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家庄隆兴寺导游词 》.docx
13页石家庄隆兴寺导游词 我们如今要去的隆兴寺位于石家庄北15公里的正定县,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从市区到正定县城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正定是北京的南大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至今正定南城门还嵌有“三关雄镇〞的石刻正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春秋为鲜虞国,战国是属于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就归了赵国秦朝时属于恒山郡汉初时叫东垣县,汉高帝时,更名为真定,寓真正安定之意14XX年以来,这里一直是府、州、郡、县所在地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祯名讳,该真定为正定沿用至今 源远流长的历史,给正定留下了风格独特的名胜古迹,素以“三山不见、九桥不留、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而著称三山不见〞指的是历史上正定曾用过中山、恒山、常山的名字,但正定却没有山九桥不流〞说的是隆兴寺门前、古府和县文庙大殿前各有三孔桥,但都是旱桥九楼四塔八大寺〞指的是古城的四门楼、四角楼、阳和楼;四塔是凌霄塔、华塔、须弥塔、澄灵塔;八大寺指的是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前寺、后寺、崇因寺二十四座金牌坊〞是说过去正定拥有大大小小二十四座金牌坊,像较大的许家牌坊、梁家牌坊等。
随着历史的变迁,风雨的吹打,不少珍贵的文物毁于一旦,但从现有的国家保护文物4处、省级保护文物7处、县级保护文物10余处来看,仍不失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古城正定在1990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正定旅游具有“亦新亦古〞、“亦雅亦俗〞的特点在众多名胜古迹中,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的隆兴寺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亲自敕封修建的气势宏伟,保存完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京外名刹之首〞另外广惠寺的华塔是金刚塔与花塔的巧妙结合天宁寺的凌霄塔是我国木制阁塔之首开远寺的唐代钟楼与古塔相对应,为研究我国佛教开展提供了珍贵资料临济寺的澄灵塔是佛教临济宗的创始人义玄法师的衣钵塔,平时有大批的日本僧人前来朝拜祖塔,成为连接中日友好的纽带 正定还有很多新建的景观,主要都是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荣国府是严格按照明末清初的建筑格局修建的另外还有西游记宫,封神演义宫等除此以外,建在正定的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也是名声在外 大概还有几分钟我们就要大隆兴寺了,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隆兴寺的概况隆兴寺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年代较早、气势宏伟而保存较完好的佛教建筑群。
为使这座名刹保存完好,在“正太战役〞前,周恩来总理曾在作战方案上批示:一定要设法保护正定隆兴寺等一批文物古迹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朝时改为龙兴寺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名,扩建龙兴寺,修建大悲阁,并铸造起21.3米高的千手千眼铜观音像,一组宋代建筑从此拔地而起金、元、明均进展过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曾两次重修,并在两侧建了帝王行宫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XX年〕重修后,改名“隆兴寺〞这大概是康熙皇帝也觉得正定人杰地灵,怕日后出天子,所以将“龙〞改为“隆〞吧 隆兴寺占地面积为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仍保存了宋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整个建筑自南而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二龙戏珠照壁、三孔石桥、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弥陀殿、毗卢殿等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到达了隆兴寺请大家随我下车参观 二龙戏珠照壁、石桥 我们如今看到的这个高大的琉璃照壁,时古代寺院和有地位人家一般都设置的遮挡大门的影壁壁心是琉璃砖雕刻的“二龙戏珠〞图案,二龙腾空欲飞,很是壮观我们如今走过的三路单孔石桥,就是九桥不流的其中三座。
