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及其配制.ppt
70页第三章第三章 成型用的物料及其配制成型用的物料及其配制3.1 概述概述工业上用作成型的塑料有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工业上用作成型的塑料有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体等几种完成配制的方法大都靠混合,使它们形体等几种完成配制的方法大都靠混合,使它们形成均匀的复合物成均匀的复合物3.2 粉料及粒料粉料及粒料将加入各种助剂的树脂复合物制成粉料或粒料的目将加入各种助剂的树脂复合物制成粉料或粒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装卸、计量和成型等操作提供方便的主要是为了装卸、计量和成型等操作提供方便3.2.1 粉料和粒料的组成粉料和粒料的组成由聚合物和助剂两类物质组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由聚合物和助剂两类物质组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助剂:为使复合物或其制品具有某种特性而加入的助剂:为使复合物或其制品具有某种特性而加入的一些物质(包括增塑剂、阻燃剂、防霉剂、着色剂一些物质(包括增塑剂、阻燃剂、防霉剂、着色剂等)一、聚合物(树脂)一、聚合物(树脂)塑料的塑料的主要成分主要成分,决定制品的,决定制品的基本性能基本性能压制品中,聚合物应成为均一相,其作用在于将各压制品中,聚合物应成为均一相,其作用在于将各种助剂混合粘结成一个整体,从而具有一定的物理种助剂混合粘结成一个整体,从而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聚合物本身的性能对加工性能和产品性能的影响:聚合物本身的性能对加工性能和产品性能的影响: 1.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直接影响制品的性能、配料和加工性能直接影响制品的性能、配料和加工性能2.颗粒结构和粒度颗粒结构和粒度疏松型:疏松型:易于吸收增塑剂,配制时所需温度较低,易于吸收增塑剂,配制时所需温度较低,时间较短;时间较短;紧密型:紧密型:不易吸收增塑剂,配制时所需温度较不易吸收增塑剂,配制时所需温度较高高,,时间较长时间较长粒度主要影响混合的均匀性,粒度大与其它添加剂粒度主要影响混合的均匀性,粒度大与其它添加剂接触少,容易造成混合不匀现象,颗粒大,不易塑接触少,容易造成混合不匀现象,颗粒大,不易塑化或上不完全过细的粒子易造成粉尘飞扬和容积化或上不完全过细的粒子易造成粉尘飞扬和容积计量的困难计量的困难二、增塑剂二、增塑剂增塑剂是塑料添加剂中用量最大的一种,主要用于增塑剂是塑料添加剂中用量最大的一种,主要用于PVC中,在醋酸乙烯树脂、尼龙、纤维素树脂、丙中,在醋酸乙烯树脂、尼龙、纤维素树脂、丙烯酸树脂中也有一定量的应用烯酸树脂中也有一定量的应用增塑剂是为降低塑料的软化温度范围和提高其加工增塑剂是为降低塑料的软化温度范围和提高其加工性、柔韧性或延展性而加入的低挥发性或挥发性可性、柔韧性或延展性而加入的低挥发性或挥发性可忽略的物质。
忽略的物质1.对增塑剂的要求对增塑剂的要求((1)对聚合物的相容性好;)对聚合物的相容性好;((2)增塑效率高,挥发性低;)增塑效率高,挥发性低;((3)化学稳定性高,对光、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高,对光、热稳定性好;((4)无色、无臭、无毒、不燃、吸水量低;)无色、无臭、无毒、不燃、吸水量低;((5)水、油、溶剂等中的溶解度和迁移性小,介)水、油、溶剂等中的溶解度和迁移性小,介电性好;电性好;((6)制品外观和手感好,耐霉菌、污染、价廉等制品外观和手感好,耐霉菌、污染、价廉等相容性和低挥发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相容性和低挥发性是最基本的要求2.增塑剂的损失增塑剂的损失((1)挥发度;)挥发度;((2)游移;)游移; 增塑剂从已增塑的聚合物中向与它接触的另增塑剂从已增塑的聚合物中向与它接触的另一种聚合物中迁移的现象一种聚合物中迁移的现象影响迁移速率的因素:影响迁移速率的因素: ① ①对接触聚合物的亲和力;对接触聚合物的亲和力; ② ②在已增塑聚合物和与之相接触聚合物中的在已增塑聚合物和与之相接触聚合物中的 扩散速率;扩散速率; ③ ③温度和压力。
温度和压力3 3)萃出;)萃出; 制品中的增塑剂因与溶剂接触而被洗去制品中的增塑剂因与溶剂接触而被洗去4 4)渗出;)渗出; 聚合物中所加增塑剂的量超过一定值后,从聚合物中所加增塑剂的量超过一定值后,从制品中游离处理的现象制品中游离处理的现象3.增塑剂的分类增塑剂的分类((1)按化学组成分:)按化学组成分:①①邻苯二甲酸二元酯(邻苯二甲酸二元酯(C C4 4~~C C1313))用作主增塑剂,用作主增塑剂,DOP最常用②②二元脂肪酸酯二元脂肪酸酯辅助增塑剂,低温性能较好,并可对塑料起一定辅助增塑剂,低温性能较好,并可对塑料起一定的润滑作用,与的润滑作用,与PVCPVC相容性较差,且价格较贵相容性较差,且价格较贵③③磷酸酯磷酸酯脂肪族的磷酸酯如:脂肪族的磷酸酯如:TBPTBP、、TOPTOP与与PVCPVC相容性很好,相容性很好,耐寒性、阻燃性很好,但热稳定性较差,常用于低耐寒性、阻燃性很好,但热稳定性较差,常用于低温使用或需阻燃的温使用或需阻燃的PVCPVC制品中磷酸与酚类缩合成制品中磷酸与酚类缩合成的磷酸酯的磷酸酯TCPTCP,耐寒性较差,但电气绝缘性良好。
