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车组织基础讲解课件.ppt
71页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工作车站行车工作第1页,共71页Page 2课程说明n教材:n《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工作》 操杰 王笑然 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n参考书目:n《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费安萍 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n《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耿幸福 徐新玉 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n《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牛凯兰 牛红霞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2页,共71页Page 3课程说明n学时:n4学时/周×16周=64学时n车站行车工作实训1周n考核:n课堂考勤20%+平时作业30%+期末考试50%第3页,共71页 第一章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础第4页,共71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特点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本概念 3、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机构 4、了解各岗位的基本任务 5、了解行车组织规章作用和内容 6、熟悉车站日常运作流程 建议学时:6学时第5页,共71页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特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的特点n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沿袭铁路的制式,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干线铁路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在整个运输生产过程中,调车作业甚少,行车组织基本上只从事列车运行组织和接发列车工作,由调度所(或中央控制室)和车站(段)两级完成。
n调度所(或中央控制室)一级:调度指挥工作n车站(段)一级:车站行车工作第6页,共71页第二节第二节 列车运行基本概念列车运行基本概念一、列车1、列车 n列车是指以正线运行为目的,按规定辆数编成并具有列车标志的车组列车标志包括列车两端的标识灯、列车前端的车次号与目的地标识符第7页,共71页Page 82、列车的种类及车次号n按列车用途分类,列车分为:专用列车、客用列车、空驶列车、试验列车、工程列车和救援列车n各种列车可根据不同的车次号来识别,列车车次号规定的不同与行车调度指挥设备对列车描述的不同有关第8页,共71页列车车次号使用规定及比较 北京地铁一号线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广州地铁二号线 车次号位数456使用规定第一位:上下行方向第二位:列车种类后两位:列车运行次序前3位:列车种类与运行号后两位:列车目的地前两位:列车目的地中间两位:列车种类后两位:列车运行次序 第9页,共71页3、列车标志 客车标志: 地铁徽记,客车服务号及标志灯等 工程车尾部必须挂有标志灯当工程车按首尾机车编组时,应使用首端机车驾驶,当首端机车故障而使用尾端机车驾驶时,按推进运行办理。
第10页,共71页 4、列车编组与车辆配置n根据系统的设计客运量、车辆定员数和通过能力,可计算出车辆运行的编组方式高峰小时内每班次列车的平均载客量应为系统设计客运量与通过能力之比由每班次列车的平均载客量除以车辆定员数,便可分别得到列车的编挂车数n至于列车定员数,目前已别发达国家的轻轨,地铁运营计划按站立4~6人/㎡标准来考虑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按9人/㎡确定为宜 第11页,共71页Page 125、列车运行方向n列车运行主要指列车在正线上的运行在双线行车时,地铁、轻轨列车按右侧单向运行,而市郊列车则按左侧单向运行6、行车时间的规定 n行车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从零时起计算,实行24小时制从早5:00起至晚23:00止,为一个行车日,全天共18小时第12页,共71页Page 137、列车驾驶模式n列车自动运行驾驶模式(AT0模式)n列车自动防护驾驶模式(SM模式)n限制人工驾驶模式(RM模式)n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URM模式)n自动折返驾驶模式(AR模式)第13页,共71页Page 141)ATO模式(自动列车驾驶)(1)基本特征nATO模式是最优先级的驾驶模式,通过ATC信号系统实现。
