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理论试题.docx
113页2009 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组织学与胚胎学期末理论试题八年制:08 基础医学;08 口腔医学-2 ;08 临床医学-1~-5 用姓名 学号 班级 组 成绩 ━━━━━━━━━━━━━━━━━━━━━━━━━━━━━━━━━━我承诺:在考试中一定做到——诚实守信、自尊自律!签名 一、问答题:(每题 15.0 分,共计 45.0 分) 实际得分 1. 简述脾白髓和红髓的组织结构、主要的细胞分布 (15.0 分)2. 试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 (15.0 分)3. 试述心球和动脉干的分隔过程及常见先天畸形的原因 (15.0 分)二、名词解释:(共计 18.0 分) 实际得分 4. 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组成、功能) (3.0 分)5. 网织红细胞(特性、结构特点、正常数值) (3.0 分)6. 质膜内褶(位置、结构及功能) (3.0 分)7. 周细胞(位置、特点) (3.0 分)8. 气-血屏障 (定义、结构组成) (3.0 分)9. 胚泡(形成、结构、意义) (3.0 分)三、英译中名词:(共 10 题,计 2.0 分,每题 0.2 分)实际得分 10epithelium11dermis 12fertilization13renal corpuscle14hepatic lobule15cleavage16lymphocyte17postsynaptic element18spermatozoon19placental membrane四、选择题(共 35 题,计 35 分,每题 1.0 分) 实际得分 A 型题(共 21 题,在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 得分 20. 诱导神经管形成的结构是( )A. 原条B. 原结C. 原凹D. 脊索E. 体节21. 肝内胆汁排出的途径依次是( )A. 闰管、胆小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B. 胆小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C. 胆小管、闰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D. 闰管、胆小管、小叶间胆管E. 胆小管、小叶间胆管、闰管、左右肝管22. 下列哪 5 种结构均属于胎膜( )A. 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B. 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基蜕膜C. 绒毛膜、羊膜、卵黄囊、体蒂和脐带D. 绒毛膜、羊膜、包蜕膜、尿囊和脐带E. 绒毛膜、壁蜕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23. 关于睾丸间质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 位于睾丸纵隔内B. 常成群分布C. 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D. 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E. 细胞质嗜酸性24. 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 肝细胞B. 肝板C. 肝血窦D. 肝小叶E. 胆小管25. 对破骨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 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一般可含 6~50 个细胞核B. 紧贴骨质的一侧有刷状缘,电镜下为许多不规则的微绒毛,称为皱褶缘C. 细胞质呈泡沫状D. 电镜下可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大量的线粒体和溶酶体E. 具有很强的溶解、吸收骨质的能力26. 下列哪一种激素不是胰岛细胞的分泌物( )A. 生长抑素B. 胰高血糖素C. 胰岛素D. 胰多肽E. 胰蛋白酶27. 回肠憩室产生的原因是( )A. 卵黄囊未退化,残留一指状盲囊B. 尿囊未退化,残留一指状盲囊C. 卵黄蒂退化不全,残留一指状盲囊D. 脐腔未闭,残留一指状盲囊E. 尿囊基部未退化,残留一指状盲囊28. 关于蒲肯野纤维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 是特殊的心肌纤维B. 是神经纤维C. 闰盘发达D. 含肌原纤维少E. 功能是传导兴奋29. 对软骨囊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 位于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内B. 含硫酸软骨素较多C. 染色后呈弱嗜酸性D. 内含胶原原纤维少或无E. 染色后呈强嗜碱性30. 唇裂形成的原因是( )A. 上颌隆起与同侧外侧鼻隆起未愈合B. 下颌隆起与同侧内侧鼻隆起未愈合C. 正中腭突未愈合D. 上颌隆起与同侧内侧鼻隆起未愈合E. 鼻中隔未形成31. 对心肌纤维超微结构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 肌原纤维不如骨骼肌的明显B. 横小管位于暗带和明带交界处C. 肌浆网不如骨骼肌的发达D. 心肌纤维连接处形成闰盘E. 心肌纤维含有粗、细肌丝32. 对骨板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 由胶原纤维有规律地分层排列与基质共同构成B. 骨细胞位于骨板之间或骨板内的骨陷窝内C. 相邻骨细胞突起通过骨板内的骨小管相连接D. 同一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交叉排列E. 同一骨板内的纤维平行排列,相邻骨板内的纤维则与之垂直33. 甲状旁腺的发生是由( )A. 第 3 对咽囊腹侧份的上皮增生分化形成的B. 第 3 对咽囊背侧份的上皮增生分化形成的C. 第 4 对咽囊腹侧份的上皮增生分化形成的D. 第 3 对和第 4 对咽囊腹侧份的上皮增生、分化形成的E. 第 3 对和第 4 对咽囊背侧份的上皮增生、分化形成的34. 以下关于精子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 由精子细胞变态形成B. 精子一旦形成,便具有了运动能力C. 精子头侧面观呈梨形D. 精子镶嵌于支持细胞的腔面E. 精子是处于发育最后阶段的生精细胞35. 以下哪一种结构不是由输尿管芽演变而来( )A. 肾盂B. 集合管C. 肾盏D. 远端小管E. 输尿管36. 关于次级卵泡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 卵母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B. 卵母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C. 当卵泡细胞增至 6~12 层时,在卵泡细胞之间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腔隙D. 