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提纲 岳麓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3287032
  • 上传时间:2017-11-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1 课:史前时期的人类1、大约 300 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也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 生产的发 展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过渡的根本原因3、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子女跟随母亲该亚的故事)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子女跟随父亲 (厄瑞斯忒的故事)6、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其最重要的标志是能直立行走7、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第 2 课 亚非文明古国课程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 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㈠埃及⒈概况: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 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 3100 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⒉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象征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㈡古巴比伦王国⒈概况: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 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了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是巴比伦。

      ⒉《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性质),也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地位)㈢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⒈概况:古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公元前 2300 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城邦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⒉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㈣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古代印度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巴比 伦——两河流域,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㈤四大文明古国都源于北纬 30 度左右的大河流域这些大河流域 气候湿润,光 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为文明起源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了各自的文明第 3 课 欧洲文明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 发源地;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㈠爱琴文明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希腊早期文明 ——爱琴文明(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兴起)历时约 800 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㈡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⒈公元前 6 世纪末,雅典成为 著名的奴隶制城邦⒉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 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 的最高峰。

      ⒊改革措施:①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 ②公民大会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任何公 职人员不能专权;③ 担任公 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㈢罗马共和国的兴衰⒈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公元前 6 世纪末,意大利半 岛 中部⒉布匿战争:公元前 3 世纪中期, 罗马的扩张与西地中海强 国迦太基发生冲突,两国在 长达 100 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 布匿战争”,结果罗马取胜公元前 2 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⒊罗马共和国的衰落: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小 农的破产、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导致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⒋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 揽 各项大权,他还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第 4 课 中古亚欧文明课程标准: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㈠日本大化改新⒈背景:7 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① ①①时间:646 年⒉内容:① 土地属于国家,实行班田收授法;②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⒊意义: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㈡西欧封建等级制度⒈西罗马帝国灭亡(476 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尔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⒉查理·马特改革:建立采邑制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出现了“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 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的局面⒊“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㈢西欧城市的兴起11 世纪前后,随着农业和手工 业的发展,西欧工商 业城市普遍 兴起,重要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 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 伦敦 11—12 世纪,西欧到处发生城市反对封建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琅城人民起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⒈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其向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发起猛攻,君士坦丁堡陷落奥斯曼土耳其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称为伊斯坦布 尔⒉16 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 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第 5 课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课程标准:说出希波战争、亚历 山大大帝东征、 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 实;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 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 历史意义。

      古代世界文明之间交往的两种形式:一种是暴力冲突, (公元前 5 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取胜之后的雅典成 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 334 年, 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 方因素的文明诞生;布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罗马的扩张,2 世纪,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一种是和平交往,如中、印文化的西传、马可·波罗来华 (注意: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 发明的,阿拉伯人 传到欧洲的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著有《马可•波罗游记》该书扩 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第 6 课 世界三大宗教课程标准: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 兰教的产生与传播㈠佛教⑴佛教的产生:①背景:公元前 6 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 锐① ②时间:公元前 6 世纪① ③地点:古印度① ④创始人:释迦牟尼 ①⑤教义: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进入“ 极乐世界”⑥经典是《金刚经》。

      ①①⑵佛教的传播:公元前 3 世纪,印度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此后,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㈡基督教⒈基督教的产生:① ①时间:1 世纪 ①②地点: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 ①③创始人:耶稣① ④教义: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与生俱来即有 “原罪”,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人 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 ①⑤经典:《圣经》⒉基督教的发展:4 世纪末,罗马 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㈢伊斯兰教⒈伊斯兰教的产生:①背景:(了解)②地点:阿拉伯半岛③时间:7 世纪④创始人:穆罕默德 ⑤教义: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⑥经典:《古兰经》 ⑦作用: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 进 民族的统一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①622 年,穆罕默德到达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②8 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第 7 课 古代科技和文化课程标准: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以《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㈠文字:⑴象形文字—是古代埃及人创造的⑵楔形文字 —是西亚苏美尔人发明的㈡科技:⑴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⑵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⑶阿基米德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 ,发展了机械学㈢文学:⑴史诗:盲诗人荷马所作的《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它不仅是研究早期希腊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对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⑵寓言:《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民间流传的一些寓言故事 ⑶戏剧:①埃斯库罗 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②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⑷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天方夜谈》(又译《一千零一夜》)㈣建筑:⑴清真寺建筑是伊斯兰文化的代表著名的麦加克尔白神庙和大马士革的奥玛雅大寺集中表现了阿拉伯建筑艺术的特色⑵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教堂建筑的代表哥特式教堂建筑是 12、13 世纪西欧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第 8 课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课程标准:知道《神曲》,复述达 •芬奇、哥 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㈠文艺复兴①兴起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萌芽和发展。

      ① ②时间:14—17 世纪① ③发源地: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意大利萌生) ①④指导(核心)思想:人文主义⑤性质 (实质): 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⑥⒍代表人物: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是《神曲》① 达·芬奇——文艺复兴的“巨人”,其代表作是《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 、 《蒙娜丽莎》充分体现了反对封建神学的人文主义思想①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教会维护的“地球中心说” ,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① ⑦评价(作用):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 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㈡新航路的开辟⒈根本原因: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⒉直接目的:到东方去寻找物质财富⒊有利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②人们对地球的了解③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⒋开辟新航路的代表人物及成就:①迪亚 士:1487 年率船队到达好望角②哥伦 布:1492 年,他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发现了新大陆,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③达· 伽马:1498 年,他率船队到达印度,开辟了通向印度的航路④麦哲 伦及其船 队:1519—1522 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 对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 展起了重要作用⒍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不同之处① 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寻求财富②规模不同:郑和出航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哥伦布等人的航行 规模 ③时间不同:郑和出航的时间比欧洲早半个世纪④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 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 生和发展P42: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你如何看待当时以人为中心的主张?答: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当时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晚期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P47:畅想天地:新航路的开辟从哪些方面促进了世界向整体发展?答:引发了“商业革命”,使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弟弟去沟通起来,欧、亚、非、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