民间传说过去这里曾放着半个鸾架,赵匡胤曾屡次在这里玩耍 寺内第一重殿--天王殿 天王殿是隆兴寺的一重殿,它深三间,阔三间,为单檐歇山顶七檩中柱式的北宋建筑但在清代曾大修过,浮云、斗拱就是证明 殿中央拱门上端嵌有清康熙皇帝玄烨手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横匾大家随我进殿,正中这个大腹便便,笑脸相迎诸位的是金代木雕弥勒佛他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正统的弥勒佛应该身着菩萨装,带着天冠佛经讲弥勒是他的姓,名阿逸多出生在印度南天竺的一个大婆罗门家庭,是显赫的贵族成为了释迦的弟子后上升到第33层天上--兜率天〔也就是候补佛的乐园〕佛祖预言他将来会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的佛为而成佛也就是说他是佛的法定接班人,又称将来佛他手中的布袋叫做乾坤袋,又称为人种袋,能装下大千世界,又能送子,寓意佛法无边 如今我们看到的这尊大肚弥勒佛像传说是五代时的僧人,今浙江奉化人名叫契此在世的时候经常挑着一个布袋,见物便乞,语无伦次,随意寝卧,形如疯癫他著有?辞世偈?一书,里面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加上历史上浙江一带曾屡次以弥勒转世组织弥勒教发动农民起义,所以,世人都以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就按照他的样子塑造了弥勒佛。
有的思远在两旁海协又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大殿两侧是大家熟悉的护世四大天王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分别手拿琵琶、宝剑、蛟龙和宝伞四大天王传入我国后,被赋予了中国的寓意:南天王职风,东天王值调,北天王职雨,西天王职顺,合起来就是“风调雨顺〞,暗示着五谷丰收 走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疑问:为什么没有看到山门呢?一般的寺庙都应该先过山门,再进寺院,可隆兴寺却没有山门,这里还有一段优美的传说相传,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命令大将尉迟敬德监修龙兴寺,工程将要完毕时,传来唐王要斩秦琼的消息,秦琼是尉迟恭的好朋友,尉迟恭便火速回朝,行至河南开封附近时,施工的官员追上,问他山门修在哪里尉迟恭正心急如焚,未加思索,就用钢鞭一指:“就修在这里〞于是施工的就在那里修起了山门至今正定还有一句顺口溜说:“寺大山门远,山门在河南〞当然了,这只是个传说而已,根据历史考证,尉迟恭根本没来过正定,更没有唐王斩秦琼之说而以天王殿代替山门只是寺院建筑常见的一种布局罢了 千古遗憾--大觉六师殿遗址 我们如今看到的这片废墟,就是大觉六师殿遗址,原来是寺内规模最大的佛殿。
据说宽34.5米,建筑物高18.3米,里边有五彩悬山和金身塑像,非常壮观它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金、元、清都曾重修过,民国初年因为常年失修坍塌,所以是一大憾事大觉,是旨的另一种解释佛是梵文“佛陀〞的音译简称,意译是“觉者〞佛经说但凡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可成佛 据说这里原有六尊佛像,小乘佛教认为是释迦佛之前的六位祖师据史料记载,六世纪末,古印度婆罗门教盛行,但是它宣扬梵天造人,本质上是一种种族歧视这样就引来众多人的反对其中除了释迦牟尼外,还有六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总之,他们与佛教的主张不同,被称为“外道六师〞这里供奉着佛教以外的六师,有古代政治团结多数派的意思 宋?营造法式?建筑典范--摩尼殿 隆兴寺内有六处在我国堪称之最如今请大家看第一处:摩尼殿的造型我们如今站在殿外看这座大殿:大殿平面呈十字形,四方正中均出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报厦,殿身中央为重檐歇山顶,青瓦补心,绿琉璃瓦剪边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柱子粗大,又明显的卷刹、侧角和生起仔细观察给人以程度柱子两头高中间低,垂直柱子上端渐向内收这样的构造与宋?营造法式?相近,在唐宋以前很常见,在明清以后就渐渐失传了这是目前我国古建筑中仅存的孤例。
