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老子的思想19篇范文合集.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01898257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1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老子的思想(精选19篇)老子的思想(一):老子思想与绿色文明老子认为,自然界是通过“常无为而无不为”自然形成、自然演变、自然消长的,人类社会应该效法自然,通过“常无为而无不为”而达到“无不治”. 新世纪的`以递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和谐为目的绿色文明,可以说,是在某种意义上向老子所构想的社会模式的回归.世界终将实现大和时代的“无为而治”.作 者:郭因  作者单位: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徽,合肥,_* 刊 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0 24(5) 分类号:B2 关键词:老子   无为   道法自然   绿色文明老子的思想(二):老子恒道思想价值透视“恒道”是老子的重要思想,是”无名”之”道”与”有名”之”道”的统一,具有丰富的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内涵.”恒无为”是”恒道”思想的基本实现形式,是遵从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实现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得、大为.”恒道”思想所孕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价值底蕴,具有积极的方_意义.作 者:陈大明 Chen Daming  作者单位:中共鹿邑县委党校,河南 鹿邑 _* 刊 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年,卷(期):2003 ”“(2) 分类号:B2 关键词:老子   ”恒道”,思想价值   方_意义老子的思想(三):老子不争思想之辨析在《道德经》中,”不争”共出现8次,与之涵义近似的还有”知足”、”知止”、”不敢为天下先”、”无为”等,它们亦频频出现于《道德经》中.老子所说的.”不争”,并没有反对斗争,特别是反对为了推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思想斗争、社会政治斗争等的涵义;把老子的”不争”说成是反对斗争,特别是”站在没落奴隶主立场上”,反对人民群众反抗压迫者和剥削者的斗争,是对老子思想的严重误解.作 者:董京泉 DONG Jing-quan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_* 刊 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7 8(6)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老子   不争   道德经老子的思想(四):老子自然观的人本主义思想发掘在中,老子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并表现出对自然的偏爱,倘从中国古代思想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即以自然说明人文的特点,并具体结合老子哲学观念构建的基本方式来考察,老子的这种偏爱自然的倾向其实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示出老子的人本主义思想.作 者:吴小光 邹远志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_* 刊 名: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ANGDING NATIONALITY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2 11(2)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老子   自然观   人本主义   理性   直觉老子的思想(五):《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从挖掘名著的`寓义出发,对进行认真的解读,可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有启发和帮助作用.全文论及教育的并不多,但微言大义,字字珠玑,是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一剂催化良方.作 者:李建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_*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_I 年,卷(期):2002 14(3)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教育   文化   哲学老子的思想(六):《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从挖掘名著的`寓义出发,对进行认真的解读,可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有启发和帮助作用.全文论及教育的并不多,但微言大义,字字珠玑,是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一剂催化良方.作 者:李建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_*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_I 年,卷(期):2002 14(3)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教育   文化   哲学老子的思想(七):《老子》无为管理思想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特别是其蕴含的丰富的管理思想,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有积极意义.作 者:方彬 杨丽珍  作者单位:江西行政学院,江西,南昌,_* 刊 名: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_I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2002 ”“(4)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 的知识脉络’ >   的知识脉络’ >  道   无为   柔弱胜刚强老子的思想(八):论老子礼学思想本文认为老子具有丰富的礼学知识,堪称礼学大师,但他又反对礼制,文章对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作了辨析,并探讨了老子反对礼制的原因.最后,文章还讨论了老子礼学思想对后世的两种不同影响以及对今人的启示意义.作 者:张松辉 ZHANG Songhui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教授 刊 名:中国哲学史  PKU CSSCI英文刊名: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年,卷(期):2005 ”“(2) 分类号:B82 关键词:老子   礼学   孔子老子的思想(九):老子阴阳思想探析本文探讨了老子阴阳思想的由来、内涵及其在中国思想文化上的地位与作用,并对老子阴阳思想进行了一些大胆的质疑。

      作 者:刘长欣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社科系,山东 东营_* 刊 名:管子学刊  CSSCI英文刊名:GUAN ZI JOURNAL 年,卷(期):2001 ”“(3) 分类号:B2 关键词:阴阳   虚性存在   实性存在   对立统一   辩证关系老子的思想(一十):老子的教育思想老子以”道”为统帅,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圣人;教育内容包括”四我”、”三弃”、”三绝”、”三宝”和道德教育;教育手段和方法是”行不言之教”等;其为师之道包括教师的无私奉献和公正待人等.其教育思想有重大现实意义.作 者:文熹 胡海云  作者单位:文熹(东安耀祥中学,湖南东安)胡海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长沙,_*) 刊 名:绥化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IHUA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4 24(3)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教育目的   内容   手段   方法   为师之道老子的思想(一十一):老子美学思想浅析老子以辩证观论美与善、美与真,以及追求”道法自然”、”自然为美”的美学精神,对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和后世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的作用.他提出的”有无相生”、”道-气-象”以及”玄妙”观点,成为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理论和范畴.他对美本质的’自由性和超越性的认识,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作 者:方彬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江西,南昌,_* 刊 名: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_I ADMINISTRATON INSTITUTE 年,卷(期):2004 6(4) 分类号:B83 关键词:道法自然   自然为美   有无相生   虚实相生   意象   玄妙老子的思想(一十二):老子自然观的人本主义思想发掘在中,老子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并表现出对自然的偏爱.倘从中国古代思想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即以自然说明人文的特点,并具体结合老子哲学观念构建的基本方式来考察,老子的这种偏爱自然的倾向其实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示出老子的人本主义思想.作 者:吴小光 邹远志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_* 刊 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ATIONALITIES INSTITUTE(EDUCATION SCIENCE) 年,卷(期):2003 23(1) 分类号:B223.1 关键词:老子   自然观   人本主义   理性-直觉老子的思想(一十三):导语:我们都知道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思想,以下是笔者为大家分享的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欢迎借鉴!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

      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另外一个略有不同的解释: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严君平亦谓:”有为之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道德真经指归?卷八》)总之,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出自《道德经》02章意思是说: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