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SolidWorks工程图设计入门到精通ppt课件.ppt

91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93483240
  • 上传时间:2024-09-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58KB
  • / 9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工程图设计1 1 2工程图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n n一、基本功能n n工程图分为两个功能层次:工程图和出祥图n n 工程图部分提供有关产品视图的操作功能,包括标准三视图、局部视图、剖视图等多种视图的建构与编辑命令n n 出祥图提供针对产品工程信息的描述功能,包括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多种工程属性注解方法n n 工程图和出祥图共同完成产品的工程图纸建立2 2 3工程图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n n 工程图的主要功能集中在“插入”和“工具”菜单中对应的工具栏包括“工程图”、“注释”及辅助工程图管理的“对齐”、“线型”、“字体”等3 3 4工程图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n n二、基本工作流程二、基本工作流程n n1 1、建立工程图文件、建立工程图文件n n 文件-新建,选择文件-新建,选择“ “工程图工程图” ”模板,设定图纸格模板,设定图纸格式n n2 2、调入零件或装配件模型、调入零件或装配件模型n n3 3、生成各种派生视图、生成各种派生视图n n4 4、调入显示模型尺寸、调入显示模型尺寸n n5 5、添加工程注解、添加工程注解n n6 6、其他的补充工作、其他的补充工作4 4 6建立工程视图n n一、将模型导入工程图,建立基础视图n n1、标准三视图n n⑴采用标准三视图导入模型n n 单击 ,控制区出现提示信息,单击“浏览”,按钮,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要导入的模型文件,单击“确定”。

      或在“打开文档”栏中双击要导入的文件名6 6 7建立工程视图n n⑵⑵调整标准三视图调整标准三视图n n 如果视图的朝向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如果视图的朝向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n n①①在新窗口中打开模型文件(或在特征树中右键单在新窗口中打开模型文件(或在特征树中右键单击击“ “工程视图工程视图” ”,从快捷菜单中选择,从快捷菜单中选择“ “打开打开××××××)n n②②调整模型位置,选择要作为主视图的模型表面,调整模型位置,选择要作为主视图的模型表面,按空格键,在按空格键,在“ “视图定向视图定向” ”对话框中双击对话框中双击“ “正视于正视于” ”n n③③按空格键,在按空格键,在“ “视图定向视图定向” ”对话框中选择对话框中选择“ “前视前视” ”,单击,单击“ “更新标准视图更新标准视图” ”按钮按钮n n④④转换到工程图窗口,主视图即按新的设定进行调转换到工程图窗口,主视图即按新的设定进行调整7 7 8建立工程视图n n⑶调整视图的图纸格式和视图位置n n①在特征树中右键单击“图纸”或其下的“图纸格式”节点,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图纸设定”对话框中可调整图纸大小、比例、图纸格式、投影类型等图纸格式。

      n n 在 工具-选项-系统选项卡-工程图页面中选中“自动缩放新工程图比例”,在调入模型时,系统会根据模型零件尺寸和图纸尺寸自动确定工程图的比例8 8 9建立工程视图n n②在图形区中单击视图,被选中的视图被绿色边框包围,移动鼠标到边框上,当鼠标指针变成四向箭头时,可以拖动视图到新的位置n n 移动主视图时,俯视图和左视图会同时移动,以保持视图间的对齐关系n n 当选择俯视图或左视图时,选择的视图被绿色的边框包围,而主视图被粉色边框包围移动俯视图或左视图时,主视图不动,即俯视图只能上下移动,左视图只能左右移动9 9 10建立工程视图n n视图的激活、选择与显示:n n激活视图:当鼠标在图纸中移动时,与鼠标最近的视图自动被激活n n 在视图中进行注释、添加几何实体操作之前必须激活视图视图被激活后,操作的结果与该视图相关联如果删除视图,则这些操作结果被同时删除1010 11建立工程视图n n选择视图:用鼠标左键单击视图,该视图被选中,边界显示为绿色,同时属性管理器中出现与视图属性相关的选项选择视图后可以进行视图移动、改变视图边界、改变视图属性等操作n n 局部视图、剖面视图、投影视图等派生视图与它们的父视图相关联,选择派生视图后,父视图的边界显示为黄色。

