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323004666
  • 上传时间:2022-07-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为什么罗斯福新政成功呢?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理由 1.这是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即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的无政府(自由资本主义)状态 2.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才能干预经济 3.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德、日法西斯形成的重要理由之一即他们是军国主义国家,有本质的扩张性) 4.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 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新政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5.美国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计划经济的成功阅历 6.罗斯福的个人优良素质(德国的希特勒、日本的广田弘毅妄图夺取世界霸权夺权,使国家走上法西斯扩张道路;罗斯福则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稳定出发,从维护资本主义世界和平出发)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金融政策 (1)挽救银行危机,改革与开头管理金融制度为了解决银行货币荒,它委托各联邦储存银行根据各银行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方法给它们提供滚动资金。

      为了恢复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它规定由财政部整顿银行,并监视银行的重新开业财政部根据要求采取了支持有支付才能的大银行,淘汰了无归还才能的不健全银行为保护银行储存和阻拦黄金外流,它阻止保存和输出黄金2)3月20日通过了罗斯福提出的俭约法,缩减政府开支和退伍军人津贴5亿美元3)先后通过提供证券实情法、证券交易法及银行法,即有名的格拉斯斯特高尔法以加强对银行、证券市场和货币的改革和管理4)美元与黄金脱钩,使美元贬值,放弃金本位制实施结果:金融方面的措施是获得了成功的,通过以上措施罗斯福政府维护并加强了美国金融资本的私人所有制,也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制度的管理与操纵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被称为"百日新政'(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律占1/3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罗斯福的要求下,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才能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从3月13日至15日,已有14771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1929年危机爆发前的,25568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

      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十分措施,对整理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1933年3月10日宣布中止黄金出口开头,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阻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钞中止兑换黄金;4月19日,阻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6月5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才能这些措施,对稳定局势,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以工代赈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急速拨往各州,其次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遇,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1700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忙和施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巨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繁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

      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特意吸收年龄在18岁到25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拓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在广泛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拓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9个月,月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靠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激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新政期间,全美国设著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政府先后拨额40多亿美元)和民用工程署(投资近10亿美元),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工程,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先后吸引了400万人工作,为宏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有名的是国会拨款50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特意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2300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

      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遇,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受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炉边谈话 罗斯福发明白"炉边谈话',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国家民众陈述国家的政策与方针,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从经济危机中走出了起到了推动作用 到1939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概括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1935年开头,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要挟,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强烈的社会动乱,为后来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诚然,罗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资本主义,以战胜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新政'是他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疾病在常规疗法不能奏效的状况下试用的一种试验性的疗法事实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缺乏之处,这也每每成为他的政敌发难的理由"新政'实施过程中利益受损的阶层也曾予以抗拒和诽谤,甚至作为新政初期重要内容的《工业复兴法》及另外两项法案也在时隔两年后被最高法院裁定为违宪但是,只要真正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新政',就不难看出,"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脉搏,"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宏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特别是以工代赈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工程,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美国投入二次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 农业工业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这两个法律成了整个新政的左膀右臂。

      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允竞争'的规矩,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原工人每周工作55个小时,工资一共只有60美分,调整后标准:工人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周工资12美元),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慌张的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大企业采纳工业复兴法纵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将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遇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推行新型法规,政府给采纳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奖章,上面标志着"我们尽我们的的职责'等标语,以资表彰 社会保障 从1935年开头的其次期"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稳定新政成果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假如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料,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掩盖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当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当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

      为此,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至85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开除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这个社会保险法,反映了宏大劳动人民的猛烈愿望,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 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受到广泛留神的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认"美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或工业,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务必铭刻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当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由国会没有对法案采取行动,1937年10月12日,罗斯福再次提出,直到1938年6月14日通过这就是《公允劳动标准法》(又称《工资工时法》),它的主要条款包括每周40小时工时,每小时40分最低工资;阻止使用16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阻止使用18岁以下工人。

      关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不断有所调整这些社会立法,虽属社会改进的范畴,但对宏大人民十分是工资劳动者甚有好处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公司税过去一律是13.75%,根据1935年税法,公司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12.5%,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15% 三权分立 1937年2月5日,罗斯福提出建议,认为最高法院人力缺乏,案件过多,法官年迈,影响效率,因而如任职已10年满70岁还未退休,应增派一名法官,据此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可由9名增加到15名根据1933年经济法,罗斯福公布了第6166号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并加强了预算局的领导作用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改组法》,规定大量小机构合并为大机构1939年9月8日,总统公布了第一号行政命令,建立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的办事机构   新政的效果 美国经济上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资本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