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抓机遇加快湖南文化强省建设步伐.docx
7页抢抓机遇加快湖南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一 2010年湖南文化产业运行特点2010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把文化创意产业列入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不断加大骨干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和融资上市步伐,文化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一)总量扩大,比重上升湖南文化产业连续五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是全省七大千亿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594.26亿元,增加值达到682.1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率先突破5%的5个省市之一,中部地区排名第一2010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80亿元长沙市2010年文化产业总产出930亿元,增加值45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0%张家界市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9.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8.1%株洲、益阳、永州、湘西等市州文化产业注重特色,保持了较快增长二)主体壮大,集中度提高2010年,电广传媒和中南传媒双双跻身中国文化企业30强。
湖南广播电视台和芒果传媒挂牌成立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营创收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除央视之外规模最大、增长最快、全国第一个总收入过百亿元的省级广电媒体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只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出版传媒龙头股,市值超过200亿元天舟文化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个民营出版发行上市企业华声、快乐购、体坛周报、宏梦卡通等列入上市名单融资上市步伐加快,标志着湖南文化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大步迈进文化部等中央部委评选了30个重点动漫产品和18家重点动漫企业,湖南分别占13个和6家,排名全国第一三)新兴业态崛起,产业融合加快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顺利落户,“三网融合”试点正式启动红网、华声、体坛网、金鹰网、凤网等网络新媒体各具特色,在全国同行排名靠前媒体零售企业快乐购2010年总订购额25亿元,税收过亿元,公司员工规模达1700人,并通过业务外包间接拉动物流、制造等上下游产业就业5000多人大型青少年职业体验文化活动中心酷贝拉欢乐城发展良好,并向上海、沈阳连锁拓展青苹果数据中心成为国内同行中有竞争力的电子数据库,2010年10月组织了国际图书馆东亚文献合作暨全球华文报刊数字化研讨会,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200多家图书馆馆长参会。
芒果网开发的游戏《梦幻情天》和《网球宝贝》即将面市宏梦卡通公司推出了首部动漫电影《虹猫蓝兔火凤凰》金鹰卡通频道和拓维信息打造的60部动漫电影《美丽人生》在央视少儿、北京卡酷等多家卫星频道同步播出,并登陆3G大型演艺节目中以民族文化为主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以市民文化为主的琴岛歌厅演艺形成系列,已逐渐形成从长沙经常德、张家界、湘西到凤凰的文娱演艺走廊2010年11月,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旅游局、张家界市共同承办了“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举办文艺演出200余场,观众30余万人次,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起到了推进作用四)跨区域合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扩大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正式开播,与青海广电共同经营青海卫视初具成效,并与阿里巴巴、盛大网络、腾讯信息等著名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湖南出版集团与日本角川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中南传媒与中国联通、华为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介湖南出版集团“走出去”经验商务部确定我省金鹰卡通等7家企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6个项目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总数列中部第一五)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产业发展后劲增强2010年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举办了三场文化产业专题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突出了文化创新和文化人才主题,签约项目23个,合同资金40亿元。
在省政府举办的融资合作洽谈会上,组织了文化产业银企对接会,贷款授信452亿元,占签约项目贷款授信总额的1/5与北京银行签署“湖南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达30亿元的文化旅游投资基金正式成立,首期募集资金9亿元已经到位二 2011年湖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一)面临的形势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湖南文化产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从国际看,文化产业竞争既是“软实力”的较量,也是“硬实力”的竞争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深刻影响世界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文化产业将成为世界各国调整产业结构,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党中央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迎来了最佳发展时期,将从“十一五”时期源之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释放活力、盘活存量、稳步发展的蓄势阶段,进入“十二五”时期机制创新、跨越提升、做大做强的快速发展阶段,向着“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迈进。
从湖南省内来看,“四化两型”加快推进,“文化强省”战略持续实施,文化创意产业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既为湖南率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湖南在“十二五”时期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从产业规律来看,目前湖南省人均GDP已超过3200美元,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文化产品消费快速增长,这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2010年9月,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统计局对“十二五”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变化新期待开展专题调研,调查数据和情况表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已经出现四个明显趋势:一是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随着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而出现“井喷”态势;二是文化消费结构呈现转型升级的趋势,由单纯的休闲娱乐向休闲娱乐与求知求美并重的高层次转变;三是文化消费方式呈现互动参与的趋势,人们已不满足被动式接受精神文化,参与和互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四是文化消费主体呈现拓展延伸的趋势,在城市文化消费继续增长的同时,农村文化消费内生动力强劲并日趋旺盛从中央的要求,结合市场趋势来判断,文化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既是文化产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加快发展的黄金期。