      可利用快捷菜单在父视图和派生视图之间跳转选择1111 12建立工程视图n n视图显示:n n 可用“视图”工具栏中的各种显示方式按钮进行控制SolidWorks支持上色显示工程图,可显示零件环境中的场景效果1212 13建立工程视图n n 在具有多个图纸的工程图文件中,存在图纸的选择和激活问题n n 在特征树中用右键单击要激活的图纸节点,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激活”使图纸变为激活状态或在图纸区下方的图纸标签中进行图纸的切换激活1313 14建立派生视图n n1、投影视图n n 投影视图是根据已有视图采用正投影生成新视图的方法n n 单击 ,在图形区选择被投影的视图,移动鼠标到该视图的四个侧面,鼠标指针带有一个视图框,在不同侧面单击鼠标左键,可以生成不同的投影视图1414 15建立派生视图n n2、简单剖视图n n⑴绘制剖面线n n 单击 ,在视图的剖切位置绘制剖切线(注意:剖切线不要超出视图框)n n⑵放置剖视图n n 完成剖切线的绘制后,其两端出现剖切箭,指示剖切方向,鼠标指针带有一个视图框,在属性管理器中选择“翻转方向”会改变剖切方向。

      按住Ctrl键可将剖视图移动到任意位置1515 16建立派生视图n n⑶改变剖视图属性n n 选择剖视图,控制区中出现剖视图属性管理器,可在其中设定剖视图的各种属性,如反转剖视方向、更改剖视标示文字、剖视图比例等n n 将鼠标移动到剖切箭头上双击可改变剖切方向,鼠标在剖切箭头的字母上双击可输入剖视标示字母更改后选择剖视图,单击 以更新视图1616 17建立派生视图n n3、阶梯剖视图n n⑴绘制剖切线n n 用直线命令绘制剖切线,其位置可通过标注尺寸来设定n n⑵生成阶梯剖视图n n 选择阶梯剖切线,单击 ,设定剖切线箭头方向和剖视图放置位置1717 18建立派生视图n n⑶改变剖切线位置n n 在特征树中展开“剖面视图×”,用鼠标右键单击“剖切线”,从快捷菜单中选择“编辑草图”,修改剖切线的尺寸修改后选择剖视图,单击 以更新剖视图n n⑷删除剖视图n n 在工程图中删除视图,最好从本原开始剖视图的本原即为剖切线选择剖切线后按Del键,可删除与剖切线相关的内容剖切线需单独删除1818 19建立派生视图n n4、旋转剖视图n n 单击 ,在视图上绘制一条 转折的剖面线,移动鼠标(或按住Ctrl键)将旋转剖视图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n n5、断开剖视图(局部剖视图)n n 单击 ,在视图的局部剖视部位绘制一条闭合的样条曲线,剖切深度可在视图属性管理器中设定,或单击深度框,在图纸区视图上点击剖切深度位置单击“预览”框,在其他视图上显示剖切深度的位置1919 20建立派生视图n n6、半剖视图n n 半剖视图用于反映对称零件模型n n 绘制一个边线通过视图中心线、覆盖视图半边的矩形选择矩形后单击 ,在属性管理器中设定剖切深度单击 n n 消除半剖视图的中心实线:打开选择过滤器工具栏,单击 ,选择与中心线重合的边线,型工具栏中单击“隐藏边线”按钮 ,将其隐藏或 右键单击要隐藏的边线,从快捷菜单中选择“隐藏边线”2020 21建立派生视图n n7、辅助视图(斜视图、向视图)n n 单击 ,在图纸区的视图中选择辅助视图所正视的边线,按住Ctrl键移动鼠标将辅助视图放置在合适的位置n n 采用相对视图或命名视图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完成辅助视图的建立2121 22建立派生视图n n8、局部视图n n 单击 ,在图纸区的视图上要产生局部视图的位置绘制一个圆,移动鼠标在图纸区的适当位置生成局部视图。