耐寒性较差,但电气绝缘性良好④④环氧增塑剂环氧增塑剂辅助增塑剂,分为环氧油、环氧脂肪酸单酯及环辅助增塑剂,分为环氧油、环氧脂肪酸单酯及环氧四羟基邻苯二甲酸二元酯氧四羟基邻苯二甲酸二元酯低温性能好,并且能起热稳定剂的作用低温性能好,并且能起热稳定剂的作用环氧大豆油环氧大豆油 ESO环氧四氢邻苯二甲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酸二辛酯 EPS⑤⑤其它其它聚酯类(辅)、羟酸酯(主)、烷基磺酸酯(主)聚酯类(辅)、羟酸酯(主)、烷基磺酸酯(主)、氯化石腊(、氯化石腊(M-41、、M-50)(辅、阻燃)、偏苯)(辅、阻燃)、偏苯散酸酯等散酸酯等2)按对聚合物的相容性分:)按对聚合物的相容性分:分为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分为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主增塑剂与塑料几乎能按任意比例互溶主增塑剂与塑料几乎能按任意比例互溶辅助增塑剂在塑料中只有一定的溶解度,只能配辅助增塑剂在塑料中只有一定的溶解度,只能配合主增塑剂使用,而不能单独使用合主增塑剂使用,而不能单独使用3)按结构分:)按结构分:单体型:单体型:粘度粘度0.03Pa.s聚合体型:聚合体型:粘度粘度20~~100Pa.s((4)按应用性能分:)按应用性能分:耐热型增塑剂耐热型增塑剂双季戊四醇酯双季戊四醇酯偏苯酸散酯偏苯酸散酯耐寒型增塑剂耐寒型增塑剂癸二酸二辛酯癸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辛酯耐燃型增塑剂耐燃型增塑剂磷酸酯磷酸酯含氯增塑剂含氯增塑剂耐霉菌型增塑剂:磷酸酯类耐霉菌型增塑剂:磷酸酯类无毒、低毒增塑剂等。
无毒、低毒增塑剂等4.增塑机理增塑机理聚合物大分子链间以次聚合物大分子链间以次价键力相联结,是一种价键力相联结,是一种动平衡,并是聚合物具动平衡,并是聚合物具有刚性加入增塑剂后,有刚性加入增塑剂后,增塑剂分子因溶剂化和增塑剂分子因溶剂化和偶极力作用插入聚合物偶极力作用插入聚合物分子之间,并与聚合物分子之间,并与聚合物分子的活性中心发生联分子的活性中心发生联结,保持动平衡,从而结,保持动平衡,从而减少聚合物之间的联结减少聚合物之间的联结点,削弱分子间力,从点,削弱分子间力,从而得到一系列性能的改而得到一系列性能的改善5.增塑效果的评价增塑效果的评价((1)相容性)相容性渗出时间:(繁复)渗出时间:(繁复)溶度参数:溶度参数值溶度参数:溶度参数值≤1((2)增塑剂的效率)增塑剂的效率使聚合物某一特定性质(使聚合物某一特定性质(Tg、容积电阻等)达到、容积电阻等)达到一定变化值时所需增塑剂用量的重量比一定变化值时所需增塑剂用量的重量比3)相对增塑效率)相对增塑效率某一增塑剂使某一增塑剂使PVC达到与加入重量分数为达到与加入重量分数为100的邻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相同的柔软性时的重量)相同的柔软性时的重量分数。
分数DOP 100 DBP 81 DOIP 103 DOA 97 TXP 102TCP 112 氯化石腊(氯化石腊(40%%Cl))2206.PVC常用的增塑剂常用的增塑剂几乎都是酯类几乎都是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成本低,性能均衡邻苯二甲酸酯类,成本低,性能均衡三、稳定剂三、稳定剂在成型加工和使用期间为有助于材料性能保持原在成型加工和使用期间为有助于材料性能保持原始值或接近原始值而在塑料配方中加入的物质始值或接近原始值而在塑料配方中加入的物质目的:制止或抑制聚合物因受外界因素(光、热、目的:制止或抑制聚合物因受外界因素(光、热、氧、细菌、霉菌以及长期存放等)所引起的破坏氧、细菌、霉菌以及长期存放等)所引起的破坏作用1.紫外线抗御剂紫外线抗御剂紫外线引起聚合物分子的降解使制品开裂、起紫外线引起聚合物分子的降解使制品开裂、起霜、变色、退光、性能变劣、起泡、粉化等霜、变色、退光、性能变劣、起泡、粉化等1)作用方式)作用方式紫外线吸收剂(蔽光剂)紫外线吸收剂(蔽光剂)能量转移剂能量转移剂((2)常用种类)常用种类①2①2-羟基二苯甲酮的衍生物(加格低、性能好);-羟基二苯甲酮的衍生物(加格低、性能好);②2②2((2 2-羟基苯)连二氮杂茚衍生物;-羟基苯)连二氮杂茚衍生物;③③取代的丙烯酸酯类;取代的丙烯酸酯类;④④芳酯类(水杨酸芳酯、间苯二酚酯);芳酯类(水杨酸芳酯、间苯二酚酯);⑤⑤含镍络合物(硫代双酚、氨荒酸和膦酸的镍盐,镍络含镍络合物(硫代双酚、氨荒酸和膦酸的镍盐,镍络合物。
有毒);合物有毒);⑥⑥炭黑、氧化锌、氧化钛、絮凝状金属(光屏蔽剂);炭黑、氧化锌、氧化钛、絮凝状金属(光屏蔽剂);⑦⑦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根据聚合物的光降解机理,合理选用根据聚合物的光降解机理,合理选用2.2.抗氧剂抗氧剂制止或推后聚合物在正常或较高温度下的氧化制止或推后聚合物在正常或较高温度下的氧化用量:用量:0.010.01~~1 1%%聚烯烃类、聚苯乙烯、聚甲醛、聚苯醚、聚氯乙聚烯烃类、聚苯乙烯、聚甲醛、聚苯醚、聚氯乙烯、烯、ABSABS等1)(1)自由基或增长链的终止剂(自由基捕捉剂、防自由基或增长链的终止剂(自由基捕捉剂、防老剂)老剂)化合酚类:烷代单酚、烷撑双酚、烷代多酚化合酚类:烷代单酚、烷撑双酚、烷代多酚塑料工业)(塑料工业)芳基仲胺类:芳基仲胺类:ArAr2 2NHNH结构,大多数有颜色深色制结构,大多数有颜色深色制品,橡胶工业品,橡胶工业利用不稳定的氢原子与自由基或增长链发生作用:利用不稳定的氢原子与自由基或增长链发生作用:ROO + AH ROOH + AROO + AH ROOH + ARO + AH ROH + ARO + AH ROH + AHO + ROO HO + ROO 稳定化合物稳定化合物2A 2A 稳定化合物稳定化合物R + AH RH + AR + AH RH + A((2 2)氢过氧化物的分解剂)氢过氧化物的分解剂亚磷酸酯亚磷酸酯含硫化合物:金属硫化物、硫代二羧酸酯、硫撑含硫化合物:金属硫化物、硫代二羧酸酯、硫撑二丙烯酸酯。
