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深度对账探究.docx
3页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深度对账探究一、深度对账的重点与内涵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初心是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参保个人缴费也是为了领取基本养老金,因此,基本养老金数据及影响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这些保存在信息系统的核心数据就是资金,是核心资产在这些参数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的数据来源相对单一或关联度、可塑性不高,而缴费基数、个人账户则相反,与之关联的数据贯穿于养老保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对账的重点应放在对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的关联数据进行核对,对核对结果进行处理和跟踪,确保这些数据准确完整具体内容应至少包含九个方面:(一)基金征缴总数与各单位缴费明细核对核对基金征缴总额和单位缴费总额、个人缴费总额、滞纳金、利息及其他细项,是否与所属单位缴费明细汇总数据相等重点核对与缴费基数关联的单位缴费总额、个人缴费总额二)单位缴费总数与所属用工缴费明细核对核对各单位缴费总额和单位缴费部分、个人缴费部分,是否与所属用工缴费明细汇总数据相符,是否与所属用工缴费基数之和×费率相符三)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与异地转移收入核对核对转入基金总额,是否与所属的转入人员转入增加的1998年后的缴费基数之和×12%+个人账户明细汇总数据相符。
四)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与异地转移支出核对核对转出基金总额,是否与所属的转出人员转出减少的1998年后的缴费基数之和×12%+个人账户明细汇总数据相符五)缴费基数与误征退费基金核对核对误征退费基金总额,是否与所属的退费人员退费减少的缴费基数之和乘以费率的积数相符六)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与养老待遇核对核对新增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总额与所属人员减少的缴费基数是否符合勾稽关系,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与所属人员个人账户是否符合勾稽关系;领取一次性养老待遇人员的个人账户支付总额,是否与其减少的个人账户总额相等七)个人账户余额核对非结息期时,核对期末个人账户余额,是否与期初个人账户余额+本期征缴记入个人账户的个人缴费总额+本期转入个人账户总额-本期转出个人账户总额-本期退费个人账户总额-本期支付养老待遇中个人账户总额相等;结息期时,核对期末个人账户余额,是否与期初个人账户余额×(1+记账利率)相符八)缴费基数余额核对核对期末缴费基数余额,是否与期初缴费基数余额+本期征缴缴费基数总额+本期转入缴费基数总额-本期转出缴费基数总额-本期退费缴费基数总额-本期新增退休人员减少的缴费基数总额相等九)基本养老金余额核对。
核对期末基本养老金余额,是否与期初基本养老金余额+本期新增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本期死亡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额相等二、深度对账的作用与意义(一)有助于更正经办失误经办人员每天要录入成百上千个数据,出现个别错误在所难免,特别是小数点错位这种失误,复核人员面对满屏的数据也难以发现,这些错误数据自然也成了核心数据的一分子比如养老保险关系转入人员各年度缴费基数、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的录入等二)有助于修正数据交换与传送错误数据跨网交换与传送产生错误的因素很多,有些是偶然的,有些是对接口径不一致造成的如果长期不进行对账,一旦发生这类错误,将导致核心数据或消失或成倍于浩瀚的数据海洋之中,后果可想而知三)有助于防范数据非法篡改风险2013年,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编辑了一本《社会保险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警示录》,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梳理分析,明显看出,涉案人员年龄趋降,受教育程度趋高,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增多,已从传统的作案手段,如利用接触现金、票据保管不规范等日常管理漏洞,衍变为利用熟知政策、熟习业务经办流程和熟谙信息系统的便利或漏洞,采取虚设假人假数据、真人假数据以及在数据迁移时埋数据等作案手段来骗取基金。