出现卵丘E. 出现放射冠37. 原始造血细胞发生于( )A. 卵黄囊胚外中胚层B. 卵黄囊胚外内胚层C. 胚盘内胚层D. 间介中胚层E. 生殖嵴表面上皮38. 构成疏松结缔组织分子筛骨架的多糖分子主要是( )A. 透明质酸B. 硫酸软骨素C. 硫酸乙酰肝素D. 硫酸角质素E. 肝素39. 内因子是由何种细胞分泌( )A. 胃腺主细胞B. 颈黏液细胞C. 壁细胞D. 内分泌细胞E. 柱状吸收细胞40. 滤过膜的组成( )A. 内皮、基膜B. 有孔内皮、基膜、血管系膜C. 足细胞裂孔膜、有孔内皮、血管系膜D. 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E. 血管系膜、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B 型题(共 14 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 得分 备选答案(第 41~43 题)A. 成纤维细胞B. 纤维细胞C. 肥大细胞D. 浆细胞E. 巨噬细胞41. 参与机体过敏反应的细胞是( )42. 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43. 可产生纤维和基质的细胞是( )备选答案(第 44~46 题)A. 突触前成分B. 突触后成分C. 突触间隙D. 突触前膜E. 突触后膜44. 突触小泡位于( )45. 线粒体位于( )46. 与神经递质相应的受体位于( )备选答案(第 47~51 题):A. 相邻肺泡间的结缔组织B. 多个肺泡的共同开口处C. 肺内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D. 管壁上开始出现肺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E. 相邻肺泡之间气体流通的小孔47. 肺泡囊是( )48. 呼吸性细支气管( )49. 肺间质包括( )50. 肺泡隔是( )51. 肺泡孔是( )备选答案(第 52~54 题):A. 桥粒连接B. 纵小管C. 缝隙连接D. 横小管E. ATP 酶52. 相邻平滑肌纤维之间有( )53. 心肌纤维纵向连接处有( )54. 心肌纤维的 Z 线水平有( )参考答案一、问答题:(共 3 题,每题 10.0 分,计 30.0 分)1. 简述脾白髓和红髓的组织结构、主要的细胞分布。
脾白髓:①动脉周围淋巴鞘(☆):为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 ,主要分布着 T 细胞(☆),是脾内的胸腺依赖区(☆) ②脾小体(☆):即淋巴小结(☆) ,主要分布着 B 细胞(☆) ,当执行体液免疫应答时,细胞大量增殖,也可以出现生发中心和小结帽(☆) 脾红髓:①脾索(☆):由富含血细胞的索状淋巴组织构成(☆) ,索内分布着 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 ,是脾滤血的主要场所②脾窦(☆):窦壁由长杆状内皮细胞(☆)平行排列而成,内皮细胞之间间隙很宽,外有不完整的基膜和环行网状纤维围绕(☆) 脾窦外侧有较多的巨噬细胞(☆) ,有利于血液的过滤注:每(☆)1.0 分×15 =15.0 分2. 试述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1 )光镜结构:上皮细胞的高低随功能状态而改变,功能活跃时,细胞增高呈柱状(☆) ,反之,细胞变低呈扁平状(☆) 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2 )电镜结构:细胞的游离面有少量的微绒毛(☆) ,细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核上部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线粒体和溶酶体也较多,细胞顶部有分泌颗粒(☆) ,还有低电子密度、体积较大的胶质小泡(☆) 。
3 )功能: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尤其对婴幼儿的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影响很大注:每(☆)1.5 分×10 =15.0 分3. 试述心球和动脉干的分隔过程及常见先天畸形的原因人胚发育第 5 周时,心球和动脉干的心内膜下组织增生形成心球嵴(☆)和动脉干嵴(☆) ,两条嵴在中线融合成一条螺旋形的隔膜(☆) ,称为主动脉肺动脉隔(☆) ,将动脉干和心球分隔成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 以后,心球并入心室,故肺动脉和右心室相通(☆) ,主动脉和左心室相通(☆) 主动脉、肺动脉开口处的内膜下组织增厚形成半月瓣(☆) 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法洛四联症(☆) 它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大这种畸形多由于主动脉肺动脉隔偏向肺动脉侧(☆) ,引起肺动脉狭窄(☆) 、肥大的主动脉骑跨(☆)在室间隔膜部缺损处(☆) 由于肺动脉狭窄,右心室排血受阻,导致其代偿性肥大(☆) 注:每(☆)1.0 分×15 =15.0 分二、名词解释:(共 6 题,每题 3.0 分,计 18.0 分)4. 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组成、功能) (3.0 分)(1 )组成:胃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以及上皮表面的黏液层( ☆)构成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2 )功能:可防止胃酸及胃蛋白酶对上皮细胞的侵蚀(☆) 注:每(☆)1.0 分×3=3.0 分5. 网织红细胞(特性、结构特点、数值) (3.0 分)(1 )特性: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直径略大于成熟红细胞2 )结构特点:用煌焦油蓝作体外活体染色(☆) ,可见细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 ,它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 3 )数值:成人,占红细胞总数 0.5%~1.5%(☆) ;新生儿,可达 3%~6%(☆) 注:每(☆)0.5 分×6=3.0 分6. 质膜内褶(位置、结构及功能) (3.0 分)(1 )位置:多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 2 )结构:由细胞膜向细胞质内折叠形成的许多褶状结构(☆) 褶间细胞质内(☆)含许多纵行排列的线粒体(☆) 3 )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 ,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 注:每(☆)0.5 分×6=3.0 分7. 周细胞(位置、特点) (3.0 分)(1 )位置(☆):毛细血管管壁紧贴内皮之外2 )特点(☆):是一种扁平而有突起的未分化的细胞注:每(☆)1.5 分×2=3.0 分8. 气-血屏障 (定义、结构组成) (3.0 分)(1 )定义:指肺泡腔内的 O2(☆)与肺泡隔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