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星象古村俞源村.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52935313
  • 上传时间:2023-12-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星象古村 俞源村元末,精通八卦阴阳学的刘伯温建议把俞源村口原有的 直溪改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以村周十 一道山岗与太极阴阳鱼构成天体黄道十二宫,在村内按八卦 形建 28 座堂楼,对应星象二十八宿,挖七星塘和七星井呈 北斗星状分布,并把俞氏宗祠装在北斗星的“斗”内地显 天象,天、地、人合一,也许这就是俞源星象村之所以能长 盛不衰之奥妙所在走过一栋被晨曦渲染得分外苍劲、古朴的青石牌坊,尽 管远山云雾缭绕,层峦叠嶂,但视觉却因豁然开阔的绿野, 而变得眼目清朗,心旷神怡,特别是阡陌纵横的稻田,被晨 雾和炊烟袅得一片朦胧竹林和不时从田垄上悠闲而出的鸡 犬,以及在鸟鸣声中逶迤远去的溪流, 沁人心扉的芳草花香, 更让人有一种误入桃花源之感所幸的是一路下去,并没有 桃花林出现,也不见渔人,到是路边含露绽放的山茶花,又 给前方紫气缭绕的小山村增添了一份妖娆之气太极田和星象村保一方平安俞源村四面环山, 三面峻岭重叠, 山川秀丽, 风光旖旎, 名胜古迹甚多,现存宋元明清古建筑 1027 间村北是一道 逶迤的峡谷,谷虽曲但通幽;村东南有一条山溪缓缓而入, 村前有一片茂密的古松树林,远远望去,如同一道绿色的屏 障,护佑古村的长盛和安宁。

      太极田顾名思义应是由太极图案组成的田地俞源太极 田是由一条自村东南流入村内的山溪, 几经转折后 ,便呈“ S” 形流向村外田野 ,并在村口勾画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图 站在村 口的高处俯瞰,但见那“ S”形的溪流就像是太极图的阴阳 鱼分界线,把村口外的田野分割成两个半圆形 DD “太极两仪”溪东“阴鱼”古树参天 ,蓊郁葱茏,鱼眼处正好有一玲 珑的小池塘,经阳光的折射,就像鱼眼在一睁一开,甚是神 奇;溪西“阳鱼”则油菜花金黄耀眼 ,鱼眼处山峦起伏,各种 旱地作物碧绿茂密,风过山峦,又如鱼在水波中浮动至于 村中太极星象布局,则相传是由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设计而 建的元末,刘伯温在回青田故乡的途中,到俞源探访同窗好 友俞涞当时,俞源旱涝交替, “天晴七日断水源,下雨三 日好乘船”,村民苦不堪言于是,精通八卦阴阳学的刘伯 温便建议俞涞按太极图与星象位置布局村子,把俞源村口原 有的直溪改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以村 周十一道山岗与太极阴阳鱼构成天体黄道十二宫,在村内按八卦形建 28 座堂楼,对应星象二十八宿,挖七星塘和七星 井呈北斗星状分布,并把俞氏宗祠装在北斗星的“斗”内 俞涞按照刘伯温的建议布局村子后,这个曾经被旱涝肆虐的 小村落, 六百多年中竟然没有发生过一次旱涝之灾 ,并且村泰 民富,人才辈出,堪称奇迹。

      文昌武魁之俞氏宗祠整个俞源古村落, 文物古迹鳞次栉比, 现存宋、 元、明、 清古建筑多达 395 幢走在俞源的每条鹅石小巷,或每个角 落,总觉得有一股股的历史氤氲之气自一栋栋的古建筑内弥 漫而来特别是当我站在气势恢弘的俞氏宗祠前,面对那五 对高耸入云的大旗杆,以及隐在木门槛内的那对冷灰色的抱 鼓石,那种感觉更显得特别的强烈俞氏宗祠,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公元 1567 年,是俞涞的 四个儿子为其所建,原称“孝思庵” ,后被兵毁,重建后改 为宗祠走进宗祠的大门,走进宗祠的大门,踏在凹凸不平 的大土砖上,扑面而来的凝重、端肃之气,竟让我有一种一 时失去重心的感觉如果不是古戏台飞檐上的那缕灿烂的阳 光,我想我的思绪也许真的会失重于这栋被星象术勾画得一 片迷茫的老屋内据说,俞氏家族之所以人才辈出 (清两朝俞源出过尚书、 抚台、知县、进士、举人 260余人) ,是因为俞氏宗祠恰好坐 落于天枢、天璇、天玑和天权四星所组成的七星“斗魁”之 内,而“魁星” 又称为文昌星 虽然我对星象之术一窍不通, 但对文昌星即文运昌盛之意之说还是略知一二的 “天上星、 地上祠、福佑人” ,地显天象,天、地、人合一,也许这就 是俞源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之奥妙所在。