      n n 在局部视图属性管理器中,设定局部视图的属性:标示字母、缩放比例;“完整外形”在局部视图上显示完整的圆;“缩放剖面线图样比例”可调整剖面线间距2222 23建立派生视图n n9、剪裁视图n n 将已有视图进行裁剪生成的实体称为裁减实体n n 在派生视图的要保留的位置上绘制一个圆,单击 ,生成剪裁视图,即保留下圆内的图形,删除圆以外的图形n n 剪裁实体可以编辑和删除,不删除相关联的视图2323 24建立派生视图n n10、断裂视图n n 断裂视图常用于表示特别狭长的模型n n 选择要生成断裂视图的视图,插入-工程视图-垂直折断线(用于水平断开) 或 水平折断线(用于垂直断开),在视图上出现两条折断线,将折断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注意:两条折断线之间的图形将被断掉)再次选择该视图,单击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断裂视图”,生成断裂视图n n 用鼠标右键单击折断线,可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折断线的形状2424 27图纸的对齐与旋转n n1 1、视图对齐、视图对齐n n 在要对齐的视图边界内(不在模型上)单击右在要对齐的视图边界内(不在模型上)单击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 “视图对齐视图对齐” ”下的对齐方式,下的对齐方式,再选择与之对齐的基准视图。

      在对齐的视图之间形再选择与之对齐的基准视图在对齐的视图之间形成关联关系成关联关系n n原点对齐:以两个视图的原点为参照进行对齐操作原点对齐:以两个视图的原点为参照进行对齐操作n n中心对齐:以两个视图的中心线为参照进行对齐操中心对齐:以两个视图的中心线为参照进行对齐操作作n n默认对齐:建立视图时系统默认的对齐方式,如投默认对齐:建立视图时系统默认的对齐方式,如投影视图在正交方向对齐,剖视图在垂直于剖切线的影视图在正交方向对齐,剖视图在垂直于剖切线的方向对齐方向对齐2727 28图纸的对齐与旋转n n2、解除视图对齐关系n n 在要解除对齐关系的视图边界内(不在模型上)单击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视图对齐-解除对齐关系”,视图即可恢复自由移动状态n n 在建立视图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按下Ctrl键即解除了默认对齐关系如果在派生视图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 视图对齐-默认对齐”,视图将恢复与父视图之间的对齐关系2828 29图纸的对齐与旋转n n3 3、旋转视图、旋转视图n n 选择要旋转的视图,单击选择要旋转的视图,单击 ,在,在“ “旋转工程旋转工程视图视图” ”对话框中输入旋转角度或在图纸区按住鼠对话框中输入旋转角度或在图纸区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进行视图旋转。

      标左键拖动进行视图旋转n n 在对话框中选中在对话框中选中“ “相关视图反映新的方向相关视图反映新的方向” ”,,则视图旋转的结果遵循父子关联关系,即基础视则视图旋转的结果遵循父子关联关系,即基础视图的旋转结果会传递到派生视图上,而派生视图图的旋转结果会传递到派生视图上,而派生视图的旋转不会影响基础视图的旋转不会影响基础视图n n 旋转主视图会产生许多意外的变化,要尽量避旋转主视图会产生许多意外的变化,要尽量避免旋转主视图免旋转主视图2929 31多张图纸n n 在在SolidWorksSolidWorks中,一个工程图文件中可以包括多中,一个工程图文件中可以包括多个图纸其优点是在这些图纸之间可以共享信息,个图纸其优点是在这些图纸之间可以共享信息,可以使用可以使用CtrlCtrl键和键和ShiftShift键进行视图的复制与移动键进行视图的复制与移动n n1 1、建立新图纸、建立新图纸n n在图纸标签位置单击右键,选择在图纸标签位置单击右键,选择“ “添加图纸添加图纸” ”n n在特征树中在特征树中“ “图纸图纸1 1” ”节点单击右键选择节点单击右键。

      选择“ “添加图添加图纸纸” ”n n插入-图纸插入-图纸n n 在在“ “图纸设定图纸设定” ”对话框中设定图纸名称、图纸对话框中设定图纸名称、图纸格式,单击格式,单击“ “确定确定” ”,建立新的图纸,且新图纸处,建立新的图纸,且新图纸处于激活状态于激活状态3131 32多张图纸n n2 2、信息共享、信息共享n n 激活图纸激活图纸1 1,按住,按住CtrlCtrl键在图纸区选择多个要复键在图纸区选择多个要复制的视图,切换控制器为特征树,按住制的视图,切换控制器为特征树,按住CtrlCtrl键从特键从特征树中将选中的视图拖动到特征树的新图纸节点征树中将选中的视图拖动到特征树的新图纸节点上,当鼠标指针变成带+号的弯折箭头时,松开上,当鼠标指针变成带+号的弯折箭头时,松开鼠标左键,所选视图被添加到新图纸中鼠标左键,所选视图被添加到新图纸中n n 在图纸在图纸1 1中选择要复制或移动的视图,按中选择要复制或移动的视图,按CtrlCtrl++C C或或 CtrlCtrl++X X,在新图纸上选择要放置视图的位置,,在新图纸上选择要放置视图的位置,按按Ctrl Ctrl ++V V,即可将所选视图复制或移动到新图纸,即可将所选视图复制或移动到新图纸中。

