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议论文阅读练习:读书要“精”到极致11803.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75995674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8.63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读书要“精”到极致 ①“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穷年皓首研治一经,虽受条件所限,难以遍览群书,但读一部就是一部,咀嚼烂熟,透入身心 ②在精选中择好书好书,能使人“通天下之精微、晓万物之是非”书之好,在文、在理、在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蕴藏着文明的记忆,集聚着智慧的结晶读书不失为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经验的一种捷径选择一本好书,如同结识一位挚友,“交谈”之中体会人间五味、“相顾”之间看尽世事变迁、“聆听”之际感悟个中真谛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哲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领袖论著,可以领悟精神实质,提升思维层次;读人文社科,可以纯正思想品性,陶冶品德情操;读历史典籍,可以通晓古今中外,明辨是非善恶 ③在精品中得余味对待读书,要有“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读书,是将所学转化为所得,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而精读,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知识快餐”的时代,一些人抱怨精读耗时太长、单位时间内获取知识量太少,实则不然。

      只有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才会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而只追求学习数量、不追求学习质量的人,即使拥有那些“匆匆掠过”却未消化吸收的知识,也对个人成长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虽“快”却是“慢”了唯怀有潜心钻研的工匠精神,下足“细功夫” 读书, 对妙语珠字精抠细品, 方能万千笔墨胸中藏, 读有所思、 读有所感、 读有所获 ④在精用中求实践古人云:“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精用是读书的试金石,也是读书成果的“实战场”只会死读书而不能有效运用的人,学问再多也是纸上谈兵会读书的人,把读书得到的知识、积累的成果向实践行动转化,与岗位需求对接,以学习力助推战斗力、保障力的生成在用的过程中,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毅力与决心, 远沽名钓誉之心, 戒急功近利之意, 去冒进浮躁之气, 才会避免陷入 “蛮干、 瞎干、胡干”误区,避免走进“空谈”的尴尬窘境,着力解决“用得对、用得准、用得好”的问题 ⑤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读书“精”到极致才能有“质”的飞跃 (1)下列文字插入文中第 段和第 段之间,理由是: 在精思中寻感悟。

      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为读书而读书,读而不思、读而不悟,难以体会古人读书过程中所蕴含着的学而不厌、触类旁通的大智慧《中庸》提到,求学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醒我们读书却不唯书只有用思考、质疑和批判态度读书,才能甄别精华和糟粕,才能理清有用和无用,才能把书读深、读透、读精 【答案】(1)放在第③、第④段之间本段内容论述了读书需要在精思中寻感悟,第③段论述的是读书需要精品, 第④段论述的是读书在精用中求实践 本段精思放在精品与精用之间,符合从品读到思考到实践的层层递进关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