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谥号、年号、庙号.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31413745
  • 上传时间:2021-12-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代帝王的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 1. 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2. 谥号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3. 尊号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

      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实际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初,李斯等人就曾为当时的秦王政上尊号曰“秦皇”不过这时的尊号一词的含义与唐代以后的不甚相同尊号开始时,字数尚少,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越到后来,尊号越长,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称号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除了庙号“高宗”二字外,其尊号竟有二十余字之多 4. 年号 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后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干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

      具体参见《中国古代帝王称号的演变》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时才开始有的,《资治通鉴.汉纪.武帝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于此汉武帝即位时,将那一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在此之前,皇帝都没有年号自汉武帝后,历代帝王即位都有自己的年号新君借位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如汉武帝就改了十一个年号古代帝王的年号大都有一定的意义,如汉武帝的一个年号“元封”,其意是始封泰山自明以后,尤其是清,每个皇帝中途基本上不改元,因此,大都以年号来称皇帝,如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褒贬善恶的称号谥号是从周代开始的据唐张守节《谥法解》载:“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秦始皇时曾一度废掉,汉代又恢复了据《谥法解》说,古时共有164个谥号,每个谥号前加一句断语,可分为三类,好谥,即褒扬的,如文、武、昭、元、平、桓、康、景、惠、宣、成、明、献、穆等;恶谥,即批评的,如灵、厉、炀等;夭谥,即同情的,如哀、悼、怀、愍等,一直到光绪帝,还用谥号。

      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如周厉王、秦穆公此后,谥号除皇帝外,多用两个字,如岳飞死后被谥为武穆王,或称岳武穆此外还有一种私谥,是有名望的学者死后其亲友门徒所加的谥号,如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张载死后,门人谥为明诚夫子 自汉代始,封建帝王还有所谓“庙号”开国第一代称祖,叫太祖或高祖、世祖,以后继位的皇帝则称为太宗、世宗等此外,唐以后,皇帝还有尊号,这是皇帝生前被奉上的,如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皇帝的名号制度还包括皇帝生前使用的年号,死后的谥号、庙号、陵寝号等①年号是反映在位皇帝的执政纪年自西汉武帝刘彻在公元前140年定为建元元年起,至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宣统年号被废止,历朝诸帝皆立年号纪元,亦有中途改元的②谥号是皇帝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评定褒贬的称号早在西周时期,谥号便已在贵族之间普遍采用秦始皇为突出帝王的尊严,不允许群臣和后人对自己有所评议和指摘,下令废去对皇帝之谥西汉吕后当权时加以恢复,一直沿用到清末谥号本应反映去世皇帝一生的功过,但实际上多用推崇溢美之词,而且字数越来越多如清光绪帝爱新觉罗载□1908年去世,被谥为“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帝的谥号。

      谥号一般是在皇帝死后由礼官拟定,报请新皇帝裁定公布在改朝换代之际,也有由新王朝为前朝末帝定谥号的,如清朝建立后,曾为明朝的崇祯帝朱由检定谥为庄烈愍皇帝③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起的名号秦始皇自以为其统治可传万世,因此以世系为庙号汉代恢复古礼,以“祖”或“宗”作为庙号,在“祖”或“宗”之上再选择一个符合去世皇帝“功业”的字眼,如西汉创业的刘邦,其庙号为“高祖”;唐朝李世民的庙号为“太宗”等,其它如世祖、真宗、仁宗等不一清末光绪帝死后被称为德宗,此亦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帝庙号④陵寝是皇帝死后安葬的地方,其名号一般是根据去世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开国皇帝之陵一般称为“长陵”,其后诸帝则应依其事迹和世系来命名,诸如康陵、定陵、显节陵等也有以所在地命名的,如霸陵、首阳陵等为皇帝建陵后,还要设置守陵奉祀之官以及禁卫和陵户 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也有以国家名(国家诞生时间)来纪念的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和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皇帝年号的是日本,仍使用国家年号的是中华民国,另外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元也近似于年号。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起源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据清朝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首创的,年号为「建元」《汉书》上记载说,那年十月,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记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称那年(前122年)为元狩元年可是,过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称那年为元鼎元年后来,人们把这记录年代的开始称「纪元」,改换年号叫做「改元」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改元 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以进行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年号也有多个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有18个年号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干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后周的“显德”年号。

      明朝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康熙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