      俞氏宗祠还有个极富诗意的堂号,曰流水堂,此名为俞 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演化而来俞氏宗祠,分三进 二院,共 51 间,总面积达 2400 平方米,规模隆重,气势宽 宏不管是正厅、中厅或寝堂及两侧的庑厢、廊房均高低有 序,错落有致, 犹如天成 站在湿漉漉的天井里, 环视宗祠: 厅堂轩敞,廊柱挺拔,屋梁稳重,三雕精美绝伦虽然由鹅 卵石组成的图案,已被岁月的青苔所遮盖,而失去了往日的 那份精美和巧夺天工,但饱经沧桑的飞檐、牛腿、门雀及众 多由名人名家所题写的匾额,却依然在述说着俞氏家族曾经 的辉煌,特别是古戏台对面正厅中央那块由明宰相严讷赠送 “壬林堂”大匾,更是把俞氏家族的当年的声望和地位刻画 得淋漓尽致声明远播之声远堂来俞源之前就听说过在声远堂内有一大奇观,说是有九 条木雕的鲤鱼会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于是从俞氏宗 祠出来便急匆匆地往声远堂而去因为心牵挂着那八条会变 色的鲤鱼,所以我一进门就四处探望起来 “因为这家先后 出现过两位拔贡,所以门内外各竖一对旗杆,内外之别为长 幼之分收门票的老者见我在旗杆边转悠,以为挂着采访 证的我对旗杆有兴趣故而向我解释道 “那九条变色鲤鱼在 哪儿?”我有点得寸进尺。

      “就在前厅的百鱼梁上 ”因为又 有游人进来,所以他只能用手给我指点了一下方向声远堂 为清康熙二年所建,因正厅正对巍峨苍翠的六峰山,故而声 远堂又叫六峰堂和大花厅 整座大堂共分前后两部分, 共 92 间前厅宽敞高大,梁饰华丽、精美,小太极图雕塑珑玲别 致后厅儒雅宁静,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环视整座老屋,柱 基均为明代典型的覆盆式,雀替雕花古朴典雅,地梁全用砖 雕,栋梁、桁条、牛腿均为木雕之精品,特别沿口的三根桁 条雕刻更是令人感叹叫绝左边是百鸟朝凤,右边是蛟龙出 海,中间是四只麒麟及鹿、 牛、羊等动物, 故有“百兽大梁” 之誉转过右侧的沿口,一抬头,几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出现 在了我的视线中 正欲前往, 一队游客拦在了我的前面 “这 就是百鱼梁了桁上有九条鲤鱼,会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 换颜色,或黑或黄或红,甚是奇妙……"一手拿喇叭的导游眉 飞色舞地向那些张扬着脑袋的游客解释道因为人都集中在 桁下,所以我只能把手中长焦镜当作望远镜使用,可看来数 去也只有八条黄颜色的鲤鱼 “你们仔细看还有一条黑色的 鲤鱼混在了其中 ”那导游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似的顺着 他手指的方向,果真还有一条黑色的鲤鱼天体星象变幻莫测属实正常,但屋桁上的几条木雕鲤鱼, 如能如此变幻莫测,却令人有些匪夷所思了,难道这也与星 象有关?惟有天知道。

      五无”奇屋裕后堂穿过一栋霉点斑斑的圆洞门,沿着一条古道石阶而上 在悠扬的箫声琴曲中,踩着一路的幽静和恬淡,让自己的思 绪在上“万春堂”惜墨如金的字画间随意飞扬虽然“精深 楼”内的九道大门机关林立,险象丛生,但我的目光还是被 那些活灵活现在门厅、 院墙及门窗上的蔬菜、 瓜果、小动物、 小昆虫雕饰所吸引,因此原本有些忐忑的脚步也随之而变得 轻松自如了不知不觉裕后堂就在眼前了裕后堂建于清代 乾隆五十年,原 158 间,现有 120 间,占地 2560 平方米, 是全村最大的古屋,故有 " 大大厅 " 之称谓因为被“五无” 之神奇所吸引,我一进门就往内厅而去站在厅内的屋梁下 左看右瞅,感觉除了屋上的横梁有些像面包以外,其他并没 有什么特别希奇之处一问才知道所谓的“五无”就是指梁 上无灰尘, 无蜘蛛结网, 无苍蝇、 蚊子,无鸟雀过夜栖息过, 屋内阴凉好像无夏天再问“五无”之因由,一老者说是八 卦阴阳的缘故,而一导游却说是生态环境,我有些丈二和尚 摸不着头脑所谓星象相生相克, 既然星象术造就了一个东方传奇 DD 俞源,那么而克去了的也许就是那些纷争、喧闹、烦躁等尘 世间的陋俗对于生活在现实世界上的人来说,保持一个平 常心,掌握一点尺度的得与失, 或许就能像俞源古村落一样, 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星象天体。

      当我回到村口登上刘伯温草堂“旷古绝今”的顶阶时, 夕阳的最后一道余辉正好投在太极田中央弯曲的溪流中,远 远望去,波光潋滟的溪流就像是一条流光溢彩的绸缎,把两 侧如锦绣般的田野缝合在了它的秀丽之间 “川暗夕阳尽, 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自空虚就枕灭明烛,叩舷 闻夜渔……”我仿佛又听到了诗人孟浩然穿越千年而传递过 来的画意心境 相关链接:交通:俞源位于浙江武义境内,离武义城有 20 公里的 路程去俞源应先到武义,然后坐中巴可达,车票 4.5 元住宿:俞源双鱼宫餐馆、太极餐馆、乡韵饭店,房间每间 60 至 100 元 特色土产:天然白花油、武川菊米特色小吃:夏季的择子豆腐、宣平莲子;冬季的消灾馒 头等竹艺品:竹编葫芦门票: 20 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