二丙烯酸酯使氢过氧化物分解成非自由基型的稳定化合物使氢过氧化物分解成非自由基型的稳定化合物ROOHROOH++PD PD 稳定化合物稳定化合物3.3.转变降解催化剂的物质(金属钝化剂)转变降解催化剂的物质(金属钝化剂)金属离子具有降解催化作用如:铝、锌、铜、铁、金属离子具有降解催化作用如:铝、锌、铜、铁、锡、镉(锡、镉(PVCPVC))例:例:PVCPVC降解的热稳定剂类别及其作用机理:降解的热稳定剂类别及其作用机理:((1 1)铅、钡、镉、锌、钙等的无机酸盐、醇盐、)铅、钡、镉、锌、钙等的无机酸盐、醇盐、酚盐、硫醇盐和皂类(伴用螯合剂):酚盐、硫醇盐和皂类(伴用螯合剂): MXMX2 2++2HCl MCl2HCl MCl2 2++2HX2HX((RORO))2 2M M++2HCl 2ROH2HCl 2ROH++MClMCl2 2((ArOArO))2 2M M++2HCl 2Ar(OH)2HCl 2Ar(OH)++MClMCl2 2((RSRS))2 2M M++2HCl 2RSH+MCl2HCl 2RSH+MCl2 2((RCOORCOO))2 2M+2HCl 2RCOOH+MClM+2HCl 2RCOOH+MCl2 2((2 2)胺类:)胺类:RNHRNH2 2++HCl RNHHCl RNH3 3ClCl((3 3)有机锡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R R2 2SnSn((OOR’OOR’))2 2++2HCl R2HCl R2 2SnClSnCl2 2++2R’COOH2R’COOH((4 4)环氧化合物:)环氧化合物:4.4.去除活性中心的物质去除活性中心的物质凡是原来或发生降解以后的聚合物分子,如果其结凡是原来或发生降解以后的聚合物分子,如果其结构的某一部分具有化学活性且能使其本身或导致其构的某一部分具有化学活性且能使其本身或导致其它聚合物分子发生降解的,该部分称为它聚合物分子发生降解的,该部分称为““活性中心活性中心””。
1 1)聚合物降解后析出的自由基)聚合物降解后析出的自由基PVCPVC中有机锡化合物中有机锡化合物优点:效率高、相容性好、不伤害制品的透明性,可单独使用缺点:成本高主要类型:R3Sn—O—SnR3R3Sn—S—SnR3R2Sn(OCOR’)2R2Sn(SR’)2R3Sn(OR)等((2 2))PVCPVC分子中不稳定氯原子分子中不稳定氯原子叔叔C C氯原子、叔氯原子、叔C α-C α-位上氯原子、烯丙基氯原子、位上氯原子、烯丙基氯原子、支链氯原子支链氯原子M M((OCOROCOR))2 2 + —C— MCl + —C— MCl((OCOROCOR))+ —C—+ —C—ClOCORM M((SRSR))2 2 + —CH—CH=CH— MCl + —CH—CH=CH— MCl((SRSR)) + + —CH—CH=CH— —CH—CH=CH—ClClSRSR置换作用置换作用((3 3)双键结构)双键结构分子中存有分子中存有6—76—7个共轭双键时,就能吸收紫光变色。
个共轭双键时,就能吸收紫光变色消除双键:各种螯合剂、硫醇类、顺丁烯二酯消除双键:各种螯合剂、硫醇类、顺丁烯二酯5.5.稳定剂选取原则稳定剂选取原则((1 1)对聚合物稳定效果好;)对聚合物稳定效果好;((2 2)相容性好,挥发性小、尽可能无色;)相容性好,挥发性小、尽可能无色;((3 3)加工条件下对热稳定、无毒或低毒、对化学品)加工条件下对热稳定、无毒或低毒、对化学品稳定;稳定;((4 4)加入量)加入量2%2%;;((5 5)与其他助剂的配合,协同效应与其他助剂的配合,协同效应四、填充剂(填料)四、填充剂(填料)1 1、加入的目的:、加入的目的: 改善塑料的成型加工性能;改善塑料的成型加工性能; 提高制品的某些性能;提高制品的某些性能; 赋予塑料新的性能;赋予塑料新的性能; 降低成本、增加体积、减少高分子化合物的用量降低成本、增加体积、减少高分子化合物的用量2 2、对制品性能的影响因素:、对制品性能的影响因素:((1 1)粒径与活性:)粒径与活性:粒径愈细,对塑料制品的刚性、冲击性、拉伸强度、粒径愈细,对塑料制品的刚性、冲击性、拉伸强度、因次稳定性、外观等改进作用愈大因次稳定性、外观等改进作用愈大。
但粒径过细,不易分散,从而影响性能但粒径过细,不易分散,从而影响性能利用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进行处理以改善分散程度利用偶联剂或表面活性剂进行处理以改善分散程度2 2)颗粒形状:)颗粒形状:球状、立方体状的等向性填充剂:提高成型加工性球状、立方体状的等向性填充剂:提高成型加工性能,机械强度差能,机械强度差针状、板状等异向性填充剂:与等向性填料相反针状、板状等异向性填充剂:与等向性填料相反3 3、选择原则、选择原则((1 1)分散性好、吸油量小;)分散性好、吸油量小; 吸油量:对增塑塑料来说就是吸收增塑剂的量吸油量:对增塑塑料来说就是吸收增塑剂的量 在聚合物和填充剂各在聚合物和填充剂各100100所配制的塑料中加入增塑所配制的塑料中加入增塑剂的份数剂的份数((2 2)对聚合物及其它助剂呈惰性,对加工性能无)对聚合物及其它助剂呈惰性,对加工性能无严重损害;严重损害;((3 3)不严重损坏设备、不因分解或吸湿使制品产)不严重损坏设备、不因分解或吸湿使制品产生气泡;生气泡;((4 4)含微量)含微量FeFe、、MnMn、、CuCu、、AlAl时,使稳定剂效率下时,使稳定剂效率下降;降;S S污染污染PbPb类稳定剂;金属杂志污染类稳定剂;金属杂志污染BaBa、、CdCd稳定稳定剂。
