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经济地理三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2)二.ppt

51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7579380
  • 上传时间:2017-08-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2M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提出的背景与目的,背景:德国产业革命之后 目的: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以解释资本和人口向大城市移动背后的空间机制一) 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   使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比在其他地点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即费用节约的因子 韦伯将其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2、一般因子与特殊因子 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例如运费、劳动力、原料等 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例如空气湿度3、集聚与分散因子 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场所集中而获得成本下降的因子为集聚因子 使工业企业为了避免由于集中所导致的成本上升而离开集中地的因子称为分散因子二)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韦伯的基本思路: 从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中找出与所有工业相关的一般成本因素 再从一般成本因素中找出与区位有关的成本因素土地费,固定资产费,原料和燃料费,劳动力成本,物品的运费,资本的利率,固定资产折旧率,工业生产的一般成本因素,原料、燃料费劳动力成本物品的运费,劳动力成本运费积聚分散因子,劳动力成本运费,三个工业区位因子,(三)韦伯区位论的构建思路与构建阶段,1、构建思路  演绎推理——孤立化的思维方法。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因素对工业企业空间区位决策的影响 假定命题: 空间成本最小的区位是工业企业的合理区位理论构建的基本假定条件: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2、韦伯区位论的三个构建阶段:,(1)第一阶段:只考虑运费因子 即假定其他成本费用的区域差异不存在 建立了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确定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韦伯提出了运费最小原理,即仅考虑运费的工业合理区位为运费最小点区位2)第二阶段:将劳动力成本作为考察对象 建立了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劳动力成本指向使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最小运费区位,劳动力成本低廉地,偏移,此时,韦伯已将运费最小原理发展为成本最小原理,即考虑成本的工业合理区位为成本最小区位3)第三阶段: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 建立了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集聚指向使由运费与劳动力成本指向决定的工业格局再次发生偏移。

      四) 韦伯区位论的理论要点,1、运费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 根据最小运费原理:,在不考虑其它成本因素的区域差异时,工厂区位应位于运费最小地点什么样的地点是运费最小地点?,当 运费率一定时,运重与运距的乘积最小的区位就是运费最小区位运重和运距包括原料和产品运重和运距,韦伯分别讨论了三种不同情况下最小运费区位的确定方法: 1)第一种情况,当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都只有一个时: 最短总运输距离可以看作已知的且为固定值 这时的总运费仅与运重有关,运重最小的区位就是运费最小,而运重与产品运重及原料运重有关那么,如何判断不同区位的运重大小? 韦伯在分析了不同性质的原料与产品重量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的概念,用以判断不同区位的运输重量的大小,并用于判断只有一个原料地和一个消费地时,工业企业的最小运费区位(原料地?消费地?自由区位?)按原料性质划分的工业原料的分类:,标准:原料空间分布状况和原料生产时的重量转换状况原材料,,遍在原料局地原料,,纯原料损重原料,思考:当工业生产仅使用一种性质的原料时,最小运费区位在哪里?,推论: 当工业生产仅使用一种性质的原料时,最小运费区位指向: (a)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b)仅使用局地原料的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c)仅使用局地原料的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当工业生产使用两种及以上不同性质的原料时,韦伯给出了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用以判断最小运费区位:,原料指数(Mi)= 局地原料重量(Wm)/ 产品重量(Wp)   区位重量 = 局地原料重量 + 产品重量 / 产品重量   = 原料指数 + 1 讨论:当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都只有一个时:如何根据原料指数、区位重量确定最小运费区位?,韦伯给出的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第一种情况小结: 当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都只有一个时,最小运费区位的确定法则如下: 一般法则,当工业生产使用两种及以上不同性质的原料时:   (a)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指向原料地。

