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专项习题.doc
8页2022年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诗词阅读理解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林中松树刚洗过澡一身________,松针上一串串雨珠________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②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1)将下面的叠词填入语段的横线上明明亮亮 清清爽爽松树刚洗过澡一身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 2)句①把小蘑菇比作 ,旬②把 比作蘑菇3)联系上下文,体会句①、句②中“斗笠”的含义句①中的“斗笠”指 ,句②中的“斗笠”指 A.遮阳光和雨的帽子B.指戴着斗笠的孩子们C.指小蘑菇的伞面像一顶斗笠2.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你从哪句诗里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呢?用横线画出来[2]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画面呢?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到括号里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①在每一片叶子里(_______)②在每一朵小花上(_______)③在每一滴汗水里(_______)④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______)[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A. 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 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C. 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4]小朋友,你留意过秋的声音吗?仿照片段的第一小节,试着写一写秋的声音,在________,在________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3. 课内阅读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 , 欲断魂酒家 ?牧童 [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中写到的传统节日是________,这个节日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A.对亲人的思念和缅怀B.神在他乡的孤独落寞C.对杏花村的喜爱4.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默写古诗[2]作者是______代__________[3]诗中“只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①霜鬓:白色的鬓发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A.中秋节B.除夕C.大年初一D.元宵节(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A.异乡家里B.故乡家里C.异乡旅馆D.故乡旅馆(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A.对新一年的希望B.对岁月流逝的伤感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D.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6. 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1]用“~~~~~”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选文写的是一个孩子___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孩子_______________的心情[3]“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的意思是(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7. 阅读理解除 夜 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释:霜鬓:白色的鬓发[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A. 中秋节 B. 除夕 C. 大年初一 D. 元宵节[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
A. 异乡家里 B. 故乡家里 C. 异乡旅馆 D. 故乡旅馆[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A. 对新一年的希望 B. 对岁月流逝的伤感C.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D. 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诗中的“佳节”是指 节,现在又被我们称为 节2)诗中用于表现远在他乡的游子逢年过节便会深深地思念故乡亲人的千古名句是:“ ,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描写了 和 的节日习俗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思念之情9.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一)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二)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1.第一首诗描写的日子是___________,第二首诗描写的日子是___________,都与新年有关2.对第一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人一种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朝气蓬勃之感B.描写了年节的欢乐气氛,展现了一幅生活气息浓厚的民间风俗画卷C.“总”和“换”字表达了除旧布新、时间前行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信念D.诗中只描写了春节放鞭炮的习俗3.这两首诗的区别是( )。
A.第一首诗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第二首诗令人觉得悲伤痛苦B.第一首诗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望,第二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寂寞和绝望10. 课内阅读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元日”指的是农历___月初___[2]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果树 B.桃符,春联的前身[3]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示词语:热闹 喜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①畅饮屠苏( ) ②夜晚赏月( ) ③开门迎日( ) ④更换桃符( )11. 课外阅读江上渔人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解释下列横线上的字词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来往: 但: 美: 君看一叶舟 , 出没风波里舟: 出没: 12. 古诗阅读秋 月(宋)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清溪流过碧山头”,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A. 清:冷清 B. 碧:碧绿 C. “碧”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2]“空水澄鲜一色秋”中,“空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澄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十里:十五公里 B.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C. 一色秋:溪水和秋天融为一色[4]“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品题为“秋月”,文中却没有一个“月”字,作者是如何表现秋月主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
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1]这首诗共有(________)个小节[2]文中“我”想变的事物有7种,请用“○”在文中有序圈出[3]从诗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的雨滴 清凌凌的(____________)眨眼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荷塘[4]最后,“我”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课外阅读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①家花满蹊②,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③戏蝶时时舞,自在娇④莺恰恰⑤啼注释:①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③舍不得离去⑤形容鸟的叫声婉转动听[1]诗中哪两个词体现了花的繁盛 )A.满、压 B.低 C.留连 D.自在[2]写花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四句描写了蝴蝶____________和黄莺____________的画面。
15. 课外阅读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景色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16.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填空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 后两句诗的意思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 代诗人 前两句诗的意思 页码 / 总页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