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附答案_文档.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45466878
  • 上传时间:2023-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沟疏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一、基础知识(28分)1.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3).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4).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由己推人,表现了词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的一句是“ ”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3分)A.迁徙(xǐ) 棘(jí)手 媲(pì)美 挑衅(xìn)B.缄(jiān)默 贪婪(lán) 徘徊(huái) 干涸(hé)C.狩(shǒu)猎 哂(shěn)笑 啮(niè)齿 戈壁 (gē)D.牟(móu)取 铆(mǎo)钉 笃(dǔ)信 咫尺(zhǐ)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大相径庭。

      B. 站在罗布泊边缘,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C. 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我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耳闻目睹,…‥D. 11月份南飞的鸟群,高高在上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4.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3分)  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C、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综合性学习9分)2011年8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成功发射,标志中国人走向太空又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激发了当代中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某实验中学为了在学生中进一步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拟定在“国家科普日”开展“走进航天英雄,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科海泛舟活动,请加入活动筹备团队并完成下列任务5.你学校的委派去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到校参加活动并作报告,你应该怎么说?(3分)6.航天英雄杨利伟来到学校作了精彩的报告,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报告会结束后,你作为校报记者,如何介绍自己并采访杨利伟(可设计2个问题)?(4分)7.中国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请问这一飞天梦源于哪个神话传说?(2分)二、阅读(42分)(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8-10题(11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节选)》)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10.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3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二)阅读《天窗》完成11-15题共20分)《天窗》    (1)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2)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3)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4)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5)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

      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6)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7)“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选自《都市文萃》2010年第6期,有删改)11.文章围绕“天窗”饱含深情的回忆了儿时哪几件关于母亲对我倾注无限爱意的往事?试用简洁的文字归纳 (4分)12.本文的语言平淡而有味,用心品味,如诗的情怀如清泉汩汩流出相信自己对文字的敏感能力,按要求品析文中两处画线句!(5分)   (1)试着赏析下面句子。

      3分)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   (2)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13.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故文章的题目常常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相信你对本文以“天窗”为题的作用也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请结合文章进行具体的分析4分)1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失落与感伤   B.第(2)段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3)段“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15.文章结尾写“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是啊,人生难免在不期遇间闯进一处阴暗的角落,那么在看似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降临的关爱与援助就无异于“天窗”的作用下列名著中就有能表现这一哲理的事例,请从中选择一部并简要叙述相关的事例4分)     《童年》    《西游记》    《名人传》   《朝花夕拾》   名著:《                       》(1分)   事例简述: (三)阅读《撒哈拉的变迁》,完成16-19题(11分)“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

      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本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

      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成沙漠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16.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2分)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17.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3分)( )——( )———( )——沙漠18.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19.请你分析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