剂4 4、常用填充剂、常用填充剂碳酸钙碳酸钙重质重质轻质轻质粘土、滑石粉、石棉、云母;炭黑;白炭黑;硫粘土、滑石粉、石棉、云母;炭黑;白炭黑;硫酸钙、亚硫酸钙;金属粉或纤维;二硫化钼、石酸钙、亚硫酸钙;金属粉或纤维;二硫化钼、石墨等五、增强剂五、增强剂加入聚合物中,使其机械性能得到提高的纤维类材加入聚合物中,使其机械性能得到提高的纤维类材料第八章祥述第八章祥述六、着色剂六、着色剂给予塑料以色彩或特殊光学性能或使之具有易于识给予塑料以色彩或特殊光学性能或使之具有易于识别等功能的材料别等功能的材料包括:整体着色(内着色)包括:整体着色(内着色) 表面着色(外着色)表面着色(外着色)主要有主要有无机颜料:天然或合成无机颜料:天然或合成有机颜料:合成有机颜料:合成染料:天然或合成染料:天然或合成一般要求:性能稳定、不分解、易扩散;一般要求:性能稳定、不分解、易扩散; 耐光、耐候性优良、不洇色、不迁移;耐光、耐候性优良、不洇色、不迁移;依具体情况、制品用途,合理进行选择依具体情况、制品用途,合理进行选择色料的用量:色料的用量:<2%<2%可以做成色母料,清洁、方便、易于控制。
可以做成色母料,清洁、方便、易于控制七、润滑剂七、润滑剂改进塑料熔体的流动性能,减少或避免对设备的摩改进塑料熔体的流动性能,减少或避免对设备的摩擦和粘附,以及改进制品表面光亮度等擦和粘附,以及改进制品表面光亮度等1 1、润滑剂种类:、润滑剂种类:((1 1)内润滑剂)内润滑剂减少聚合物分子的内摩擦,与聚合物有一定的相容减少聚合物分子的内摩擦,与聚合物有一定的相容性2 2)外润滑剂)外润滑剂保留在塑料熔体的表层,降低塑料与加工设备的摩保留在塑料熔体的表层,降低塑料与加工设备的摩擦,仅与聚合物有很低的相容性擦,仅与聚合物有很低的相容性要结合具体的聚合物来判断要结合具体的聚合物来判断2 2、选择的原则:、选择的原则:((1 1)内外平衡,成型温度、压力的影响(外润滑)内外平衡,成型温度、压力的影响(外润滑作用);作用);((2 2)对其它助剂无不良影响;)对其它助剂无不良影响;((3 3)外润滑剂以在成型温度下,在塑料面层结成)外润滑剂以在成型温度下,在塑料面层结成完整的液体薄膜为准;完整的液体薄膜为准;((4 4)用量:)用量:<1%<1%3.3.常用种类:常用种类:脂肪酸及其皂类、脂肪酸酯类、脂肪醇类、酰胺脂肪酸及其皂类、脂肪酸酯类、脂肪醇类、酰胺类、石蜡、低分子量类、石蜡、低分子量PEPE、合成蜡、丙烯酸酯类、、合成蜡、丙烯酸酯类、某些有机硅化合物。
某些有机硅化合物4.4.常用润滑剂的热塑性塑料:常用润滑剂的热塑性塑料:聚烯烃、聚烯烃、PSPS、醋酸纤维素、聚酰胺、、醋酸纤维素、聚酰胺、ABSABS、、PVCPVC等八、防静电剂八、防静电剂带静电制品易积灰,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带静电制品易积灰,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利用防静电剂消除静电利用防静电剂消除静电胺的衍生物、季胺盐类、磷酸酯类、聚乙烯醇类具胺的衍生物、季胺盐类、磷酸酯类、聚乙烯醇类具有微弱的电离性和适当的吸水性,使制品表面具有有微弱的电离性和适当的吸水性,使制品表面具有导电分子层导电分子层加入量一般加入量一般<1%<1%分为:分为:结构型导电塑料结构型导电塑料:大分子本身具有一定导:大分子本身具有一定导电性电性复合型导电塑料复合型导电塑料:添加导电填料(炭黑、石:添加导电填料(炭黑、石墨、金属粉或纤维、镀金纤维)墨、金属粉或纤维、镀金纤维)九、阻燃剂九、阻燃剂阻止或减缓塑料燃烧的作用阻止或减缓塑料燃烧的作用包括包括反应型阻燃剂:聚合物合成时引入难燃结反应型阻燃剂:聚合物合成时引入难燃结构添加型阻燃剂:添加型阻燃剂:常用种类:常用种类:磷酸酯类、含卤磷酸酯类、有机卤化物、无机阻磷酸酯类、含卤磷酸酯类、有机卤化物、无机阻燃剂。
燃剂十、驱避剂十、驱避剂抵御、避免和消灭老鼠、昆虫、细菌、霉菌等的抵御、避免和消灭老鼠、昆虫、细菌、霉菌等的危害十一、其它助剂十一、其它助剂满足特殊要求如:发泡剂、开口剂、表面活性满足特殊要求如:发泡剂、开口剂、表面活性剂等3.2.2 3.2.2 物料的混合和分散机理物料的混合和分散机理在塑料制品生产中,只有少数聚合物(树脂)可在塑料制品生产中,只有少数聚合物(树脂)可单独使用,而大部分的聚合物(树脂)必须与其单独使用,而大部分的聚合物(树脂)必须与其它物料混合,进行配料后才能应用与加工它物料混合,进行配料后才能应用与加工将原料各组分相互分散以获得成分均匀物料的过程将原料各组分相互分散以获得成分均匀物料的过程混合的目的:就是使原来两种或两种以上各自均匀混合的目的:就是使原来两种或两种以上各自均匀分散的物料,从一种物料按可接受的概率分布到另分散的物料,从一种物料按可接受的概率分布到另一种物料中去,以便得到组成均匀的混合物一种物料中去,以便得到组成均匀的混合物所谓配料,就是把各种组分相互混在一起,尽可所谓配料,就是把各种组分相互混在一起,尽可能的成为均匀体系(粉料、粒料),为此必须采能的成为均匀体系(粉料、粒料),为此必须采用混合操作用混合操作一、混合作用机理一、混合作用机理1.1.扩散扩散利用物料各组分的浓度差,推动构成各组分的微利用物料各组分的浓度差,推动构成各组分的微粒,从浓度较大的区域中向较小的区域迁移,以粒,从浓度较大的区域中向较小的区域迁移,以达到组成均一。