二)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省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20%左右的增速,总产出跨入千亿产业行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市相比,我省文化产业规模还不大,效益还不高,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龙头企业也不多,整体实力还不雄厚,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文化产业增速放缓此外,传统产业、国有企业比例依然较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发展不足;长株潭地区占全省文化产业半壁江山,其他市州发展还不充分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三 2011年湖南文化产业主要目标和对策措施(一)主要目标适应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要求,紧紧围绕文化强省建设推进会上提出的抓产业规划、抓主体培育、抓提质升级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逐步完善文化市场体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品牌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文化产业实现年均20%以上的增速,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930亿元,到“十二五”末,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出达4800亿元,增加值达2000亿元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7%二)对策措施1.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按照《湖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和《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规划》要求,从转变发展方式中获得新的推动力,从调整产业结构中获得新的增长空间。
进一步改进文化产业发展方法与手段,加大理念、内容、手段和方法创新的力度,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体系坚持突出特色,以开放、创新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利用数字、网络、信息等高新技术,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装备技术水平,改造传统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模式巩固和发挥广电、出版、动漫游戏、演艺等本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节会物流等新兴产业,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2.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打造产业龙头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成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重点扶持广电、出版等优势行业跨区域发展,加大对芒果传媒、中南传媒等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确保湖南广电在全国影视领域的领先地位,打造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生产基地;将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打造成我国出版传媒产业旗舰集团3.发挥资源优势,构建文化产业“品”字形发展布局遵循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挥优势、注重实效的原则,构建长株潭、大湘西、大湘南“品”字形文化产业发展布局长株潭定位为湖南文化产业的核心增长极,重点发展广播影视、出版、动漫、休闲娱乐、文化旅游、演艺、艺术品及数字和网络等新兴文化产业。
以“3+5”城市群为重点,着力改善交通、文化、旅游等基础设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区域内的文化要素实现良性互动,打造一批文化强市、强县,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间层立足大湘西地区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工艺美术等文化业态,建设生态文化产业带,把大湘西发展成湖南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加强大湘南与湘东地区的资源整合,突出打造名人、名居、名胜品牌,着力发展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发展基地4.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快新兴业态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主动应对数字时代的文化消费习惯和需求,用信息化带动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增强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三网融合”改革试点的先机,加快IPTV和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内容监管平台的建设,加快全省有线网络整合和数字双向改造,积极鼓励传统产业与新媒体、新业态对接融合,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新媒体5.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大产业投入力度推进华声、快乐购、体坛周报社、宏梦卡通等公司融资上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文化企业的信贷投入,建立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贷款评级和授信指标体系。
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努力完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扶持方式鼓励支持更多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不断创新投融资渠道6.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分量、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积极吸引文化企业向文化产业园区聚集重点推进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用5~8年时间,把该基地建设成入园企业不少于300家、产值不少于300亿元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加大对文化创意基地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把长株潭绿心地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文化创意相关产业链的创新基地和示范基地,培育一批重点创新型文化企业7.坚持统筹协调,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积极推进文化富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机制创新等方式鼓励和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企业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和开发,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演出单位,支持农村民间艺术表演团体走产业化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