        (b)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指向消费地  (c)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特例,当工业生产仅使用一种性质的原料时: (a)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b)仅使用局地原料的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c)仅使用局地原料的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2)第二种情况,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 使用原料指数无法作准确判断韦伯使用了区位图形 区位图形为三角形(如图) 3)第三种情况,当原料地为多个,且不同市场在一起时 其区位图形为多边形(如图),图3.9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对于上述两种情况,即原料地为多个(包括两个及以上),且不同市场在一起时的情况: 当 运费率一定时,运重与运距的乘积最小的区位就是运费最小区位 韦伯采用了范力农构架推求最小运费区位图3.10 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即在给定生产1T供应市场(C)的产品,需要原料产地1(M1)供应3T原料,原料产地2(M2)供应2T原料的区位三角形中,运费最小点是M1、M2和C的重力中心。

      即最小运费点是区位三角形或区位多边形的重力中心资料来源:Getis A, Getis J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The Land and the People. USA: Wm.C.Brown Communications Inc,1995.190),图3.11 工厂区位的平面图解析,最小运费区位的几何解析——等费用线与综合等费用线,图3.12 综合等费用线示意图,等费用线(等运费)线:单位产品或原料运费相等点的连线N市场地M原料地,综合等费用(等运费)线:原料与产品总运费相等地点的连线2、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劳动力成本的含义:   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即生产每单位重量产品所需的劳动力费用韦伯的劳动力成本与工资水平有关,但不是指工资绝对额 按照韦伯的理论建构思路,劳动力成本的地区差异性,使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 韦伯把劳动力成本看成是导致运费确定的工业区位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子1)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的基本思路: 韦伯认为,当工业区位由运费最小点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区位转移时,在劳动力成本降低的同时,将导致运费的增加。

      根据最小成本(费用)原理,只有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增加的运费时,工业区位转移才有可能为了分析劳动力成本同运费的替代关系,韦伯使用了综合等费用线 (如下图),图3.13 劳动力成本最低区位的图解,,L1、L2的劳动力成本比最小运费点P点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为3个单位离开运费最小点P到L1处增加的综合运费小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额,工厂将移向L1处 而对于L2,工厂将不会移去临界等费用线:与低廉劳动供给地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叫做临界等费用线 L1位于临界等费用线内侧,离开运费最小点到L1处增加的运费小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额,工厂将移向L1处而对于L2,工厂将不会移去2)劳动力成本指向性的其他判断指标,1)工业性质 指标一:劳动力成本指数  定义: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指标的判断意义: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指标二:劳动系数  定义: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力成本费  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  指标的判断意义: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2)环境条件(环境因素) 指标一:人口密度 指标的判断意义: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劳动力成本的空间差据大,工业区位倾向于劳动费指向指标二:运费率 指标的判断意义:运费率小的地区,远离运费最小点时带来的运费增加小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额的可能性大劳动指向性大3)技术进步 影响运费率和劳动力成本指数,小结: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判断指标: (a)工业的性质:(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 (b)环境条件(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 (c)技术进步(影响运费率和劳动力成本指数),(1)集聚因子的两种作用形态与集聚类型,两种作用形态: 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集聚  由多种企业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共享等因素导致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3、集聚指向论,两种集聚的类型:,纯粹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或生产性集聚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分散因子的作用:,分散因子的作用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 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费用上升 分散是新的集聚的开始2)集聚指向论的基本思路,韦伯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

      集聚指向使由运费和劳动费决定的基本工业格局再次发生偏离 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如图:,图3.14 集聚指向的图解,(3)集聚指向的判断,指标:加工系数 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指标的判断意义:加工系数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一)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二)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 (三)集聚指向论的应用,(一) 运费指向论的应用,依据原料指数将工业分为如下三种类型,据此可判断其区位倾向  1.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面粉、葡萄酒、乳品、制糖、造纸、水泥、钢铁等)  2.原料指数比1小的工业(啤酒、饮料等)  3.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炼油、机械组装等),(二) 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韦伯测定了当时德国机械、金属和运输机械工业的劳动费指向程度 纺织业和精密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费指向性产业 一般向都市周边和农村地域分散的工业大都是劳动系数高或对集聚利益要求不高的行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