      中3232 33工程图的尺寸标注n n一、从三维模型环境中调入 信息n n单击“注解”工具栏中的按钮n n插入-模型项目n n 在“插入模型项目”对话框中的“注解”组中选择“尺寸” n n 在三维环境下设定的草图尺寸和特征定义尺寸(如拉伸特征的深度尺寸等)调入工程图,并集中标注在主视图和俯视图中3333 36工程图的尺寸标注n n5、在工程图中改变尺寸驱动模型n n 在安装SolidWorks过程的“出祥图选项”中选择了“允许从工程图中变更模型”,则可以在工程图中修改驱动尺寸来改变三维模型n n 在工程图中双击要修改的驱动尺寸文本,输入新的尺寸,单击“重建模型”按钮 ,即可改变三维模型n n 如果三维模型改变后出现意外现象,可在零件模型窗口添加新的几何关系和尺寸关系3636 37工程图的尺寸标注n n6、添加中心线和圆标记n n 对于非圆的对称图形,可采用绘制中心线工具 绘制中心线n n 对于圆形图形,单击注解工具栏的 ,选择圆形图形,即可添加圆的中心线3737 38工程图的尺寸标注n n二、调整尺寸布局和对齐尺寸n n尺寸布局原则:均匀分布,稠密相宜;与一个特征关联的尺寸尽量位于同一个视图上。

      n n1、在视图之间移动尺寸n n 选中要移动的尺寸,按住Shift键将尺寸拖动到其他视图上n n 改变尺寸界线的端点:选择尺寸,点住尺寸界线端点拖动到新的位置3838 39工程图的尺寸标注n n2 2、在视图之间复制尺寸、在视图之间复制尺寸n n 如果在移动尺寸时按住如果在移动尺寸时按住CtrlCtrl键,则会复制尺寸键,则会复制尺寸n n3 3、尺寸的对齐、尺寸的对齐n n共线共线/ /径向对齐径向对齐 :选择的尺寸对齐在一条直线上:选择的尺寸对齐在一条直线上(线性尺寸),或一个同直径圆弧上(圆径尺寸)(线性尺寸),或一个同直径圆弧上(圆径尺寸)n n平行平行/ /同心对齐同心对齐 :选择的尺寸按照相等的间距排:选择的尺寸按照相等的间距排列列n n 选择要对齐的尺寸,然后单击相应的对齐按钮选择要对齐的尺寸,然后单击相应的对齐按钮 n n 对齐的尺寸关联为一个组,移动其中一个尺寸,对齐的尺寸关联为一个组,移动其中一个尺寸,其他尺寸会随着一起移动其他尺寸会随着一起移动n n解除对齐关系解除对齐关系:右键单击尺寸,选择:右键单击尺寸,选择“ “解除对齐关解除对齐关系系” ”3939 40工程图的尺寸标注n n4、在尺寸中添加工程信息n n 有时需要在尺寸标注中添加文字说明或特殊符号,如线性尺寸前的直径符号等。

      n n 选择尺寸,在属性管理器中的“标注尺寸文字”框内输入有关信息4040 45工程图中的特殊尺寸标注方法n n4、倒角尺寸n n⑴(单击 ),在图形区中单击右键,选择“更多尺寸—倒角尺寸” n n⑵选择倒角线,再选择一条参与倒角的边线n n⑶单击尺寸放置位置生成倒角尺寸n n倒角尺寸的调整:选择倒角尺寸,拖动尺寸文本框使尺寸引线与倒角线重合,在属性管理器中选择箭头形状为直线4545 46工程图中的尺寸显示方式控制n n1、改变箭头形状和方向n n 在属性管理器中选择箭头的形状,点击箭头控标可改变箭头方向n n2、改变尺寸界线及文本的状态n n 左键点住尺寸界线控标移动使之倾斜左键点住尺寸文本框移动可改变尺寸文本位置n n3、改变尺寸界线的起点n n 选择尺寸,鼠标左键点住尺寸界线起点控标移动4646 47工程图中尺寸的显示方式控制n n4、隐藏和显示尺寸n n 选择视图,单击 或视图-显示/隐藏注解,隐藏的尺寸显示为暗灰色单击隐藏状态的尺寸将重新显示该尺寸,单击显示状态的尺寸将隐藏该尺寸n n 隐藏尺寸不同于删除尺寸,隐藏的尺寸依然存在于工程图中。

