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巩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经验与做法.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3242223
  • 上传时间:2018-0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巩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经验与做法巩义市 2016、2016 年连续两年被定为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试点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坚持以坡改梯为重点,探索“田、站、井、管” 综合治理的梯田灌溉治理模式,坡耕地改梯田实现保土耕作,配套田间灌溉设施,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梯田灌溉,水路、旱路配套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项目区基本情况巩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位于巩义市西南部的鲁庄镇,辖 29 个行政村,16024 户,全镇总人口 68672 人,其中农业人口 65026 人,劳力 40800人,人口密度约 753 人/ km2土地总面积,其中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 75%,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800t/km2·a,年土壤侵蚀量约 26 万 t鲁庄镇总耕地面积62606 亩,人均耕地亩;其中坡耕地 42885 亩,人均坡耕地亩年粮食总产量 14918 吨,人均产粮 232kg,工农业总产值 288020 万元,农业产值 16293 万元,人均纯收入 5410元项目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气候干燥,雨雪稀少,四季分明。

      因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气象性灾害繁多,尤其干旱最为严重一般冬春干旱,风灾频繁,易遭伏旱,夏末秋初多雨,年平均气温度,历年最大降雨量为,最小降雨量为 316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83mm,降雨多集中在 6、7、8、9 四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60%以上,年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195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2%,年平均日照 2342 小时,平均无霜期 234 天项目区属山前黄土丘陵区,坡联盟度较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严重缺乏,农业结构单一,坡耕地多,基本农田、水浇地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巩义市以农业、养殖业为主的大镇二、治理模式及做法巩义市 2016 年、2016 年两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规模为:坡耕地改造万亩,配套建设排水沟公里,新修生产道路公里,建蓄水池 3 座,提灌站 6 处,铺设地埋管道公里,发展灌溉面积 6400 亩工程总投资3333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 2000 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00 万元,巩义市配套资金 1133 万元项目资金全部到位,建设任务全部完成,2016 年 7 月两次试点工程全部通过省水利厅竣工验收。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突出重点 ,合理布局,探索出 “田、站、井、管、路”综合治理的坡改梯治理模式-梯田灌溉模式这种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以坡改梯建设为重点,合理配套排水系统及生产道路,科学配套梯田灌溉设施,不仅使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而且发展梯田灌溉,增加了项目区粮食产量,巩固和扩大了坡改梯治理成果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中,我市坚持以坡改梯为重点,因地制宜,合理配套坡面排水系统、生产路、梯田灌溉等配套工程,通过科学布局,优化配置,形成了“田成网,路成行,灌溉设施布中央” 的合理布局修田选择坡度小,土层较厚,且距村庄较近的坡耕地进行改造,修建水平梯田,梯田沿等高线布设,大湾就势,小湾取直,田坎坡度为 60°-80°,田坎高度为米;田边修筑地埂,顶宽,高,内坡比为 1:1,外坡坡度与田坎坡度一致,就地取材,全部建成土坎水平梯田,本项目共新修土坎水平梯田 1480hm2根据各地块实际,合理配套坡面排水系统,在上面有山坡的梯田内侧沿等高线布设截水沟,主要交通道路一侧设置排洪沟,项目区共新建截水沟,排水沟在排水沟末端及地头重要位置建蓄水池 3 座,既能在灌溉时蓄调水,又能容蓄排水沟下泄径流,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实现保水保土。

      在项目区周边及田地中央地段布置生产道路,每个地块布置田间道路,实现各村互通,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与国土项目结合,整修硬化重要交通路,设计为 4m 宽的碾压三七灰土路面,中间稍高,两边稍低,利于路面排水,生产道路两边配设排水沟共修生产道路建站根据项目区群众迫切要求,在实施方案中合理配置了梯田灌溉设施利用陆浑水库灌区东干渠水源,兴建提灌站 6 座,分别位于项目区后沟、东庄、后林、北侯、东侯 5 个村,建管理房 6 间,配套提灌设施,发展灌溉面积4600 亩,主要工程措施为:配套 250QJ100-80 潜水泵 6 台,100KVA 变压器 6 台,架设 10KV 高低压线路,建管理房 6间,提高了粮食产量,扩大了治理效益更新改造小相村3 座提灌站,配套 200QJ100-18 潜水泵 3 台,增加灌溉面积1050 亩配井为虎山坡、南侯、丁峪村 3 眼机井配套配 250QJ40—208 潜水泵 2 台,型号为 S11-200 KVA 变压器一台,架设10KV 高压线路, 地埋电缆,铺设 D110 mmPE 输水管道5712m,增加灌溉面积 750 亩   铺管根据项目区群众迫切要求,在治理中为新建和更新改造的提灌站、配套的机井等,科学配置了管网灌溉设施,共铺设干管总长,其中 D160mm 球墨铸铁管,D160mmPE管;支管为 D110mm PE 管,长。

      安装 D160mm 闸阀 186个,D110mm 闸阀 172 个,砌筑出水口 778 个巩义坡改梯两次试点工程中梯田灌溉工程投资万元,利用当地水源条件,在坡改梯建设的同时,兴建提灌站、配套机井,田间铺设 PE 管,安装闸阀,砌筑出水口,发展梯田灌溉面积 6400 亩,平均每亩投资 885 元三、建设成效生态效益明显巩义市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生态效益项目区新增水平梯田 1480hm2,每年可增加蓄水能力万 m3,减蚀拦沙万 t,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坡改梯试点工程的实施,使项目区耕地由破碎变大块,由陡坡变平整,由零乱变规范,使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 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 ,人均增加基本农田亩经济效益可观两次试点工程新建提灌站 6 处,配套机井两眼,发展灌溉面积 6400 亩,项目区的粮食产量显著提高据调查,项目区坡耕地单产为 150 公斤/亩,旱梯田单产为 250 公斤/亩,水浇地单产为 400 公斤/亩按一年两季计算,项目区年均增产粮食 554 万 kg,人均增产粮食 130kg按 2 元/公斤计算,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 664 万元,年人均直接增收155 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效益显著坡改梯试点工程的实施,加强和完善了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项目所在镇鼓励各村在贯彻落实土地延、承包政策的基础上,本着“明细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用活土地经营权和依法、自愿、互利、有偿”的原则,农户可以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流转给其他农户,吸引优势产业种植大户承包,实现规模化经营项目区后林村村长王红超承包新建的 1000 亩梯田,以第一年 300 元/亩,第二年 400 元/ 亩,第三年 500 元/ 亩的标准一次性向原承包户支付了三年的承包费作为土地赔偿,实现大户承包他个人又投资 400 万元对承包的梯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砌筑挡土墙、设置大门、围栏、路灯等,发展优质经济林果基地,发展吃、喝、摘、玩一条龙服务的休闲农家乐,项目治理效益更加突出巩义市坡改梯试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使得项目区农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了农、林、副等各业发展步入规模化、产业化轨道,拓展了劳动市场,安置了之农村剩余劳动力,维护了社会稳定,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北方山区坡耕地治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治理模式适用范围巩义市坡改梯试点工程的实施,尝试了一种新的坡改梯治理模式-梯田灌溉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坡耕地改造模式,在坡改梯的基础上,合理配置灌溉设施,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治理成果。

      这种模式顺民心,随民愿,深受群众欢迎,适合在地方经济发达,群众积极性高,水源条件好、坡耕地集中连片的地区推广实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