达到组成均一对固体物料而言,除非在较高温度下才有此作用,对固体物料而言,除非在较高温度下才有此作用,一般都不甚显著;而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扩散是一个一般都不甚显著;而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扩散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对在挤出机中的混合影响很小只比较慢的过程,对在挤出机中的混合影响很小只有固体和液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扩散才较大,若有固体和液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扩散才较大,若物料层很薄时,虽扩散速度很小,但很显著物料层很薄时,虽扩散速度很小,但很显著升高温度,增加接触面积,减少料层厚度有利于扩升高温度,增加接触面积,减少料层厚度有利于扩散作用的进行散作用的进行混合一般是靠扩散、对流、剪切三种作用来完成的混合一般是靠扩散、对流、剪切三种作用来完成的2.2.对流对流两种物料相互向各自占有的空间进行流动,以期两种物料相互向各自占有的空间进行流动,以期达到组成均一;机械力的搅拌,即是使物料作不达到组成均一;机械力的搅拌,即是使物料作不规则流动而达到对流混合的目的规则流动而达到对流混合的目的3.3.剪切剪切依靠机械的作用产生的剪切力,促使物料组分均一依靠机械的作用产生的剪切力,促使物料组分均一的混合过程的混合过程。
物料在力的作用下,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发生了相物料在力的作用下,上平面和下平面之间发生了相对的平行移动,结果物料块变形,被偏转或拉长;对的平行移动,结果物料块变形,被偏转或拉长;在这个过程中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截面变细,在这个过程中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截面变细,向倾斜方向伸长,从而使表面积增大,分布区域扩向倾斜方向伸长,从而使表面积增大,分布区域扩大,因而进入另外的物料块中,占有的空间机会加大,因而进入另外的物料块中,占有的空间机会加大,渗进别的物料中可能性增加,因而达到混合均大,渗进别的物料中可能性增加,因而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匀的目的混合效果与剪切力的方向是否改变、剪切速率的大混合效果与剪切力的方向是否改变、剪切速率的大小有关利用剪切力的混合作用,特别适用于塑性物料,因利用剪切力的混合作用,特别适用于塑性物料,因为塑性物料粘度大,流动性差,不能粉碎增加粉碎为塑性物料粘度大,流动性差,不能粉碎增加粉碎程度,应用剪切作用时,剪切力的距离总是很小,程度,应用剪切作用时,剪切力的距离总是很小,因此物料在变形的过程中,即很均匀地被分散在整因此物料在变形的过程中,即很均匀地被分散在整个物料中个物料中在实际混合中,扩散、对流和剪切三种作用通常在实际混合中,扩散、对流和剪切三种作用通常是共同作用,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其中的某一种是共同作用,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其中的某一种占有优势而已,但不管哪种作用,除了造成层内占有优势而已,但不管哪种作用,除了造成层内流动外,还应造成层间流动,才能达到最好的混流动外,还应造成层间流动,才能达到最好的混合效果。
合效果二、混合程度评价二、混合程度评价混合是否均匀,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混合混合是否均匀,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混合终点的判断等,都涉及到混合的效果衡量混合终点的判断等,都涉及到混合的效果衡量混合效果的办法,随物料性状而不同效果的办法,随物料性状而不同1.1.液体物料的混合效果液体物料的混合效果可以分析混合物不同部分的组成,其各部分的组可以分析混合物不同部分的组成,其各部分的组成与平均组成相差的悬殊情况如悬殊小则混合成与平均组成相差的悬殊情况如悬殊小则混合效果好,反之则差效果好,反之则差对于固体或塑性物料应考察其组成的均匀程度和对于固体或塑性物料应考察其组成的均匀程度和物料的分散程度物料的分散程度2.2.固体及塑性物料的混合效果固体及塑性物料的混合效果((1 1)分散程度)分散程度经混合后原始物料相互分散,不再象混合前那样经混合后原始物料相互分散,不再象混合前那样同类物料完全聚集在一起实践证明,各占一半同类物料完全聚集在一起实践证明,各占一半的两种组分混合后,两种粒子间也难于形成均匀的两种组分混合后,两种粒子间也难于形成均匀的相互间隔成为有序排列那样的情况的相互间隔成为有序排列那样的情况(2)、(3)分布很可能。
((2 2)组成的均匀程度)组成的均匀程度指混入物所占物料的比率与理论或总体比率的差异指混入物所占物料的比率与理论或总体比率的差异从混合物各部分取多个试样进行分析,平均结果愈从混合物各部分取多个试样进行分析,平均结果愈接近总体比率,混合程度愈高接近总体比率,混合程度愈高一般混合组分的粒子愈细,其表面积愈大,愈有利一般混合组分的粒子愈细,其表面积愈大,愈有利于得到较高的均匀分散程度于得到较高的均匀分散程度实际生成中应视配制物料的种类和使用要求来掌握实际生成中应视配制物料的种类和使用要求来掌握混合程度混合程度尽量做到以下三方面:尽量做到以下三方面:在混合过程中要尽量增大不同组分间的接触面,以在混合过程中要尽量增大不同组分间的接触面,以减少物料的平均厚度;减少物料的平均厚度;各组分的交界面(接触面)应相当均匀地分布在被各组分的交界面(接触面)应相当均匀地分布在被混合的物料中;混合的物料中;使在混合物的任何部分,各组分的比率和整体的比使在混合物的任何部分,各组分的比率和整体的比率相同上述理论是在理想情况下提出的,是定性和半定量上述理论是在理想情况下提出的,是定性和半定量的三、主要的混合设备三、主要的混合设备塑料制品生产中所用的混合设备,按操作方式通常塑料制品生产中所用的混合设备,按操作方式通常可分为间歇和连续设备两大类。