该种模式下,两站间的列车自动运行,列车的运行不取决于司机司机负责监督ATP/ATO指示,列车状况,所要通过的轨道、道岔、信号的状态,必要时加以干预2)基本运用n正线的正常运行(包括折返线和试车线)第14页,共71页Page 15(1)基本特征nSM模式是次优先级的驾驶模式,在SM模式下,司机必须根据显示屏显示的推荐速度驾驶列车,当实际速度超过推荐速度4km/h时,ATP产生紧急制动,司机要负责监督列车状况,所要通过的轨道、道岔、信号的状态2)基本运用n①ATO故障时的降级运行n②运行时轨道上发现有障碍物(如人)n③列车在下雨时在地面站行驶2)SM模式(监督人工驾驶)第15页,共71页Page 16(1)基本特征nRM模式是较低级的驾驶模式,在该模式下,列车由司机根据轨旁信号驾驶,司机负责监督ATP/ATO指示显示,列车状况,所要通过的轨道、道岔、信号的状态,速度不能大于25 km/h,ATP只提供25km/h的超速防护2)基本运用n①车辆段(非ATC控制区域)运行n②联锁设备、轨道电路、ATP轨旁设备故障n③列车紧急制动以后3)RM模式(限制人工驾驶)第16页,共71页。
Page 17(1)基本特征 nURM模式是故障级驾驶模式,在该模式下,列车的运行完全由司机负责,没有ATP的监控国内部分地铁车辆采用URM模式时,列车前进最高速度可达80km/h,后退最高速度可达10km/h2)基本运用n①车载ATP设备故障,不能使用n②车辆部分设备检修和调试4)URM模式(非限制人工驾驶)第17页,共71页Page 18(1)基本特征nAR模式包括列车的自动换向和有折返轨的自动折返其中有折返轨的自动折返又可分为人工折返和无人折返2)基本运用n在折返站和具有换向功能的轨道区段使用5)AR模式(自动折返)第18页,共71页二、运营时刻表n运营时刻表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它规定了运营线路的每个运营周期(一般为每天)的起止时间、高峰期起止时间、各次列车占有区间的顺序、列车在一个车站到达和出发(通过)的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分、折返站列车折返作业时间及电动客车出入车场的时刻第19页,共71页Page 20三、行车间隔及列车停站时间1、行车间隔n行车间隔时间的极小值取决于信号系统、车辆性能、折返能力、停站时间等诸多因素,在有先进技术设备和足够工程投资作保证的前提下,停站时间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n一般说来,在最长停站时间控制在30s左右时,该线最小行车间隔时间可定为2min按此可计算线路最大运输能力和编制列车运行时刻表第20页,共71页Page 212、列车停站时间n列车停站时间长短服从于旅客乘降的需要,因而主要取决于车站的乘客集散量、车辆的车门数和座位布置以及车站的疏导和管理措施等第21页,共71页Page 22n由于乘客发生量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性,以及乘客在列车各节车厢内分布的不均衡性,列车停站时间除了考虑旅客上、下车时间(0.6s)和开关车门反应时间以及动作时间(6s)外,还应有一定的富余量这往往使得列车停站时间成为列车最小行车间隔时间的制约因素,而且停站时间过长会降低列车旅行速度因此,车站应采取积极的疏导和管理措施,包括列车上的报站广播等设施,让上、下车的旅客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延误乘降一般来讲,列车停站时间应控制在30s以下第22页,共71页Page 23四、列车延误及晚点1、列车正点的界定•凡按列车运行图图定车次、时间准点始发、终到的列车全部统计为正点列车数;•临时加开列车按正点统计;•由于客流变化而抽调部分列车或加开列车,行车调度员采取措施对部分列车调点时,该部分列车按正点统计。