      4747 48尺寸公差n n 设定尺寸公差的形式和公差值有两种途径:设定尺寸公差的形式和公差值有两种途径:⑴⑴通过尺寸属性管理器中的通过尺寸属性管理器中的“ “公差公差/ /精度精度” ”选项区进选项区进行设定行设定n n⑵⑵在在“ “尺寸属性尺寸属性” ”对话框中单击对话框中单击“ “尺寸公差尺寸公差” ”按按钮,在钮,在“ “尺寸公差尺寸公差” ”对话框中进行设定可指定对话框中进行设定可指定公差字号的大小公差字号的大小n n公差类型:公差类型:n n套合套合:标注孔轴配合公差代号,如:标注孔轴配合公差代号,如n n与公差配合与公差配合:标注孔轴配合公差代号及公差值,:标注孔轴配合公差代号及公差值,如如4848 52工程图中的辅助工具n n零部件线型设置:n n 选择视图,单击右键,选择“零部件线型”,在“零部件线型”对话框中设定零部件模型视图中的线型、线宽类型线宽值可在“打印”对话框中设置n n从选择:该设定只作用于所选择的视图n n所有视图:该设定作用于所有的视图5252 53工程图中的辅助工具n n三、字体三、字体n n系统字体设置:工具-选项,在系统字体设置:工具-选项,在“ “文件属性文件属性” ”的的“ “注解字体注解字体” ”页面选择注解类型,在页面选择注解类型,在“ “选择字体选择字体” ”对话框中设置系统文字格式。

      对话框中设置系统文字格式n n单个字体设置:使用单个字体设置:使用“ “注释注释” ”命令命令 在图形区在图形区输入文本后单击输入文本后单击 在文本上单击右键,选择在文本上单击右键,选择“ “属性属性” ”,在,在“ “属性属性” ”对话框中取消对对话框中取消对“ “使用文使用文档字体档字体” ”的选择,单击的选择,单击“ “字体字体” ”按钮,在按钮,在“ “选择选择字体字体” ”对话框中设置字体和角度;对话框中设置字体和角度;n n 在在“ “注释注释” ”属性管理器中也可设置属性管理器中也可设置5353 54工程图注解n n 注解为给零件、装配体或工程图添加特定设计意图的文字摘要或符号n n 注解包括工程符号和尺寸标注两大类特定类型的注解包括注释、孔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基准特征符号、基准目标、形位公差符号、焊接符号、零件序号等n n 在特征树中有“注解”节点,注解实际上包括除几何模型和工程视图以外图形区中的所有对象5454 55工程图注解-工程符号n n1、注释n n 工程图中的技术说明属于注释,与加工面相关且没有相应GB规定的特殊工程要求,也可以采用注释的方式进行标注。

      n n 单击 ,在属性管理器中设定注释的相关属性,包括引线样式、边界样式、字体等针对特定几何体的注释需要用引线,针对整个工程图的说明不需使用引线引线会自动捕捉到边线5555 56工程图注解-工程符号n n 完成设定后,在图形区中单击左键确定注释的位置,输入注释文字,在图形区的其他位置单击左键完成当前注释的生成在图形区的其他位置再次单击左键生成其他的注释最后单击 完成注释的标注n n 移动注释线的控标可以将其移动到其他的边线上,从而改变注释的标注对象按住Ctrl键移动注释引线会生成多引线注释5656 57工程图注解-工程符号n n2、表面粗糙度n n 单击 ,在“属性”对话框中设定表面粗糙度的属性,在图形区中选择需要标注粗糙度的面,可依次标注多个面,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属性”对话框n n 表面粗糙度符号上有两个控标,分别控制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对象和标注位置5757 58工程图注解-工程符号n n3、基准特征符号n n 单击 ,在“属性”对话框中设定基准特征符号的属性,在图形区中选择作为基准的平面,移动鼠标到标注位置单击左键完成基准特征符号的生成。

