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风》的教学设计范文(3篇)(共14页).docx
14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诗《风》的教学设计范文(3篇)[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古诗《风》的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二年级的课外古诗诗题为《风》,唐代著名诗人李峤写的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诗文中无一“风”字,但诗句却句句写“风”,而且生动、夸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识字4个,巩固多种识字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儿童学习古诗,很容易背诵,但不容易记住字词,更不容易理解古诗意境,应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是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出书风娃娃的图片)它是谁?生:风娃娃 2、谁知道风娃娃会做哪些事?生自由说 3、风娃娃的本领可不止这些呢!它能让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能让春天的花儿开放,吹过大江,它能激起千层巨浪,穿入竹林,它能使千万根竹竿倾斜唐代诗人李峤就写了一首以《风》题目的小诗出示古诗)(板书课题、朝代、诗人)请大家大声地读两遍。
生读题 请自己读一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宝宝,可以先写下来,请教同学或者华老师 二、读通诗文,认识字词 1、你们有那些字不认识,举手告诉老师 生汇报,师板书 2、有不懂得就提出来,真是个好学的孩子,老师也有几个不认识的字需要请教大家,(出示生字:解、斜、竿、能) 3、谁来帮帮忙生1拼读,师板书拼音 4、读的真好,请你当小老师生1带读我问一起来感谢这位小老师这些字都认识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生字 5、拼音宝宝不见了,你还会读吗?请2个学生认读再请男生读 6、光会读还不行,得记住他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生1:我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了“竿”,竹子干了,就是竿谁能给他组组词生2: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斜”,“多余”的余加“斗争”的“斗”就变成了“斜坡”的“斜”除了斜坡,你会组什么词?生组词生3:我用讲故事的方法记住了“能”谁来组词 看同学们见得这么好,老师也来编个字谜,“我有一角钱,买了一把刀,杀了一头牛 生:解请你给他组个词 7、其他小朋友记住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请美丽聪明的女生先来读一读,男生就坐着当认真倾听的小绅士吧真好听,我们一起来读读 8、字宝宝躲进古诗里了,现在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自己先读一读。
请你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当文明小听众生1读古诗请你评一评你来读一读 9、老师也想来读请你们边听边拿起笔划节奏 解落三秋叶——稍快、高 能开二月花——慢、柔 过江千尺浪——快、高 入竹万竿斜——后三个字一点一顿 生划节奏 10、谁想来读读请你——生1读请你评一评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读?你来读一读生2:…谁来挑战他们?请你——生3请你评一评,那你觉得应该怎么读?你来读一读读得真好,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相信你们的朗诵会更美妙,一起来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1、同学们累了吧,咱们轻松一刻,放轻松,边听音乐,边欣赏美景吧播放图片) 2、美吗?(定格在图一)请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边看图边说谁能用一句诗来描绘解落三秋叶)对吗?一起来读读 3、(图二)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诗来表示吗?(能开二月花) 4、(图三)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那句是来说明,大家一起说,(过江千尺浪) 5、(图四)你感觉到了什么?诗中哪一句说的就是这番景象?(入竹万竿斜) 6、(四图配诗齐现)我们一起来品读一番 7、为了更好地了解诗意,老师请来了小帮手,(点出注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你们选一幅自己喜欢的景象,借助注释,把对应的那句诗的意思说给同桌听。
你喜欢哪幅图,这句是讲了什么? 他说的对吗?请同学们边想着这美景边读 ……生说,(师分别板书:落——叶、开——花、掀——浪、斜——竹) 8、美吗?请女生美美地读一读古诗 温暖的春风轻柔的吹过我们的发梢,舒服吗?请男生舒舒服服的读一读 炎热的夏天不是传来阵阵微风,爽吗?请1、2组爽快地读一读 秋天漫步在街道,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凉快吗? 请3、4组凉爽的读一读 你们喜欢这风吗?我们一起欢喜地读一读 9、诗人喜欢风吗?他写这首诗就是想表达他对风的喜爱之情边说边板书) 古诗《风》的教学设计2 设计思路 古诗工于音韵,注重意境,句式工整,朗朗上口,是一种很好的文学作品形式怎样让幼儿通过活动记住一首古诗,并了解含义呢?古诗的选择最为重要,既要简单易懂,又要便于幼儿用语言、动作来表现在活动古诗《风》中,我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局部理解再完整欣赏,让幼儿深刻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激发幼儿的主动意识,让幼儿学会自己探究、发现 活动目标 1.喜欢古诗,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感受古诗的韵律感 2.熟悉、理解古诗,能大胆地朗读古诗,尝试用动作表演古诗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教师提问,让幼儿了解风的知识,引出古诗《风》。
