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带你走进北京雅昌大厦 - 二四年第三, 四期.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6897767
  • 上传时间:2018-06-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07.7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 ○ ○ 四 年 第 三 、 四 期特稿带你走进北京雅昌大厦T e x t 谭肇国二 ○ ○ 四 年 第 三 、 四 期特稿北京雅昌大厦(以下简称大厦)座落于北京顺义区天竺空港开发区,毗邻首都机场,是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大厦,是雅昌实施新世纪市场拓展战略的重要基地大厦于2002 年5月28 日正式破土动工, 2004年5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大厦地下一层、地上四层集艺术品展示、多功能厅、艺术研究、网络技术、出版策划、艺术品复制、印刷技术研发、办公、摄影、设计、制版、印刷、装订、仓储等综合功能为一体 ; 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6,8 00 平方米, 其中生产作业区域为11,8 00 平方米,办公、 研发及艺术展示等面积5,000平方米艺术品展区,每一个区域被赋予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厦将行政办公区域作为“脑力密集型” 生产区与真正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区进行前后“并置”处理办公区域位于大厦前半部分,生产区域位于大厦后半部分而为了能令整幢大厦充满活力,使其充满人文艺术气息,大厦设计者不仅在大厦底层专门设置艺术馆,更将整幢大厦当作一个艺术博物馆或艺术展览馆来设计,“脑力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区在设计的同时均考虑了艺术品展示的便利因素,旨在给人一种步入大厦便如进入一个巨大而充满人文艺术气息的艺术展馆的印象,这不仅符合雅昌企业本身具有的气质,更充分体现了设计者 “雅极昌盛,人文殿堂”的整体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理念——雅极昌盛、人文殿堂公司邀请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恺先生担任北京雅昌大厦总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崔恺先生结合雅昌企业特性及未来企业发展需要,秉承“雅极昌盛,人文殿堂”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充分考虑大厦的固有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建筑元素,挖掘提练并融入古老印刷术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 空间布局巧妙, 景观创意丰富将一座现代工业与传统文化艺术完美结合的多功能综合大厦呈现在世人面前大厦设计在结构布局上打破了印刷生产企业简单地以生产为重的传统认识,将整体结构分为三大区域:办公区、 生产区、二 ○ ○ 四 年 第 三 、 四 期特稿办公区地下一层:艺术品展厅、缓坡流水景观、职工餐厅地上一层:行政、财务、服务中心地上二层:营业、总经理、副总经理办公区地上三层:设计公司、工作室、董事长室、多功能会议厅地上四层:网络公司生产区地下一层:空调设备机房,包括空调机组、配电室等地上一层:印刷车间、打样车间、纸库、卸货平台地上二层:制版部、摄影棚、艺术品、印刷产品留样仓库地上三层:装订部地上四层:精装部迎客长廊:创意点燃热情无论是驾车驶入或是徐徐走近雅昌大厦,客人们都会感觉到这里主人的热情。

      近十米的迎客长廊自大堂延伸出来,像星级酒店门前的挡雨棚,为来宾遮风挡雨,更像主人欢迎客人时伸出的热情手臂迎客长廊在功能上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只要在长廊略微停留就会发现惊喜,自里往外望去长廊尽头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韵味的窗户,而窗户上的“窗花” ,——以古汉印体书写的“雅昌”二字正是出自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的手笔活字天井:百吨钢材铸就的“镇宅之宝”自建筑风水上来说,我国民间传统建筑在建设即将完工的时候,会在建筑物的某一地方,如房梁、屋脊等处放置一避邪之物,称之为镇风水因而这一避邪之物在风水学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们祈求它保佑该户人家或建筑内的人们出入平安,其价值远超其本身,遂又被称为“镇宅之宝” 从迎客长廊移步向前的客人很快就会被雅昌的“镇宅之宝”——以百余吨钢材铸就的一个巨大 “活字” 所震撼 “活字”作为古老印刷术起步时候的开山鼻祖,开创了世界印刷历史上的中国时代,见证了印刷术不断发展,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印刷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在这里可以缅怀前辈足迹,感受前辈奋斗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建筑的设计者将“活字”作为“镇宅之宝” “请”进大厦,希望大厦的人们在祈愿得到先辈精神庇护的同时,不辜负这个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将祖国民族印刷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然而抛开创作意念和精神层面的说法,事实上这个“活字”在功能上正是整栋大厦的天井所在雅昌“镇宅之宝”顶天立地,自一层贯穿大厦整体直指蓝天 置身近20米高活字天井内部,仰望顶层可见四个巨大的由韩美林大师设计的 “雅昌彩印”篆体书法, 阳光透过字间空隙倾泻而下, 并将 “雅昌彩印”四字投射到“活字”内壁上,随着日间光影的变幻,一个“雅昌彩印”便呈现出无数个变化来,代表着建筑所蕴涵的企业精神:不断创新,在变化中成长活字结构为追求仿古逼真的传统艺术效果,选择直接采用不做表面抛光、油漆等工艺处理的深色钢材焊接组合的方法,工程总计耗费5m m 厚纯钢板100余吨,整体造型稳重坚固,象征求实稳健的企业精神和千秋不变的稳固基业透过活字顶端 “雅昌彩印” 四字,白昼立身活字天井,仰可见蓝天,这四个字象征着大厦的面孔, 反映了大厦主人 “问鼎青天” 的气魄和开阔的胸怀;夜间乘机掠过大厦上空,俯可见大厦内一片灯火通明, 代表了建筑的一种表情, 一种坦荡的二 ○ ○ 四 年 第 三 、 四 期特稿情怀,一种与外界始终保持沟通的开放姿态步入地下一层,这里有近200平方米的职工餐厅,宽敞明亮,可同时为400名以上员工、 客人提供就餐服务。

