能够产生间接影响,影响效果按照从大到小依次为,期望确认>心流体验>感知有用性。
根据路径分析效果量的计算公式,满意度的解释能力为62%,说明满意度的变化能够被上述3个变量预测,因此可以认为,提升学习者的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能够直接促进其满意度,提升学习者的期望确认能够直接、间接促进其满意度3.感知有用性就因变量感知有用性而言,自变量期望确认能够对其产生积极影响,而且显著而从路径系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期望确认能够对感知有用性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效果为0.653,无间接影响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所得出的路径分析模型中,对感知有用性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变量包括期望确认,因此可以认为,提升学习者的期望确认能够直接促进其感知有用性4.心流体验就因变量心流体验而言,自变量期望确认能够对其产生积极影响,而且显著而从路径系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期望确认能够对心流体验产生直接影响,其影响效果为0.196,无间接影响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所得出的路径分析模型中,对心流体验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变量包括期望确认,因此可以认为,提升学习者的期望确认能够直接促进其心流体验四、研究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选取MOOC学习者学习交流群为问卷发放平台,开展MOOC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本研究在考虑MOOC学习者持续学习意愿外部影响因素下融入心流体验新变量,对期望确认模型进行改进,结果发现改进后模型拟合度良好、适配度高,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第二,MOOC学习者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和期望确认均能对MOOC学习者持续使用意愿产生显著积极影响影响效果按照从大到小依次为,满意度>心流体验>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因此可以认为,提升学习者的满意度能够直接促进其持续使用意愿,提升学习者的期望确认能够间接促进其持续使用意愿,提升学习者的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能够直接和间接促进其持续使用意愿第三,MOOC学习者在参与MOOC学习过程中对原有学习的期望确认程度积极作用影响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心流体验,进而间接影响持续学习意愿因此提升期望确认能显著提升其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心流体验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结合我国MOOC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建议如下:(一)多元化多样化丰富MOOC宣传与推广尽管近几年来MOOC发展迅猛而火热,但仍有少数学习者对MOOC不很了解,就本研究而言,516份回收问卷中有74份为未参与过MOOC学习通过对未参与者的进一步了解,就“未学习MOOC的原因”进行统计调查,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MOOC的具体内容或未听说过MOOC由此可见MOOC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仍需加强,MOOC的使用和普及率仍待提高二)提高学习者满意度,优化学习体验通过研究可知,对MOOC持续学习意愿而言,MOOC学习者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和期望确认均能对对其产生显著积极影响。
而影响效果最大的为满意度建议MOOC建设者在提升MOOC学习满意度方面多下工夫,将MOOC建设细化标准化并落实到学习者的每个学习环节和学习体验中去比如细化MOOC学习平台的各个元素设计,从导航、页面布局、资源规范等方面入手,由眼及心,步步提升学习者的满意度三)重视学习者心流体验的重要性通过研究证实,MOOC学习者的心流体验对其MOOC持续学习意愿有显著正相关,而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外在动机和外部因素的层面上,对其内部动机的开发挖掘稍显薄弱MOOC建设者在开发建设中对学习者心流体验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本研究表明,学习者期望确认程度对其心流体验有显著正相关,因此如何高效提升期望确认则是未来从事MOOC建设的工作人员着重思考的问题参考文献:[1]Chen, C. P., Lai, H. M, & Ho, C. Y. . Why do Teachers Continue to Use Teaching Blogs? The Roles of Perceived Voluntariness andHabit[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5(82):236-249.[2]Mackness J, Mak S, Williams R. The ideals and reality of participating in a MOOC [J]. 2010.[3]Kop, R., Carroll, F. Carroll. Cloud Computing and Creativity: Learning on a 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 [EB/OL]. [4]Qualtrics and Instructure Partner Reveal Top Motivations for MOOC Students [EB/OL]. 2014-09-10.[5]方旭,崔向平,杨改学.慕课学习支持服务满意度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16(5):76-85.[6]杨根福.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1):100-111.[7]张哲,王以宁,陈晓慧,高焱.MOOC持续学习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改进的期望确认模型[J]. 电化教育研究,2016(5):30-36.[8]杨浩,郑旭东,朱莎.技术扩散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6.[9]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3-11.[10]刘和海,李起斌.“中国式MOOC”概念探讨及平台优化策略研究——基于中文MOOC平台的调查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5):80-87.[11]刘名卓,祝智庭.MOOCs教学设计样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19-33.[12]王美静,王海荣.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国外MOOC平台比较研究及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4(7):26-34.[13]李亮.MOOC发展的国家政策支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5):65-72.[14]董晓霞,李建伟.MOOC的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34-39.[15]桑宇霞,梁林梅.MOOC学习困难与学习支持调查研究——以《红楼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33-39.[16]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程建钢.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17]Oliver, R. L.. 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0, 17(4): 460-469.[18]刘静静,张立国.混合学习环境下xMOOC应用模式探究——以Coursera平台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5):9-16.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