师:“今天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它能让红旗飘起来,让风车转起来,猜猜它是谁? ” 二、分段学习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风的作用,根据课件分句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师:“看!风娃娃来到树林里,把树叶从树上吹落下来我们一起念解落三秋叶 2.教师指导,幼儿模仿学习风的动作,感受风的作用 师:“谁能用动作学一学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看!” 师:“咦!江水怎么了?大家用动作学一学 师:“不好了,风娃娃来到了竹林里,竹子怎么样了?你能学学竹子是怎样的吗?” 3.完整播放课件,加强幼儿对古诗《风》的理解 师:“古代有个诗人叫李峤,写了一首《风》的古诗,我们一起来听听 4.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念古诗,可以适当地反复念读 师:“表演得真棒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吧!” 师:“你们念得真好听!我们再来一遍声音再响亮点、整齐一点,那就更棒了!” 古诗:《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三、游戏“听古诗选图片”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做示范 师:“古诗里藏着风娃娃呢,老师念一句古诗,你看看它在哪张图片上,就把这张图片高高地举起来。
2.适当地提示幼儿选择正确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解落三秋叶风娃娃在哪张图片上呢?快找找 师:“为什么选择这幅图片呢?谁能说说?” 3.教师出示图片,分句念古诗,幼儿跟读 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句古诗 4.教师完整地念古诗《风》,幼儿表演风的动作 师:“风娃娃想请小朋友来表演,我念古诗你们来做动作 四、延伸活动 教师总结,鼓励幼儿回家继续巩固 师:“你们真棒,都能听懂古诗的意思了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的古诗《风》,回家后把这首古诗《风》念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幼儿的古诗教学不能生搬硬套,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活动充满生机活动古诗《风》,通过课件中的生动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精美的图片让幼儿体验、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让幼儿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在游戏环节中,幼儿通过游戏充分感知、理解古诗的含义,做到在游戏中发展、学习 古诗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学诗的过程中了解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古诗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古诗《风》的教学设计3 [学情分析] 古诗浅显易懂,学生重在感悟、积累。
低年级学生想象力、记忆力极强,学习古诗时应在朗读上下工夫 [目标预设] 1、识字5个,写字4个,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及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图、磁带、字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师生古诗诵对 ■开始上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学生认为最难写的生字 3、同桌互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4、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出示写有古诗的小黑板) 5、全班齐读 三、感悟诗境,有感情读诗 1、出示四幅图,指名上台把图与所对应的诗句用线连起来 2、看图,放声读诗,想: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学生先自读自悟,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4、交流自渎情况,相机拓展并指导有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预设 (1)能开二月花 生:我喜欢这首诗,因为“能开二月花”,可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得很美。
师:这些花是谁吹开的? 生:春风 师:春风来了,我们的身边还有什么变化? (指名说) 师:是啊,春风给我们带来了美景,带来了生机大家高兴吗?高兴时,脸上是怎样的?就带着这个表情读这一句 (齐读,分男、女声读,再齐读) (2)过江千尺浪 生:我喜欢阵首诗,因为“过江千尺浪”很雄伟 师:你能说说风“过江千尺浪”的情景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图,描述“过江千尺浪”的情景)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情景请认真看图,侧耳倾听播放风浪声) 师:现在,你认为要用什么样的声调读这句诗? (学生各自试读再指名读,评议,然后再指名读最后齐读 (3)解落三秋叶 生1:我喜欢“解落三秋叶”因为秋风一吹,叶子落下来,我们可以捡来做书签 师:看到自己亲手做的书签,高兴吗?能把你的高兴读出来吗? (生1读) 生2:我喜欢“解落三秋叶”因为树叶随风落下来,像蝴蝶在飞 师:是啊,秋风扫落叶,动作多轻快呀!你能用轻快的语气读吗? (生2读) 生3:我意见和他们不一样我觉得秋风一吹,树叶都离开了树妈妈,令人伤心 师:真是个多愁善感的孩子能把你的伤心读小、出来吗? (生3读) 生4、生5 师:同样一个诗句,不同的人读了,可以有不同的感受,读出了不同的语气。
现在请大家带着自己的 感受读读这句诗 (学生自读) (4)入竹万竿斜 生:我喜欢“入竹万竿斜”因为我喜欢熊猫,而熊猫喜欢吃竹子 师:是个有爱心的孩子看到这一大片竹林,就不用担心熊猫没得吃了能根据图说说风“入竹万竿斜”的情景吗? (指名描述) 师:大家把这句诗描述得这么美,相信你们也能把它读美让我们在呼啸的风声中读这一句吧 (播放风声,学生齐读) 5、师小结生有感情齐读整首诗 四、积累背诵 1、大家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不同的风吹来了你们看,风把小黑板吹走了(拿下写有诗句的小黑板),现在能看着图有感情地把整首诗背出来吗? (生看图背诗) 2、又一阵阵风吹来了(拿下四幅图),把四幅图也吹走了(拿下四幅图)现在你们还能有感情地把整首诗背出来吗? (生有感情地背诗) 五、拓展延伸 1、风来时,你身边的景物有什么变化?请选择其中的一样景物画下来 (学生当场作画) 2、画完后,小组交流:以“风来了,”的句式向学习伙伴介绍你的发现 3、各学习小组派代表上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