      可依次标注多个面,基准代号可自动按顺序生成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属性”对话框n n 基准特征符号上有两个控标,分别控制标注对象和标注位置5858 60工程图注解-工程符号n n5 5、形位公差、形位公差n n 单击单击 ,在,在“ “属性属性” ”对话框中设定形位公差对话框中设定形位公差的各个字段,单击的各个字段,单击“ “选项选项” ”按钮可设定引线和箭按钮可设定引线和箭头,工程图中一般采用垂直引线标注头,工程图中一般采用垂直引线标注n n 在图形区中移动鼠标到形位公差引线的起点位在图形区中移动鼠标到形位公差引线的起点位置,单击左键进行确认,移动鼠标到形位公差的置,单击左键进行确认,移动鼠标到形位公差的放置位置,单击左键完成形位公差的生成放置位置,单击左键完成形位公差的生成n n 如果要生成多个引线的形位公差,则按住如果要生成多个引线的形位公差,则按住CtrlCtrl键依次单击引线的起点,最后松开键依次单击引线的起点,最后松开CtrlCtrl键单击形位键单击形位公差放置位置公差放置位置6060 62工程图注解-工程符号n n8、螺纹装饰线n n 在图形区中选择要标注螺纹孔的起始边线,单击 ,在“装饰螺纹线”对话框中螺纹的深度和主要直径,单击“确定”生成螺纹装饰线。

      n n注意:必须选择螺纹孔的起始边线n n 在工程图环境下可以标注装饰螺纹线侧投影轮廓线的尺寸,但不能删除装饰螺纹线,只能隐藏装饰螺纹线如果要删除装饰螺纹线,需要在零件或装配体环境中进行6262 63工程图注解-工程符号n n9 、中心符号线n n 单击 ,在工程图中选择要标注的圆或圆弧,在属性管理器中可设定中心符号线的大小和角度n n 在“工具-选项”的“文件属性”选项卡中“出祥图”页面中可设定中心符号线的默认大小和是否显示延伸的轴线6363 73装配体工程图n n1、导入装配体模型n n⑴打开装配体文件n n⑵建立一个工程图文件,单击 按钮n n⑶切换到装配体窗口,在图形区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左键,装配体模型导入工程图中n n注意:如果在装配体窗口图形区内的零件上单击,将只有被选中的零件导入工程图中7373 74装配体工程图n n2、隐藏/显示零部件n n 在视图的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属性”,在“工程视图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隐藏/显示零部件”选项卡,在图形区的视图上选择要隐藏的零件,单击“应用”或“确定”n n 在视图中选择要隐藏的零件,单击右键,选择“显示/隐藏-隐藏零部件”。

      n n 在特征树中选择某视图中的某零件节点,单击右键,选择“显示/隐藏-隐藏零部件”7474 75装配体工程图n n显示隐藏的零件:n n 再次进入“工程视图属性”对话框,在隐藏零件的列表中选择要显示的零部件,用Del键从列表中删除,单击“确定”n n 在特征树中选择某视图中的某零件节点,单击右键,选择“显示/隐藏-显示零部件”7575 76装配体工程图n n2 2、装配体剖视图、装配体剖视图n n 单击单击 ,在视图中绘制剖切线,出现,在视图中绘制剖切线,出现“ “剖面剖面范围范围” ”对话框设定好后单击视图放置位置设定好后单击视图放置位置n n排除的零部件排除的零部件:列表中显示生成的剖视图中将不:列表中显示生成的剖视图中将不剖切的零部件在视图中选择某零件,该零件的剖切的零部件在视图中选择某零件,该零件的名称会出现在列表中名称会出现在列表中n n自动打剖面线自动打剖面线:设定按照切换:设定按照切换9090度的方式标注装度的方式标注装配体中相邻剖切零件配体中相邻剖切零件7676 77装配体工程图n n3、更改剖面线n n 用鼠标单击剖面线,激活“区域剖面线/填充”属性管理器,取消对“材质剖面线”复选框的选择,可设置剖面线的样式、比例(数值越小,剖面线间距越大)和角度,并设定所选剖面线的应用范围。