这座独特的建筑曾经深深的吸引了梁思成先生,1933年他竟然冒着兵荒马乱前来考察,还特意将此拍照收入?世界建筑史? 摩尼殿的“摩尼〞二字是英雄、圣人之意有的认为是“牟尼〞的另一音译;还有人认为是摩尼教的意思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摩尼殿楼阁顶檐上有狮子、鸡、孔雀、马、龙等禽兽,还有一个骑狮的和尚他就是我们常说的“望风佛〞佛教都把他修在房顶四周,以示避灾难的镇邪之物 大家请随我进殿我们看到正中供奉的五彩泥塑是释迦牟尼说法坐像释迦牟尼和我国的孔子是同时代的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站在他右侧的双手抱拳、老成持重的是他的大弟子迦叶左侧双手合十、聪明忠诚的是阿难中国禅宗说他是继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以上的三尊都是宋代的原塑在这三尊塑像前面的两个人物是明代成化年间补塑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的坐骑分别是狮子和白象说到菩萨,我国通常供奉的四大菩萨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并盛赞文殊为“大智〞,普贤为“大行〞,观音为“大悲〞,地藏为“大愿〞传说她们的道场分别是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 我们再来看一看殿内四周的壁画,这是明代成化年间绘制的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释氏源流图?这幅壁画生动的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盘的整个过程。
现存面积是422平方米我们再来看一下东山墙的?西方盛景图?:这幅壁画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繁荣景象我们再仔细看一下画的左下角约1平方米的范围内,以暗淡的灰绿色描绘出了人间的生、老、病、死等诸多苦难与天上的盛景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佛教徒认为只有忠诚的修行就可以去掉人间八苦而成佛 大家请随我到殿的北侧,看一下隆兴寺内的全国第二最:倒坐观音我们如今看到是一座玲珑典雅的五彩悬山群峰叠嶂,祥云缭绕,罗汉与护法天神巡逻山间,喷水兽、吸水兽使海水源源不断,象征佛教后继有人正中这座高3.4米高的塑像就是著名的倒坐观音大家知道一般的寺庙内的塑像都是坐北朝南而这座观音却是坐南朝北的大家请看,观音左足踏莲,表示脚踏西方净土世界,表示出污泥而不染右腿屈起,表示桔祥如意双手抱膝,左手搭于右腕上尤其是她的眼睛,不管我们在哪个方向看她,都能感觉到她的两眼俯视,眼神恰好与朝拜者仰视形成感情的交流,令人恭而不亵左右两边的白象和金狲是她和普贤的坐骑之所以说她倒座,一是我们刚刚说的方向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观音曾经发下誓愿:“众生普渡不完永不会头〞可众生怎么能普渡的完呢?所以她也就只能永远的倒坐不回头了 隆兴寺的这尊观音,是隆兴寺的第二之最,是中国最美的观音。
他是工匠师傅把民间美丽女子形象同观音巧妙的结合起来的产物1933年梁思成先生曾把这座观音拍成照片送给鲁迅先生鲁迅视为珍宝,赞誉她为“东方美神〞,一直把照片陈放在书桌上,至今仍陈列在鲁迅故居 北方三大受戒地方之一-戒坛 这座戒坛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僧徒受佛教戒律的坛场当时北方只有三处寺院有权受戒,分别是北京的雍和宫、五台山的清凉寺,还有就是正定的隆兴寺了 坛中供奉的是明宏治六年铸造的双面铜佛,像身相连,相背而坐面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面北的是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在受戒的地方供奉铸在一起的阿弥陀佛和药师佛,是要受戒者得到东西两方教主的成认;又有阿弥陀佛接引受戒者成正果后,行药师之愿,医治众生痛苦,为众生消灾延寿 最古最大的转轮藏阁 此阁建于宋朝,与晋祠的大殿非常相似,保存着突出的宋代特点 我们看到殿中央放着一个直径7米的木制转轮藏中间有立轴,它的设计非常科学,复合了牛顿定律:使合力趋近于零是我国最早最大的藏经橱,也是隆兴寺内的第三最以前这些经橱里都摆满了经书,在古代有很多和尚是不识字的,所以他们就推动这个xx,每推一圈就相当于念了一遍经书 弥勒的殿阁-慈氏阁 慈氏就是梵文“弥勒〞的译义,我们如今看到的这尊慈氏像就是没有被汉化的弥勒佛,这尊木雕慈氏像高7。
4米,相传是宋代用五台山的一根原始古木---灵验树雕制而成的,据说是当年滹沱河发大水从上游顺水流到正定,被卡在隆兴寺这个地方,所以也就用它雕制了这尊弥勒佛 清康乾御碑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眼前的这两座碑亭与我们刚刚看到的所有建筑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