第23页,共71页Page 242、列车晚点统计方法n比照运营时刻表单程每列晚点N秒(N的取值为行车间隔的1/3,但最小值不低于120s)以下为正常,N秒及以上为晚点n行车调度员应根据客车晚点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客车运行因列车调整需要,在两端站晚发的列车不计为晚点,但在单程运行过程中增晚N秒及以上时为晚点第24页,共71页Page 25第三节 行车组织及指挥一、行车组织原则 行车组织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生产的方针,贯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发扬协作精神二、行车组织机构及其主要工作1、运营控制中心(OCC)2、车厂控制中心(DCC)3、车厂信号控制室4、车站第25页,共71页1、运营控制中心(OCC)n运营控制中心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日常管理、设备维修、行车组织的指挥中心通过各调度员,对全线列车运营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视、控制、协调、指挥和调度运营控制中心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信息收发中心,所有与行车有关的信息必须通过OCC集散第26页,共71页2、车厂控制中心(DCC) 车厂控制中心是车厂管理、车辆维修组织和作业的控制中心,负责车厂范围内的行车组织、维修施工管理,负责车辆日常检修、清洁、定修和临修工作控制,为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及设备维修施工提供数量足够和工况良好的客车和公程列车。
第27页,共71页Page 283、车厂信号控制室 车厂信号控制室设有微机连锁设备,集中控制车厂范围内的进路、道岔和信号机,隶属车厂调度员管理,车厂信号控制室与其邻接车站通过进路照查电路,共同组织与监控列车进出车厂第28页,共71页4、车站 车站设有车控室,主要任务是接发列车,并做好乘客服务工作,遇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理,确保行车安全和乘客人身安全第29页,共71页Page 30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车指挥执行层次第30页,共71页Page 31三、调度指挥模式1、行车指挥自动化2、调度集中模式3、调度监督模式4、指挥模式第31页,共71页Page 321、行车指挥自动化(1)适用条件•设备正常时2)基本特点•由ATS系统自动实现对列车的监视和控制,无须调度员干预第32页,共71页Page 332、调度集中模式(1)适用条件•列车运行时间晚点超过一定范围等原因,造成行车指挥自动化无法进行时2)基本特点•由调度员实现对列车的集中监视和控制第33页,共71页Page 343、调度监督模式(1)适用条件•当ATC系统设备故障程度进一步恶化,对现场设备只能监视而不能控制时。
2)基本特点•只能实现对列车的集中监视,调度员通过调度和无线等通信系统,指挥车站行车值班员对现场设备实施控制第34页,共71页Page 354、指挥模式(1)适用条件•列车运行时间晚点超过一定范围等原因,造成行车指挥自动化无法进行时2)基本特点•以调度为主要通信工具,实现调度员与车站值班员之间的全人工调度第35页,共71页Page 36第四节 主要行车人员的任务1、行车调度员 作为实现列车时刻表的实际组织者,行车调度员肩负着控制整体系统、指挥列车运行、处理突发事件的重大责任2、列车驾驶员 身为行车组织的最前线执行人员,列车驾驶员肩负着安全驾驶列车、快捷运送乘客、保证人身安全的重大任务第36页,共71页Page 373、车站行车值班员和站务员 车站人员要确保自动化设备和所提供的服务能满足乘客的需求,也要保障在车站管辖范围内乘客的安全;车站的运输服务工作需要与控制中心紧密合作,车站人员随时准备执行行车调度员命令,协助行车调度员完成行车组织工作,根据客流状况作出适当的安排措施4、车辆段、停车厂人员 车辆段及停车厂人员是行车组织工作中重要的后勤保障人员,为正线列车安全运营提供状态良好的列车,要求各岗位人员认真做好列车检修、维护及准备工作。
第37页,共71页Page 38第五节 行车组织规章n《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管理规程》n《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则》n《行车调度工作规则》n《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第38页,共71页Page 39(一)《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规则》1、《行车组织规则》的内容、《行车组织规则》的内容 n《行车组织规则》是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根据各自运营线路信号及有关设备系统运营使用功能和行车设备的配置及实际运营要求情况制定的,是一个企业行车管理的基本法规第39页,共71页Page 40n1)技术设备:包括车站设置原则、限界、速度限制、线路铺设要求、轨道、道岔及信号机的设置、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通信设备、供电设备、机电设备和车厂等2)行车组织指挥系统:包括行车组织原则、运营组织指挥机构及功能、运营指挥执行层次等3)介绍行车闭塞法:主要包括自动闭塞法、闭塞法n4)列车出入厂的有关规定第40页,共71页Page 41n5)接发列车作业有关规定n6)列车运行有关规定:主要包括列车运行方向的规定、列车车次的规定、列车编组规定、列车驾驶模式的规定7)列车折返作业的规定:主要包括列车折返方法、折返线的使用、列车折返有关规定。