这些手法越来越隐蔽,通过对经办过程实施监督已难以防范,而对账是通过基本养老金与其缴费数据的内在联系,对经办结果进行验证,因此能有效地防止核心数据遭受非法篡改四)有助于发现信息系统漏洞信息系统中源代码数以万计,有时一个错误的标点就可能产生一个漏洞有些漏洞并不经常发挥作用,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效力通过对账,将能及时发现影响核心数据的漏洞五)有助于化解外部风险外部人员侵占社保基金的案件时有发生,通常手段是伪造社保经办机构印鉴和权益记录,工作人员无法识别出这些问题单据,致使这些不法人员处于有利地位三、深度对账面临的难点与堵点(一)涉及部门多,增加了对账范围的广度主要涉及税务、财政、金融及人社等,各部门对核心数据认识不一、关注点不一、口径不一、网络不一和数据集中度不一,大大增加了对账范围比如参保单位可在跨地区的税务部门缴费,可能导致社保经办机构接收的征收数据与所属地地税部门的征收数据不一致的现象二)环节多,增加了对账链条的长度缴费数据从参保单位缴费开始到社保经办机构入账,要历经四个部门、多个环节,一旦对账结果出现不符数据项的情况,跟踪处理的链条势必拉长三)涉及时间长,增加了对账时空的跨度计算基本养老金重要参数的缴费基数,贯穿于参保到退休的整个过程之中,对账需要触及四十多年前的核心数据,时间跨度很长。
四)数据动态变化,增加了对账标的的深度基本养老金计算中,缴费基数大小、缴费年度很重要,在数据变更时,不只是修改当前年度的数据,往往是多个年度数据的动态变化因此在对账时就不能只仅仅核对缴费基数总额,还要深入到每个年度进行核对五)关联关系复杂,增加了对账表单的难度缴费总额与缴费基数对应关系中,由于参保单位费率不尽相同,它们并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对账时就应增加费率变量,按照各类费率的对应关系进行核对;核对新增退休人员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与所属人员个人账户是否符合对应关系时,应增加计发月数变量等四、开展深度对账的着力点针对对账重点、难点及堵点,必须在职责分工、夯实基础、厘清勾稽关系、简化流程、提升绩效、责任追究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构筑起全核心数据验证体系这一“铁闸”一)明确主体,在职责分工上下功夫核心数据需要在部门间交换的,由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对账单,并明确发送时间、对账单内容、反馈时间、不符数据项处理等事项核心数据不需要在部门间交换,应明确风险防控部门为对账责任主体,定期实施对账二)盘点库存,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对账责任主体应牵头将实施对账前的核心数据,按照勾稽关系进行全面清点,为实施深度对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数据集成,在厘清勾稽关系上下功夫将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进行分解就可以发现,基础养老金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社平工资、缴费年限成正比,另一部分与社平工资、累计缴费指数成正比对于当年的退休人员来说,社平工资都是相同的,他们的基本养老金仅与其缴费月数、缴费指数、个人账户的累计数有关因此,核心数据可以将各年度的缴费基数集成为累计缴费指数,这样既可以减少对账的时间跨度和标的深度,还能规避数据运算舍入风险厘清累计缴费指数与基础养老金的对应关系,要实施对账还必须厘清其与当期缴费、退费、转入转出资金数据的对应关系,以及累计缴费指数余额的变化关系在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过程中,需要将有利于理顺它们之间的勾稽关系作为重要因素进行考虑比如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可以研究按照累计缴费指数来计算转移的统筹资金四)数据集中,在简化流程上下功夫数据集中最大的好处是减少了数据交换环节,减轻数据二次落地带来的对账工作量数据纵向集中,可以大大优化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流程,简化对账的勾稽关系;数据横向集中,特别是征收机构与经办机构的数据集中,可以缩小对账范围的广度,缩短对账链条长度五)日清月结,在提升绩效上下功夫因核心数据变动频繁,勾稽关系交错复杂,对账责任主体应当按日清理当日的对账内容,按月进行结账,将平时对账、事件末对账与报告期末对账相结合,减少不符数据项的数量,减轻查找原因及跟踪处理工作量,提高对账整体效率。
同时降低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六)宽严相济,在责任追究上下功夫对账时发现不符数据项,要及时分析原因和跟踪处理对于工作人员操作造成偶发性的错误,未造成损失的,要以教育为主,促其端正心态,细心工作;造成损失的,应在弥补损失的基础上,对其绩效考核作出一定负面评价若发现有恶意篡改核心数据的行为,应坚决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惩前毖后,震慑社保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以上认识是基于准确的库存数据、趸缴未涉及建账前的年度、转移接续未涉及1997年底前缴费及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如期公布的前提下作出的,实践中肯定更为繁杂,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作者:郑琼单位:南平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