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膨胀土围岩地段隧道施工技术措施.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烟****
  • 文档编号:257493981
  • 上传时间:2022-0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7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膨胀土围岩地段隧道施工技术措施膨胀土系指土中粘土矿物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吸水显著膨胀软化和失水收缩硬裂两种特性,且具有湿胀干缩往复变形的高塑性粘性土决定膨胀性的亲水矿物主要是蒙脱石粘土矿物一、 膨胀土围岩的特性 隧道穿过膨胀土地层,隧道开挖后不久,常常可以见到围岩因开挖而产生变形,或者因浸水而膨胀,或因风化而开裂等现象使坑道的顶部及两侧向内挤入,底部鼓起,随着时间的增长导致围岩失稳,支撑、衬砌变形和破坏这些现象说明膨胀土围岩性质是极其复杂的它与一般土质的围岩性质有着根本的区别 膨胀土围岩的基本特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膨胀土围岩大多具有原始地层的超固结特性,使土体中储存有较高的初始应力当隧道开挖后,引起围岩应力释放,强度降低,产生卸荷膨胀因此,膨胀土围岩常常具有明显的塑性流变特性,开挖后将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2)膨胀土中发育有各种形态的裂隙,形成土体的多裂隙性膨胀土围岩实际上是土块与各种裂隙和结构面相互组合形成的膨胀土体由于膨胀土体在天然原始状态下具有高强度特性,隧道开挖后洞壁土体失去边界支撑而产生胀缩,同时因风干脱水使原生隐裂隙张弛,使围岩强度急剧衰减因此,隧道施工开挖过程中,常有初期围岩变形大,发展速度快等现象。

      (3)膨胀土围岩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收缩,土体中干湿循环产生胀缩效应一是使土体结构破坏,强度衰减或丧失,围岩压力增大二是造成围岩应力变化,无论膨胀压力或收缩压力,都将破坏围岩的稳定性,特别是膨胀压力将对增大围岩压力起叠加作用 二、膨胀土围岩对隧道施工的危害 由于膨胀土围岩的特殊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围岩压力特性,使膨胀土的隧道围岩具有普遍开裂、内挤、坍塌和膨胀等变形现象膨胀土隧道围岩变形常具有速度快、破坏性大、延续时间长和整治较困难等特点施工中常见的几种情况,简述如下: (1)围岩裂缝:隧道开挖后,由于开挖面上土体原始应力释放产生胀裂;另外,因为表层土体风干而脱水,产生收缩裂缝同时,两种因素都可以使土中原生隐裂隙张开扩大沿围岩周边产生裂缝,尤其在拱部围岩容易产生张拉裂缝与上述裂缝贯通,形成局部变形区 (2)坑道下沉:由于坑道下部膨胀土体的承载力较低,加之上部围岩压力过大,而产生坑道下沉变形坑道的下沉,往往造成支撑变形、失效,进而引起土体坍塌等现象 (3)围岩膨胀突出和坍塌:膨胀土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后,围岩产生膨胀土变形,周边土体向洞内膨胀突出,开挖断面缩小在土体丧失支撑或支撑力不够的状态下,由于围岩压力和膨胀压力的综合作用,使土体产生局部破坏,由裂缝发展到出现溜塌,然后逐渐牵引周围土体连续破坏,形成坍塌。

      (4)底鼓:隧道底部开挖后,洞底围岩的上部压力解除,又无支护体约束的条件下,由于应力释放,洞底围岩产生卸荷膨胀;加之坑道积水,使洞底围岩产生浸水膨胀因而造成洞底围岩鼓出变形 (5)衬砌变形和破坏:在先拱后墙法施工中,拱部衬砌完成后至开挖马口的这段时间,由于围岩和膨胀压力,常常产生拱脚内移,同时发生不均匀下沉,拱脚支撑受力大,发扭曲、变形或折断拱顶受挤压下沉,也有向上凸起拱顶外缘经常出现纵向贯通拉裂缝,而拱顶内缘出现挤裂、脱皮、掉块现象在拱腰部位出现纵向裂缝,这些裂缝有时可发展到张开、错台当采用直墙时,边墙常受膨胀侧压而开裂,甚至张开、错台,少数曲墙也有出现水平裂缝的情况当底部未做仰拱或仅做一般铺底时,有时会出现底部鼓起,铺底被破坏 三、膨胀土围岩的隧道施工要点 (一)加强调查、量测围岩的压力和流变 在膨胀土地层中开挖隧道,除了认真实施设计文件所提出的技术要求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围岩压力及其流变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量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对地下水亦应探明分布范围及规律,了解水对施工的影响程度,以便根据围岩动态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如原设计难以适应围岩动态情况,也可据此作适当修正 (二)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膨胀土隧道围岩压力的施工效应,是导致隧道变形病害的主要原因。

      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对隧道的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施工中应以尽量减少对围岩产生扰动和防止水的浸湿为原则,所以宜采用无爆破掘进法如采用掘进机、风镐、液压镐等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并及时衬砌,以尽快恢复洞壁因土体开挖而解除的部分围岩应力,减少围岩膨胀变形开挖方法宜不分部或少分部,多采用正台阶法、侧壁导坑法和“眼镜法”正台阶法适用于跨度小的隧道,它分部少相互干扰小,且能较早地使支护(衬砌)闭合侧壁导坑法和“眼镜法”较适用于跨度较大的隧道,它具有防止上半断面支护(衬砌)下沉的优点,但全断面闭合时间较迟,必须注意防止边墙混凝土受压向隧道内挤 (三)防止围岩湿度变化 隧道开挖后,膨胀土围岩风干脱水或浸水,都将引起围岩体积变化,产生胀缩效应 因此,隧道开挖后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和支护围岩在有地下水渗流的隧道,应采取切断水源并加强洞壁与坑道防、排水措施,防止施工积水对围岩的浸湿等如局部渗流,可采用注浆堵水阻止地下水进入坑道或浸湿围岩 (四)合理进行围岩支护 膨胀土围岩支护必须适应围岩的膨胀特性在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喷锚支护,稳定围岩喷锚支护作为开挖膨胀土围岩的施工支护,可以加强围岩的自承能力,允许有一定的变形而又不失稳。

      采用喷锚支护,应紧跟开挖必要时在喷射混凝土的同时,采用钢筋网也可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提高喷层的抗拉和抗剪能力当膨胀压力很大时,可用锚喷及钢架或格栅联合支护,在隧道底部打设锚杆,也可以在隧道顶部打入超前锚杆或小导管支护膨胀土围岩隧道的支护,尽可能使其在开挖面周壁上迅速闭合如果是台阶开挖,可在上半部开挖后尽快作出半部闭合,使围岩尽早受到约束 总之,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的支护,都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围岩变形状态而定 (2)衬砌结构及早闭合膨胀土围岩隧道开挖后,围岩向内挤压变形一般是在四周同时发生,所以施工时要求隧道衬砌及早封闭从理论上讲,拱部、边墙及仰拱宜整体完成,衬砌受力条件最好但受施工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因此,在灌筑拱圈部分时,应在上台阶的底部先设置临时混凝土仰拱或喷射混凝土作临时仰拱,以使拱圈在边墙、仰拱未完成前,自身形成临时封闭结构然后当进行下部台阶施工时,再拆除临时仰拱,并尽快灌筑永久性仰拱2010年1月13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