      7777 78零件序号n n1 1、插入零件序号、插入零件序号n n 单击单击 ,在视图中依次选择各个零件在视图中依次选择各个零件n n2 2、插入成组的零件序号、插入成组的零件序号n n 单击单击 ,依次选择零件组中的零件依次选择零件组中的零件n n3 3、自动零件序号、自动零件序号n n 选择一个视图,单击选择一个视图,单击n n4 4、零件序号的对齐、零件序号的对齐n n 框选要对齐的零件序号,单击框选要对齐的零件序号,单击“ “对齐对齐” ”工具栏工具栏中相应的对齐方式按钮中相应的对齐方式按钮7878 79装配体工程图n n4、零件序号的属性n n 选择一个或所有零件序号,在属性管理器中可设定零件序号的边界样式、零件序号文字n n 其中的“项目数”即零件序号,对应于装配体特征树中的次序;“数量”表示该零件在装配体中的数目n n5、改变零件序号的字体n n 选择零件序号,通过“字体”工具栏进行修改7979 80装配体工程图n n6、改变零件序号字符n n 零件序号中的项目数与装配体生成的过程相对应,即对应于装配体特征树中的次序,而工程图中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增加零件序号,因此需要进行调整。

      n n 选择一个零件序号,在属性管理器中的“零件序号文字”列表中选择“自定义”,然后从左至右依次输入新的零件序号n n 零件序号中的次序设定结果将决定材料明细表中的零件排列顺序8080 81材料明细表n n1、插入材料明细表n n 在图形区选择视图,单击“插入-表格—材料明细表”,在“材料明细表”属性管理器中单击表模板按钮 ,在“选择材料明细表”对话框中选择模板n n 在属性管理器中设置材料明细表定位点位置、材料明细表类型选择“仅限顶层”,项目号的起始值与增量值8181 82材料明细表n n2、编辑材料明细表n n ⑴ 在材料明细表中单击,打开“单元格”属性管理器n n表格格式:设置标题行位置、边框、文字格式n n列属性:编辑列标题文字,调整列位置n n行属性:调整行位置n n材料明细表内容:调整行位置8282 83材料明细表n n⑵ 调整列宽n n鼠标拖动垂直表线:向左减小左列宽度,向右增大左列宽度n n⑶ 调整行高n n鼠标拖动水平表线,向上减小上行高度,向下增大上行高度n n⑷插入列、行 右击单元格,选择“插入— ”n n⑸ 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n n双击单元格输入文字,在单元格外单击结束8383 84材料明细表n n⑸ 材料明细表的移动n n在材料明细表内任意位置单击,激活明细表,用鼠标点住明细表左上角的移动图标拖动。

      n n3、保存材料明细表n n设置好材料明细表的格式和样式后,可将其保存为材料明细表模板n n右击材料明细表,选择“保存为模板”8484 85定制图纸格式n n1、绘制标题栏n n 建立一个工程图文件,选择“编辑-图纸格式”,或在特征树中的“图纸格式”节点单击右键,选择“编辑图纸格式”,进入图纸格式编辑状态,图框变为蓝色删除原有标题栏,根据企业标准绘制新的标题栏并添加几何关系使标题栏右侧和下侧与图框对齐填写标题栏中的固定内容调整标题栏中的注释居中8585 88定制图纸格式n n4、保存图纸格式n n 为使该图纸格式在今后的操作中能够调用,可将该图纸格式保存成图纸格式(不是“工程图文件”)选择“文件-保存图纸格式”,在“保存图纸格式”对话框中选择“用户图纸格式”,输入图纸格式名称,通过“浏览”按钮可设定文件保存的路径单击“确定”生成新的图纸格式 8888 90工程图打印n n 选择“文件-打印”,出现“打印”对话框:n n页面设置:设置打印比例、纸张大小、打印方向和颜色等一般在“比例”方式中选择“调整比例以套合”,使图纸按照打印的纸张进行适当缩放n n页眉/页脚:利用自定义方式设置页眉和页脚的位置、格式和内容。

      n n线粗:与“线型”工具栏中的线粗按钮 中的名称对应9090 91工程图打印n n边界:设定打印区域与纸张的边界距离n n打印范围:选择“选择”,出现“打印所选区域”对话框,图形区中出现一个显示打印区域的方框,按住方框边界可移动方框改变打印的区域n n 用小打印机打印较大的图纸时,可分区打印再采用粘贴的方法形成整张图纸n n打印预览:设定完成打印选项后,单击 观察打印的结果9191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