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数学六上第五单元《身高的情况》解答分析.doc
5页身高的情况(分组整理数据)学习目标1.结合身高情况,经历对原始数据分组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会填写简单的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表2.结合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表,选择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3.会从数据分组整理的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感受数据分布的特征,解决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编写说明分类和分组是整理数据的开始当调查了一大堆原始数据以后,看起来很杂乱,很自然的想法是把它们分分类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组,分组后便于学生从中发现一些信息·整理上表中的数据,并与同伴交流主要是解决怎样整理数据的问题教科书呈现了一组较多的原始数据,意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整理数据,引出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教科书呈现了2种学生的可能想法,启发学生从数据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包括可以得到最高和最低的身高,还可以将身高分段整理同时提出了“可以怎样分段呢”的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分段的方法·某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借助服装的型号体会分段整理数据的作用以及如何填写统计表意在引导学生体会结合原始数据进行合理分段以及整理,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如通过填表体会分段统计后可以得到身高在哪段的人数最多等信息。
·根据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经历按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利于直观了解不同身高段的学生数及其差异·结合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统计图表中蕴含大量信息,回答问题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意在进一步帮助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经历对数据进行解释的过程教学建议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产生整理数据的欲望教师可以先呈现淘气班学生的身高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些数据中你能看出什么?于是学生会说出最高的、最矮的……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数据很杂乱,需要整理一下·整理上表中的数据,并与同伴交流建议分三个层次体会整理数据的方法一是学生独立思考;二是交流方法,尝试整理;三是推荐方法,进行解释·某服装厂按身高每5cm一段来确定服装的型号,完成下表教师可以呈现淘气班要定制运动服的情境,先介绍某服装厂的服装型号,然后学生猜一猜型号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分型号、怎样分的,了解到这个服装厂的服装型号是根据身高确定的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要买这种服装,应该订哪个型号的?接着教师呈现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统计表,让学生整理数据,填在表格中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统计表身高段/cm140以下140~144145~149150~154155~159160~164165~169169以上人数23847453教师要关注学生整理数据的过程,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体会不同方法的优势,积累整理数据的经验。
例如,有的学生在原始数据上做不同的记号(图1),有的学生用画“正”字的方式记录(图2),还有的学生用“点线图”对数据进行排序(图3)图1图2图3填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例如,你可以从统计表中获取哪些信息?这时学生经过简单推理知道淘气所在班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少,鼓励学生看一看这些极端数值可能说明什么·根据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根据统计表,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教师应关注让学生说清统计图纵轴的数据是如何确定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写法然后说一说从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统计图有的学生可能会画折线统计图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分段情况统计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从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中分别可以看出什么?觉得哪种统计图表示淘气所在班学生身高情况会更好些?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结合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教师直接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解答然后可以追问:你是从统计表还是统计图中看出的?这样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图表的特点及作用练一练练一练一共安排了2道题,各有侧重,其中第1题配合正文的问题串,鼓励学生再次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第2题侧重数据的分析。
第1题这是一个实践活动,需要进行实际调查本题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运用学习的统计图表来描述数据,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更多的信息1)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课上练习时首先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完成统计表教科书已经提供了身高段的划分,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身高段2)应鼓励学生根据汇总后的数据,结合问题发现信息第2题教科书提供了淘气所在学校六(2)班男、女生的身高分布照片,表示出了各身高段学生的人数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班和这个班的分布进行比较,还可以分析从总体上看哪个班的身高高一些如果学生感兴趣的话,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班同学身高情况拍成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