可分为间歇和连续设备两大类塑料工业中常用的混合设备有:捏合机、高速混合塑料工业中常用的混合设备有:捏合机、高速混合机、管道式捏合机等,主要用于初混合,双辊塑炼机、管道式捏合机等,主要用于初混合,双辊塑炼机、密炼机和挤出机等主要用于混合塑炼机、密炼机和挤出机等主要用于混合塑炼以上设备除挤出机是连续式的能将初混合和塑炼两以上设备除挤出机是连续式的能将初混合和塑炼两个步骤结合在一起完成外,其它均是间歇式的,而个步骤结合在一起完成外,其它均是间歇式的,而且在完成初混合和塑炼上,不能同时进行,各有侧且在完成初混合和塑炼上,不能同时进行,各有侧重,各有特点重,各有特点近年来,还采用静态混合器,以改进混合时垂直流近年来,还采用静态混合器,以改进混合时垂直流动方向物料的均匀性,以增加混合效果动方向物料的均匀性,以增加混合效果3.2.3 3.2.3 配料工艺简介配料工艺简介一、粉料和粒料的配制一、粉料和粒料的配制粉料和粒料的配制一般分为四步粉料和粒料的配制一般分为四步1 1)原料的准备)原料的准备包括原料的预处理、称量及输送包括原料的预处理、称量及输送预处理:预处理:过筛吸磁,除去杂质;过筛吸磁,除去杂质;润性物料混合前,增塑剂的预热;润性物料混合前,增塑剂的预热;浆料或母料的制备。
浆料或母料的制备称量:保证准确性,进行复称称量:保证准确性,进行复称输送:液态原料输送:液态原料 高位槽高位槽 固体粉料固体粉料 高位料仓高位料仓泵气流((2 2)初混合)初混合是在聚合物熔点以下的温度和较为缓和的剪切应力是在聚合物熔点以下的温度和较为缓和的剪切应力下进行的一种简单混合下进行的一种简单混合混合时的加料次序:树脂、增塑剂、由稳定剂、润混合时的加料次序:树脂、增塑剂、由稳定剂、润滑剂、染料等调制的混合物和其它固态填料等滑剂、染料等调制的混合物和其它固态填料等混合的终点一般凭经验判断,也可通过混合时间来混合的终点一般凭经验判断,也可通过混合时间来控制((3 3)初混物的塑炼)初混物的塑炼塑炼的目的塑炼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物料的性状,使物料在剪切是为了改变物料的性状,使物料在剪切力的作用下热熔、剪切混合达到适当的柔软度和可力的作用下热熔、剪切混合达到适当的柔软度和可塑性,使各组分的分散更趋均匀,同时还依赖于这塑性,使各组分的分散更趋均匀,同时还依赖于这种条件来驱逐其中的挥发物及弥补树脂合成中带来种条件来驱逐其中的挥发物及弥补树脂合成中带来缺陷(驱赶残余单体、催化剂残余体等),使有利缺陷(驱赶残余单体、催化剂残余体等),使有利于输送和成型等。
于输送和成型等塑炼的工艺控制条件:塑炼的工艺控制条件:塑炼温度、时间、剪切力塑炼温度、时间、剪切力塑炼的终点:塑炼的终点:测定试样的均匀性和分散度、测定塑测定试样的均匀性和分散度、测定塑料试样的撕力强度料试样的撕力强度((4 4)塑炼物的粉碎和粒化)塑炼物的粉碎和粒化粉碎和粒化都是使固体物料在粉碎和粒化都是使固体物料在尺寸上得到减小尺寸上得到减小;所;所不同的只是前者所成的不同的只是前者所成的颗粒大小不等颗粒大小不等,而后者比较,而后者比较整齐且具有固定形状整齐且具有固定形状粉料粉料一般是将片状塑炼物用切碎机先行初碎,而后一般是将片状塑炼物用切碎机先行初碎,而后再用粉碎机完成的再用粉碎机完成的粒料粒料是用切粒机,将片状塑炼物分次作纵切和横切是用切粒机,将片状塑炼物分次作纵切和横切完成;也有用挤出机将初混物挤成条状物,然后,完成;也有用挤出机将初混物挤成条状物,然后,再由装在挤出机上的旋刀切成颗粒料再由装在挤出机上的旋刀切成颗粒料二、溶液的配制二、溶液的配制1.1.溶液的组成及其作用溶液的组成及其作用溶质:溶质:聚合物和有关助剂聚合物和有关助剂溶剂:溶剂:烃、芳烃、氯代烃、酯、醚、醇类。
烃、芳烃、氯代烃、酯、醚、醇类 溶剂只是为了粉碎树脂而加入,它能将聚合物溶剂只是为了粉碎树脂而加入,它能将聚合物溶解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在成型过程中必须予溶解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在成型过程中必须予以以排除排除 溶剂选择原则溶剂选择原则:聚合物的:聚合物的良溶剂良溶剂、无色、无毒、、无色、无毒、无臭、成本低、易挥发等无臭、成本低、易挥发等 相似相溶、溶度参数相似相溶、溶度参数 差差<1<12.2.聚合物的溶解聚合物的溶解片状片状粉状粉状粒状粒状溶剂溶剂溶剂化溶剂化溶胀溶胀粘性小团粘性小团加速溶胀和扩散,可以加快溶解过程加速溶胀和扩散,可以加快溶解过程采用疏松或颗粒较小的聚合物原料采用疏松或颗粒较小的聚合物原料加热溶解,利用搅拌防止团块或摧毁团块加热溶解,利用搅拌防止团块或摧毁团块加速溶解方法:加速溶解方法:3.3.溶液的制备方法:溶液的制备方法:设备:设备:附有强力搅拌和加热夹套的釜,釜内可以附有强力搅拌和加热夹套的釜,釜内可以加挡板1)慢加快搅法)慢加快搅法溶剂溶剂 釜釜 快速搅拌,定温快速搅拌,定温 缓慢加聚合物缓慢加聚合物边加料边搅拌边加料边搅拌((2)低温分散法)低温分散法先加料后搅拌。