8)列车监控:主要包括车次号的设置及使用规定、列车运行等级的设置、集中站控制条件、需下达调度命令的情况及下达方法和内容等第41页,共71页Page 42n9)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包括列车反方向运行规定、列车退行规定、列车推进运行规定、隧道内线路积水时的行车规定、地面站迷雾天气的行车规定、信号系统设备故障时的行车办法、客车故障处理、列车晚点时的运行调整、大客流时的行车组织办法、人工操纵道岔准备进路的规定等n10)救援列车的开行:列车救援准则、救援连挂车作业规定、救援列车开行办法n11)车厂内调车作业要求12)运营前的准备及停营清厂的规定:包括运营准备、停营清厂要求第42页,共71页Page 43n13)设备的日常养护维修、施工及工程列车的开行规定、施工管理办法n14)信号设备操作规定:主要包括MMI 操作规定、LOW操作规定、LCP盘的操作规定15)固定信号及手信号显示方式及显示意义的规定16)其他:包括隧道照明、标志、行车日期的划分、电动列车驾驶员添乘要求、行车凭证及行车表簿的格式及填写要求等第43页,共71页Page 44(二)《行车调度工作规则》1、《行车调度工作规则》的主要内容、《行车调度工作规则》的主要内容1)行车调度的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工作制度。
2)行车调度设备3)日常调度工作4)调度命令的下达程序及要求5)中央控制室ATS操作及故障处理6)施工计划的安排实施及运营前的多项准备 7)非正常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8)列车运行图的铺画规定9)运行记录、图表10)运营分析及信息传递11)调度员的培训工作第44页,共71页Page 45(三)《车站行车工作细则》1、《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主要内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主要内容1)车站概况和技术设备:车站概况包括车站的位置、性质、等级和任务;技术设备包括股道、信号、联锁及闭塞、客运设备、自动售检票系统、通信、照明、供电等设备2)日常作业计划及生产管理制度3)车站行车组织工作:包括正常运营期间及非正常情况下车站行车办法、调车工作组织4)车站客运组织工作:包括正常运营期间及非正常情况下车站客运组织办法5)特殊运输工作组织第45页,共71页Page 46n6)检修施工管理7)行车备品管理及行车簿册填记要求8)设备故障时车站广播宣传的规定9)列车与车辆技术作业过程及其时间标准第46页,共71页Page 472、《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编制要求、《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编制要求《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编制内容应是《行车组织规则》的规定在车站工作的具体细化,并根据车站实际情况作补充,用合理的劳动组织推行作业标准化,做到各项作业的连续性、均衡性,最大限度地平行作业,减少各种等待、干扰时间,加速车辆周转,实现安全、正点、畅通、优质、高效地为乘客服务。
第47页,共71页Page 48第六节 车站日常运作 车站日常运作的主要工作包括:n车站开启n车站关闭n车站巡查 第48页,共71页Page 49一、车站开启(1)在车站开启前,值班站长必须确保:n所有站台端门/屏蔽门已完全关闭和妥善锁定,并经手控开关(端门后方)试验;n所有消防设备的性能良好并妥善固定;n送电前接触轨下及附近没有杂物,接地装置已放回原位;n车站公共区不存在安全隐患;n各项设备功能正常第49页,共71页Page 50一、车站开启(2)车站开启的主要流程首班车到站前**分钟:–按规定试验道岔夜间开启车站前巡视–试验开关安全门;–检查站台和线路出清情况,确保所有工程领域或影响车站运营的工作都已撤消,所有物品及人员都已撤离轨道,并汇报行调;第50页,共71页Page 51一、车站开启首班载客列车到站前**分钟:–开启车站环控(BAS)系统,并检查其运行情况;–确认已完成对TVM的补币、补票;–领取票卡和备用金–确认各岗位人员到岗第51页,共71页Page 52一、车站开启首班车到站前**分钟:–开启照明;–AFC设备开启;–全站巡视完毕;–出入口大门、扶梯开启,–向乘客广播候车的注意事项。
