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从翻译补偿视角看许译《西厢记》中叠词的英译论文.docx
5页从翻译补偿视角看许译?西厢记?中叠词的英译:?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瑰宝,其绝佳的文字,绝妙的音律给美丽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文中善用叠音迭字,使语言显得韵律谐适,铿锵悦耳,富有音乐之美本文从翻译补偿理论视角出发,对许译本中叠字的英译进行分析探讨,指出译者是如何运用异类补偿的方法来弥补原文的声音效果的论文关键词:翻译补偿,许译?西厢记?,叠词汉语叠词就是用重叠语素或音节构成的词,又叫做重叠词,叠音词,或叠字它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典诗词中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叠词具有音、形、义多维美, 既能绘声绘色,又能琅琅上口,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极易发生共鸣,从而使文章到达音韵,形式和意义的完美统一虽然英语中有重叠元音或辅音乃至单词的根本音节而形成的词汇,有类似与重叠的单词连续反复,以及象声词重叠的现象,但于汉语的重叠变化来说相去甚远因此,叠字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的一个重难点,处理不好,极易造成原诗文体风韵的减色和缺失我国素有“诗用叠字最难〞的感慨,而叠字的翻译更是不易,“不言而喻,治译叠字,其难更甚〞〔奚永吉,2001:1005〕作者简介:朱娉娉〔1983-〕,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然而翻译是一门因难见巧的艺术,如何翻译古诗词中的叠字,也由此进入了翻译研究者的视野一些语言学和修辞学家曾对英汉叠词的理论功能、意义,构造类型,修辞效果等进行了比照研究,〔王佐良,1987;萧立明:1998;李南国:1999〕翻译学者在此根底上总结了许多英汉叠词互译的技巧方法〔于连江,2004;刘爱华,2022;尹衍桐,2000〕然而,目前期刊杂志上有关叠词英译的文章大都止步于罗列一大串翻译技巧,辅以大量翔实的例子,对叠词英译的理论研究很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本文从翻译补偿视角出发,以许渊冲对?西厢记?中的叠词英译为例,对叠词英译进行剖析探讨,不仅着眼于叠词的翻译处理技巧,而且从翻译补偿理论高度,对技巧本身进行分析评价,点出叠词翻译的关键所在一,翻译补偿理论简介翻译补偿理论是个说旧也新的理论,说它旧,因为它是针对翻译补偿而言的由于语言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损失从翻译活动存在时起就一直与翻译相伴〞〔夏廷德,2022:1〕作为减少损失,尽可能完整再现原文必要手段的翻译补偿一直以来为许多译者所用然而古人多将补偿视为禁区,今人多将补偿视为理所当然,造成了补偿理论研究至今仍处于边缘地位的局面虽然翻译界至今未就翻译补偿的概念达成一致见解,然而2022年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一书的出版,给国内外翻译补偿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首次将翻译补偿作为一种明确的翻译理论形态提出并进行系统性的逻辑演绎,涉及到翻译补偿的深层动因,翻译补偿的性质和范围等理论范畴的界定,翻译补偿的理论机理阐释,翻译补偿的类型划分和分级应用体系的建立,翻译补偿的原那么性适用范围探讨和翻译补偿的策略性应用层面〞〔陈吉荣,2022:38〕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还建立以“八大分类,六项原那么和两个层面〞为主要框架的理论体系,把翻译补偿研究推向了翻译理论研究史的前沿二,叠词英译中的损失翻译补偿理论的一个理论核心是损失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有些损失是不可防止的、难以补偿的,有些损失缺失可以而且必须补偿的那么哪些损失是可以而且必须补偿的呢?对翻译补偿理论做出巨大奉献的Keith Harvey特别强调要弥补原文的“效果〞他曾给翻译补偿下了一个定义“ 补偿是通过使用目的语或/和其文本特有的手段,在目的与文本中再造一种类似的效果,以便对源语文本效果的损失进行弥补的一种技巧〞〔Harvey,1998:37〕哈维的定义强调对审美效果的补偿,对文学文本有较强的涵盖性如前所述,叠词是汉语言常见的修辞手段,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诗词中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那么究竟叠词有什么样的审美效果呢?叠词在?西厢记?中审美效果主要表达在其韵律美上。
汉语叠词的功能在于强调,用词语重叠的方法来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奏感,增添音韵美〞〔陈宏薇,1998:107〕陈望道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汉语的叠词〕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反复,借声音的和谐增大语调的和谐〞陈望道,1979:175)?西厢记?中善用叠音迭词,使语言显得铿锵铃铮,情浓味足有语言研究者考察了整个戏本,得到了117个重言词,其中双音节的重言词52个, 51个,四音节的重言词14个〔严宝刚,2022:36〕这些叠词成双成对,相互押韵,音节匀称,句式整齐,成就了王实甫“花娇月媚〞的文字和“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比方,月夜私会之处,三音节的重言词“扑剌剌〞拟鸟飞之声,“颤巍巍〞写树动之形,“乱纷纷〞状落花之貌,让人浮想联翩,读来口齿余香长亭送别之时,四音节的叠词“煎煎熬熬〞“娇娇滴滴〞“西西惶惶〞等词,更是将莺莺那边诉边泣,幽幽咽咽的声气口吻,表现的活灵活现,独具风韵然而,想让英语读者也能和中国读者一样体会欣赏原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远非易事叠词集音形义于一体,翻译是很难兼顾形式和内容比方,?声声慢?开头的七对叠字音律考究,字数整齐,意境深邃,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凄然寡欢,失望冷寂的情绪气氛中。
然而翻译这七对叠字却成了许多翻译家很费思量的事如果舍弃其形式而译其意义,那么很难再现原文的独特风韵因为对于诗歌而言,内容和形式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损失了形式,也就损失了诗意,损失了审美效果如果过去拘泥于原作的形式,也会造成诗意效果的损失冰心曾将这七对叠字意译为:Forlorn and sad, grieving with hurt;The season grows warm, despite its chillYet hard it is to find any rest.Clara Candlin女士将其直译为:Seek, seek; search, search;Cold, cold; bare, bare;Grief, grief; cruel, cruel grief.前一个译文翻译了根本意思,可是译文读来却少有美感和韵味后一个译文生搬硬套原诗的形式,不仅无法再现原文的审美效果,而且“不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连忠实通顺的根本要求也达不到〞〔许渊冲,2022:38〕三,叠词英译中的补偿有了损失,就要尽力补偿,翻译补偿在诗歌翻译尤其是叠字的翻译中作用得到了凸显那么,如何补偿呢?围绕补偿的地点,方式,有无标记,时间一致 这四个参数,夏廷德将翻译补偿分为八类。
它们分别是原位补偿和异位补偿,同类补偿和异类补偿,整合补偿和分立补偿,同步补偿和差异补偿〔夏廷德,2022:72-79〕这八种补偿方法并不是一个个孤立,一成不变的技巧,而是在一定翻译目的指导下,考虑到多种翻译因素后所做的变通的总和它们给译者极大的运作空间去弥补原文的审美效果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