先加料后搅拌控制指标:固体含量、粘度控制指标:固体含量、粘度三、分散体的配制三、分散体的配制1.成型用分散体及其分类成型用分散体及其分类固态的聚氯乙烯聚合物或共聚物与非水液体形成固态的聚氯乙烯聚合物或共聚物与非水液体形成的悬浮体,通称为的悬浮体,通称为PVC溶胶塑料或溶胶塑料或PVC糊2.溶胶塑料生产制品的过程溶胶塑料生产制品的过程((1)塑形(成型))塑形(成型)利用模具或其它器械,在室温下,使溶胶塑料具利用模具或其它器械,在室温下,使溶胶塑料具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形状2)烘熔)烘熔将塑形后的物体进行热处理,从而使溶胶塑料通将塑形后的物体进行热处理,从而使溶胶塑料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成为固体过物理或化学变化成为固体3.溶胶塑料的分类溶胶塑料的分类((1)塑性溶胶)塑性溶胶氯乙烯树脂的悬浮体,液相完全是增塑剂,增塑氯乙烯树脂的悬浮体,液相完全是增塑剂,增塑糊2)有机溶胶)有机溶胶氯乙烯树脂的悬浮体,液相物有分散剂和稀释剂氯乙烯树脂的悬浮体,液相物有分散剂和稀释剂两种,稀释增塑糊两种,稀释增塑糊3)塑性凝胶)塑性凝胶加有胶凝剂的塑性溶胶,增塑胶凝糊加有胶凝剂的塑性溶胶,增塑胶凝糊4)有机凝胶)有机凝胶加有胶凝剂的有机溶胶,稀释增塑胶凝糊。
加有胶凝剂的有机溶胶,稀释增塑胶凝糊区别:区别:塑性溶胶:增塑剂含量一般不少于树脂的塑性溶胶:增塑剂含量一般不少于树脂的40%,只,只能做软制品能做软制品有机溶胶:部分或全部增塑剂用挥发性高的非水有机溶胶:部分或全部增塑剂用挥发性高的非水溶液代替溶液代替塑性凝胶和有机凝胶加有胶凝剂,属于宾哈流体塑性凝胶和有机凝胶加有胶凝剂,属于宾哈流体4.溶胶塑料的组成及其应用溶胶塑料的组成及其应用聚氯乙烯糊除含聚氯乙烯树脂和增塑剂以外,还聚氯乙烯糊除含聚氯乙烯树脂和增塑剂以外,还配有稳定剂、填料、着色剂、胶凝剂、稀释剂、配有稳定剂、填料、着色剂、胶凝剂、稀释剂、挥发性溶剂等挥发性溶剂等配入的目的和种类都取决于制品的使用要求配入的目的和种类都取决于制品的使用要求((1)树脂)树脂宜采用乳液聚合的,其成糊性好宜采用乳液聚合的,其成糊性好粒度:塑性溶胶和塑性凝胶:粒度:塑性溶胶和塑性凝胶:0.2~2.0m m 有机溶胶和有机凝胶:有机溶胶和有机凝胶:0.020.02~0.20.2m m颗粒太大,易下沉,太小,粘度高,不易存放颗粒太大,易下沉,太小,粘度高,不易存放颗粒小,易成糊颗粒小,易成糊颗粒形状:球形。
颗粒形状:球形2)分散剂)分散剂增塑剂和挥发性溶剂,极性的增塑剂和挥发性溶剂,极性的增塑剂粘度高,溶胶塑料的粘度也高增塑剂粘度高,溶胶塑料的粘度也高溶解能力越大,不利于久放溶解能力越大,不利于久放常用:邻苯二甲酸酯、磷酸酯、己二酸或二元脂常用:邻苯二甲酸酯、磷酸酯、己二酸或二元脂肪酸酯、环氧油类、聚合体型增塑剂肪酸酯、环氧油类、聚合体型增塑剂挥发性溶剂:酮类、酯类、二醇类挥发性溶剂:酮类、酯类、二醇类 沸点:沸点:100~200℃3)稀释剂)稀释剂降低溶胶塑料的粘度和削弱分散剂的溶剂化能力降低溶胶塑料的粘度和削弱分散剂的溶剂化能力烃类,沸点:烃类,沸点:100~200 ℃((4)胶凝剂)胶凝剂使溶胶体变成凝胶体使溶胶体变成凝胶体能在静态下形成三维结构,由物理力结成的能在静态下形成三维结构,由物理力结成的金属皂类、有机质膨润土金属皂类、有机质膨润土用量为树脂地用量为树脂地3~5%5)填充剂)填充剂磨细或沉淀的碳酸钙、重晶石、煅烧白土、硅土、磨细或沉淀的碳酸钙、重晶石、煅烧白土、硅土、云母粉等云母粉等颗粒直径:颗粒直径:5~10m m吸油量大,粘度大。
吸油量大,粘度大用量不超过树脂的用量不超过树脂的20%6 6)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降低或稳定溶胶塑料的粘度降低或稳定溶胶塑料的粘度三乙醇胺、羟乙基化的脂肪酸、高分子量的烷三乙醇胺、羟乙基化的脂肪酸、高分子量的烷基磷酸钠用量不超过树脂的基磷酸钠用量不超过树脂的4%4%((7)其它助剂)其它助剂利于成型操作、提高制品性能、扩大溶胶塑料的利于成型操作、提高制品性能、扩大溶胶塑料的用途等5.溶胶塑料的制备溶胶塑料的制备((1)常用设备)常用设备球磨机:钢制球磨机:钢制 瓷球、瓷衬瓷球、瓷衬行星搅拌型的立式混合机(适用粘度低)行星搅拌型的立式混合机(适用粘度低)三辊磨(适用粘度高)三辊磨(适用粘度高)((2)配制后需脱泡)配制后需脱泡离心机、抽真空、薄层流动等方法离心机、抽真空、薄层流动等方法6.溶胶塑料的流动行为溶胶塑料的流动行为分散体的粘度总是大于它的分散媒的粘度,而且分散体的粘度总是大于它的分散媒的粘度,而且随着固体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固体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流动行为:剪切速率低:可能与牛顿流体一样;流动行为:剪切速率低:可能与牛顿流体一样; 剪切速率高:假塑性流体;剪切速率高:假塑性流体; 剪切速率再增高:膨胀性流体;剪切速率再增高:膨胀性流体; 加有胶凝剂的,还具有一定的屈服值。