第52页,共71页Page 53一、车站开启(3)开启车站入口注意事项:n一般情况下,车站出入口必须在首班载客列车到达车站前10分钟开放n需要时,可提前开启车站出入口,方便乘客购票,开门前要做好一切运营准备第53页,共71页Page 54二、车站关闭程序(1) 末班车开车前,值班站长必须确保:n换乘站的列车接驳按编定的安排进行,获行车调度员特别指示的情况除外;n车站内搭乘有关行车线列车的乘客已登上该末班车;n列车驾驶员收到一切妥当的手信号n所有人员必须离开车站范围,获授权留下的人员则不在此限第54页,共71页Page 55二、车站关闭程序n要确定个别人员是否获授权于非行车时间内留在车站,必须向行车调度员查询n锁上所有出入口前,值班站长必须确保最后一名乘客已离开车站n末班车离站后,必须关闭和锁上所有车站的出入口,防止闲杂人进入;n所有出入口必须在整段非行车时间内关闭第55页,共71页Page 56二、车站关闭程序n有关员工或获授权的工作队必须从指定的出入口进入车站n开启该出入口需使用其个人获发的钥匙或通行卡,或向获授权的人员借用钥匙或通行卡n不允许非所属站区非当班员工在车站留宿。
第56页,共71页Page 57二、车站关闭程序末班车车到达前**分钟播放末班车广播检查站厅、站台等岗位情况在进站闸机前摆放停止服务告示牌第57页,共71页Page 58二、车站关闭程序末班车到达前**分钟值班员播放停止售票广播,关闭TVM,并通知停止售票和进站检票工作值班站长确认所有TVM,入闸机已关闭,停止售票广播正在播放第58页,共71页Page 59二、车站关闭程序末班车开出前值班站长站务人员进行检查,确认站台乘客均已上车,向驾驶员展示“末班车手信号”第59页,共71页Page 60二、车站关闭程序末班车开出后客服中心站务员收拾票、钱,整理客服中心备品,注销BOM,回票务室结帐车站督导员与客服中心站务员结帐第60页,共71页Page 61二、车站关闭程序运营结束后值班站长清站,确认出入口关闭,扶梯、照明、AFC设备全部关闭第61页,共71页Page 62三、车站巡查作业车站巡查时,需要定期巡查车站所有公共区,主要包括:n站台(地面、相关设备、乘客是否在安全线以内候车等)n通道(地面、相关设备,有无乘客在通道内滞留等)n扶手电梯(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n自动人行道第62页,共71页。
Page 63三、车站巡查作业(1)客流n随时关注客流情况,避免因人多拥挤而构成的危险;n迅速移去任何阻碍客流的障碍物;n做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疏散乘客的准备:广播、通告、应急方案第63页,共71页Page 64三、车站巡查作业(2) 消除隐患n及时清理地面积水、液体、泥泞或其他污渍;n遇雨雪天气时,及时铺设防滑用品及清扫出入口外积雪;n避免在湿滑砖面和金属踏板上撒上沙粒第64页,共71页Page 65三、车站巡查作业n当隐患不能彻底消除时,设置适当的防护警示标志;n在接触轨停电后,方可允许进入轨道区域除非车站员工获授权处理紧急事宜,但必须穿好绝缘鞋做好自身防护第65页,共71页Page 66三、车站巡查作业(3) 乘客管理n防止儿童在车站范围内嬉戏;n防止乘客携带任何危险品、攻击性物品或有害物品进入地铁范围;n防止乘客运送可能会导致意外、滋扰其他乘客或损坏公司财物的物品n要求携带笨重物品或行李以及使用轮椅的乘客使用垂直电梯,切勿使用扶手电梯,以免构成危险;第66页,共71页Page 67三、车站巡查作业(4)电扶梯及自动人行道n有关员工在停止电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前,必须确保梯级和踏板上均没有人,在紧急情况下除外;第67页,共71页。
Page 68三、车站巡查作业(5)站台n维持站台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n在特殊情况下协助列车进行事件处理;n确保站台设备正常,发生故障及时报修;n对任何非正常的情况保持警觉,如:突发事件,安全门故障等第68页,共71页Page 69三、车站巡查作业n确保岗位上不得代人存放物品n提供适当协助,确保列车按运行时刻表时间离站;n确保车门和屏蔽门在即将关上时,劝阻乘客切勿抢上,冲击安全门;n提高警惕,留意发生任何事故或异常情况第69页,共71页Page 70三、车站巡查作业(6)特别注意n站台边缘或列车附近是否存在任何隐患,例如乘客扒屏蔽门,或在站台边缘或站台安全门上或附近摆放物品;n留意车门、屏蔽门的关闭情况,特别注意是否有乘客可能被门夹住;n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按动紧急停车按钮;第70页,共71页Page 71三、车站巡查作业(7)车站房间n有关员工必须经常巡查其可进入的房间确保:n已关闭所有不需要的照明;n房价清洁,没有垃圾n无其他异常情况第71页,共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