      就餐时间,公司领导、员工们从大厦内各部门、各车间汇聚于此,尽情享用营养丰富、健康卫生的可口食物轻推餐厅后门, 举步进入的是另一片意想不到的天地——雅昌艺术馆就在隔壁,穿过艺术馆,迎面是一面巨大的点式玻璃幕墙, 透过幕墙则是 “活字雕版流瀑”这一人文景观, 流水叮咚, 令人眼界大开、心旷神怡雅昌艺术馆:感受艺术的神圣殿堂细心的人在见过天井上空的 “雅昌彩印”四个篆体大字后,倘若觉得她高高在上, 那么来到雅昌艺术馆便会惊喜地见到她更为清晰的面孔——与天顶上一模一样的“雅昌彩印”四字赫然在目,所在位置正好处于天顶四字的正下方,呈垂直直线,只是被正比缩小了多倍而已天上地下遥相呼应,相映成趣雅昌艺术馆位于大厦地下一层,餐厅隔壁站在地面一层天井的位置,凭栏俯瞰可随意得见馆藏作品,沿向下的楼梯或乘坐电梯便可直达艺术馆雅昌艺术馆里分门别类地展示着百余幅当代著名艺术家们的珍品,其中不乏我国最为著名艺术大家们的杰作在这里,雅昌的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最近距离与自己心仪的艺术大师对话, 感受他们的心跳, 在开拓视野的同时,提升艺术修养;雅昌人在这里陶冶性情,接受艺术的洗礼,这里是生活、工作在大厦里的人们的艺术殿堂。

      活字雕版流瀑:感悟千年印艺文明进入大厦, 到达天井之后往左 (西) 便正式步入行政办公区域,往右(东)望去,一个与地平面约呈45度角100平米见方的斜坡映入眼帘,斜坡由百余块1米×1米的青石板铺就,青石板上镶刻着一些汉字部首偏旁,恰如一块巨大的活字雕版、一座充满历史意义的文化雕塑在斜坡的顶端,有一条深近1米的储水槽,大约五分钟左右,当水槽里的水被注满后,就会有水从斜坡顶端自然溢出,并顺势流淌在斜坡上,徐徐经过一个个活字,日复一日的洗刷令斜坡一尘不染流瀑流水流淌,象征那永恒的时光,象征一分一秒正在过往的岁月,令人不免发出逝者如斯夫般感叹的同时,促使雅昌人进一步加强时间观念,把握眼前时刻,不断提升文化品位流瀑下面,静静躺着的活字代表着古代久远的中华印艺文明历史, 代表一段沉淀的、 凝固的时空 一动一静之间勾勒出大厦独特的印艺特性,带给观者的是对历史的缅怀追忆和无限暇思空间、采光、隔音的设计空间:尽管大厦内部结构纵横交错,初次进入会被其看似复杂的楼梯过道所迷惑,事实上只要基本清楚大厦内的大布局就会了然于胸,行政办公区位于大厦前部,生产车间区位于大厦后部,还有地下一层是艺术展览区、职工餐厅等只要有这一简单概念,无论行走在大厦哪里,都很容易到达想去的地方,更何况大厦内的方向指示牌时刻都会给您提示,位于行政与生产区域之间上下穿梭的观光电梯,让您游览大厦轻而易举。

      采光:大厦坐北朝南,四周空旷,光线充足行政办公区域墙体东、南方向大面积采用透明玻璃为材料,再加上近5米的层高,隔着玻璃朝外望去,漂亮的工业园区尽收眼底,沐浴着金色阳光,令人心旷神怡此外,天井上空日光通过“雅昌彩印”四字投射下来令满庭生辉,而行政办公区和生产区之间2.6米宽的隔离带上空也全是玻璃结构,阳光无遮无挡曼妙地落在办公区域的窗边隔音:为避免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所带来的噪音和震动影响到行政办公环境和工作效率,建筑设计者充分考虑了该因素并进行了巧妙的隔音处理当我们立身观光电梯向外望去的时候, 尽管视线朝里, 却并不感觉到憋闷,原来不仅通过观光电梯看到各楼层舒适的办公环境,更有意思的是在两个区域之间有着一道直达天顶、 2. 6米余宽的隔离带, 除了可以起到采光的作用,空间距离自然也起到了一定的隔音效果,但起到最重要隔音作用的是隔离带两边的墙体全部为“重墙” ,其厚度、钢筋混凝土的重量是普通墙体的十倍以上,因而不仅能完全隔离机器运转带来的巨大噪音,也彻底避免了机器运转时带来的震动感也许大厦的真正魅力并不在我所述文字之中,具体在什么地方,还是欢迎大家亲自去感受、去寻找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