加有胶凝剂的,还具有一定的屈服值四、粉料和粒料的工艺性能四、粉料和粒料的工艺性能模塑(成型)周期模塑(成型)周期:循环而有按一定顺序的模塑:循环而有按一定顺序的模塑作业中,由一个循环的某一特定点进至下一循环作业中,由一个循环的某一特定点进至下一循环同一点所用的时间同一点所用的时间1.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1)收缩率)收缩率SL:收缩率:收缩率L0:模具型腔在室温和标:模具型腔在室温和标准压力下的单维尺寸准压力下的单维尺寸L:制品在相同情况下与模:制品在相同情况下与模具型腔相应的单维尺寸具型腔相应的单维尺寸影响因素:影响因素:①①化学结构的变化化学结构的变化线型结构线型结构 体型结构,密度增大体型结构,密度增大②②热收缩热收缩制品冷却收缩较模具大制品冷却收缩较模具大③③弹性回复弹性回复硬化后脱模时压力降低硬化后脱模时压力降低④④塑性变形塑性变形脱模时压力降低,模壁使制品发生局部塑性变形脱模时压力降低,模壁使制品发生局部塑性变形综上所述:综上所述:工艺条件、模具和制品设计、塑料的工艺条件、模具和制品设计、塑料的性质性质测定方法:测定方法:试样:直径试样:直径 厚厚 圆片圆片 每边长每边长 厚厚 立方体立方体根据规定的成型条件,脱模后,恒温根据规定的成型条件,脱模后,恒温20±1℃下,下,放放16~20h,准确程度应达,准确程度应达±0.02mm。
收缩率太大:收缩率太大:制品易发生翘曲、开裂制品易发生翘曲、开裂降低措施:降低措施:采用预热、严格遵守工艺规程、采用采用预热、严格遵守工艺规程、采用不溢式模具不溢式模具2)流动性)流动性塑料在受热和受压下充满整个模具型腔的能力塑料在受热和受压下充满整个模具型腔的能力 测定方法:测定方法:①①测流程法:测流程法:在特定的模具中,于固定温度、压力及施压速率在特定的模具中,于固定温度、压力及施压速率下,测定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动距离下,测定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动距离②②测流动时间法:测流动时间法:从开始对模具加压至模具完全关闭所需的时间,从开始对模具加压至模具完全关闭所需的时间,以时间表示以时间表示③③流程时间测量法:流程时间测量法:用流动速度来表示流动性用流动速度来表示流动性影响因素:影响因素:①①塑料本身:塑料本身:树脂与填料的性质和比率树脂与填料的性质和比率颗粒的形状与大小、含水量、增塑剂及润滑剂含量颗粒的形状与大小、含水量、增塑剂及润滑剂含量②②模具与成型条件:模具与成型条件:型腔表面的光洁度、流道的形状、模具的使用、模型腔表面的光洁度、流道的形状、模具的使用、模具的加热、预热方法、成型工艺等。
具的加热、预热方法、成型工艺等((3)水分与挥发分)水分与挥发分 水分:水分:大气中渗入的水汽或制造塑料时没排完大气中渗入的水汽或制造塑料时没排完 的游离水分的游离水分挥发分:挥发分:塑料受热、受压时所放出的低分子物塑料受热、受压时所放出的低分子物如:氨、甲醛、结合水等如:氨、甲醛、结合水等原因:原因: 树脂相对分子量偏低;树脂相对分子量偏低; 未充分干燥;未充分干燥; 存放不当存放不当 对制品的影响:对制品的影响: 流动性过大,成型周期长,制品收缩率大,流动性过大,成型周期长,制品收缩率大,多孔,易翘曲,表面波纹,闷光,降低电性能,多孔,易翘曲,表面波纹,闷光,降低电性能,力学性能等力学性能等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称试样称试样((5g))30min100~105℃重量损失率重量损失率((4)细度与均匀度)细度与均匀度细度:塑料颗粒直径的毫米数细度:塑料颗粒直径的毫米数均匀度均匀度:颗粒间直径大小的差数颗粒间直径大小的差数细度小细度小:制品外观好;:制品外观好;太小太小:会延长成型周期,脱模起泡;:会延长成型周期,脱模起泡;均匀度好均匀度好:易计量,制品质量好,性能前后均匀。
易计量,制品质量好,性能前后均匀测定方法:测定方法: 按指标,过筛分析按指标,过筛分析((5)压缩率)压缩率压缩率大:压缩率大:模具的装料室大,耗材,不利于加热,模具的装料室大,耗材,不利于加热,成型周期长等成型周期长等降低方法:采用预压降低方法:采用预压((6)硬化速率)硬化速率压制标准试样(直径压制标准试样(直径100mm,厚,厚5±0.2mm的圆片)的圆片)时,使制品物理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的速率时,使制品物理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的速率用:秒用:秒/毫米厚度表示值越小,硬化速率越大毫米厚度表示值越小,硬化速率越大依赖于塑料的交联反应性质,决定于成型时的具依赖于塑料的交联反应性质,决定于成型时的具体情况过小:过小:增大成型周期;增大成型周期;过大:过大:大型或复杂制品不适用大型或复杂制品不适用2.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与热固性塑料相似与热固性塑料相似硬化速率:硬化速率:物理的冷却过程,模具的冷却速率物理的冷却过程,模具的冷却速率1)收缩率)收缩率收缩在时间上滞后收缩在时间上滞后无定型聚合物局部存在无定型聚合物局部存在类似晶体的结构,无序类似晶体的结构,无序结构形成空孔区域,随结构形成空孔区域,随温度变化进行消涨,需温度变化进行消涨,需一定的时间。
一定的时间塑料体积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塑料体积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①①热收缩热收缩②② 弹性回复弹性回复具有时间效应,体积随压力变化不可忽略具有时间效应,体积随压力变化不可忽略2)流动性)流动性熔融状态下粘度的倒数依赖于温度、压力、剪切熔融状态下粘度的倒数依赖于温度、压力、剪切速率、聚合物与助剂的性质等因素是比较塑料加速率、聚合物与助剂的性质等因素是比较塑料加工难易的一项指标工难易的一项指标测定方法:测定方法:流变仪、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流变仪、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