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张载的名言.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32930601
  • 上传时间:2023-08-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63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张载的名言 2023年张载的名言1(2159字)  1、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者于义或害——张载《正蒙》  2、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张载《正蒙》  3、大其心能体天下之物——张载《正蒙大心篇》  4、气质语出宋代张载《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内在修养的外在行为的总和,一般是指人的个性特点、风格气度人的气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率真与理智的统一——张载  5、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张载  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张横渠《张子「四言」》  7、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张载  8、诚于此,动于彼,神之道与!——张载《正蒙》  9、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张载《正蒙》  10、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张载  11、凡人为上则易,为下则难然不能为下,亦未能使下,不尽其情伪也——张载  12、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13、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张载  14、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张载《正蒙》  15、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张载《正蒙》  16、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张载《正蒙》  17、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张载《正蒙》  18、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张载《正蒙》  19、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则当以博大求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也——张载  20、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张载《正蒙》  21、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张载  22、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张载  23、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平日偶然戏谑的话本是出于心中的思想,平时偶然戏谑的举动本是出于心中的谋虑。

      ——张载《正蒙·乾称》  24、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25、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张载《正蒙》  26、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张载  27、学者学所以为人——张载  28、若心但能弘大,不谨敬则不立;若但能谨敬而心不弘大,则入于隘,须宽而敬——张载  29、仁通极其性,故能致养而静以安;义致行其知,故能尽文而动以变——张载《正蒙》  30、天人合一——张载《正蒙·乾称》  31、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张载  32、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33、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张载《正蒙》  34、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张载  35、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张载《正蒙》  36、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

      ——张载《正蒙》  37、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张载《正蒙》  38、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伪不相似——张载《正蒙》  3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中》  40、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  41、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  42、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张载  43、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张载2023年张载的名言2(2166字)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中》  2、“气质”语出宋代张载《语录钞》“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内在修养的外在行为的总和,一般是指人的个性特点、风格气度人的气质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率真与理智的统一——张载  3、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张横渠《张子「四言」》  5、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张载《正蒙》  6、上达则乐天,乐天则不怨;下学则治己;治己则无尤——张载《正蒙》  7、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张载  8、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张载  9、仁通极其性,故能致养而静以安;义致行其知,故能尽文而动以变——张载《正蒙》  10、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张载  11、言出于思也,戏动作于谋也平日偶然戏谑的话本是出于心中的思想,平时偶然戏谑的举动本是出于心中的谋虑——张载《正蒙·乾称》  12、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张载  13、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  14、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  15、能通天下之志者为能感人心,圣人同乎人而无我,故和平天下,莫盛于感人心——张载《正蒙》  16、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伪不思而得也——张载《正蒙》  17、学者学所以为人——张载  18、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容载,遂乎说润,胜乎健,不匮乎劳,终始乎止——张载《正蒙》  19、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张载  20、“天人合一”——张载《正蒙·乾称》  21、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

      ——张载《正蒙》  22、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23、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24、大其心能体天下之物——张载《正蒙大心篇》  25、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张载《正蒙》  26、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张载  27、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张载《正蒙》  28、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张载《正蒙》  29、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张载《正蒙》  30、义,仁之动也,流于义者于仁或伤;仁,体之常也,过于仁者于义或害——张载《正蒙》  31、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张载  32、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张载  33、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

      ——张载《正蒙》  34、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张载《正蒙》  35、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张载  36、凡人为上则易,为下则难然不能为下,亦未能使下,不尽其情伪也——张载  37、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张载  38、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伪不相似——张载《正蒙》  39、以有限之心,止可求有限之事;欲以致博大之事,则当以博大求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也——张载  40、若心但能弘大,不谨敬则不立;若但能谨敬而心不弘大,则入于隘,须宽而敬——张载  41、诚于此,动于彼,神之道与!——张载《正蒙》  42、心苟不忘,则虽接人事即是实行,莫非道也,心若忘之,则终身由之,只是俗事——张载  43、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张载《正蒙》2023年张载的名言3(3935字)  1、学之行之而复疑之,此习矣而不察者也故学礼所以求不疑,仁守之者在学礼也  2、圣人__无定体,诗、书、易、礼、春秋,只随义理如此而言  3、古者天子既不养兵,财无所用,必大殷富,以此知井田行,至安荣之道。

        4、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  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6、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  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10、诚明所知,乃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  11、不知疑者只定不便实作,则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达理疑也,在可疑而不可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守旧无功  12、礼不必皆出于人,至如无人,天地之礼自然而有,何假于人?  13、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14、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一人私见固不足尽,至于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  15、天地之气,虽聚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  16、教者如洪钟,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  17、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  18、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同天地之性存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  19、立本既正,然后修持修持之道,既须虚心,又须得礼,内外发明,此合内外之道也  20、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  21、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22、天资美不足为功;唯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内功。

        2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4、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  25、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  26、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27、论学则必期于圣人,语治则必期于三代,至于进为之方,设施之术,具有节级,凿凿可行,非徒托诸空言者  28、此天地之仁也仁人则须索做,始则须勉勉,终则复自然  29、学者既知此心,且择所安而行之己不愧  30、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31、心既虚则公平,公平则是非较易见,当为不当为之事自知  32、欲事立须是心立,心不钦则怠惰,事无由立,况圣人诚立,故事无不立也  33、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