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民俗,全世界只有周宁县浦源村才有.docx
7页这个民俗,全世界只有周宁县浦源村才有2008 年,宁德周宁县浦源村鲤鱼溪以“三个世界唯一” (鱼冢、鱼葬、鱼祭文)申请“年代最久的鲤鱼溪,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并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证通过,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给寿终的鲤鱼举行葬礼的村庄鲤鱼溪,与鱼同乐鲤鱼溪位于周宁县城往西五公里的浦源村,因村里有条五百多米长的小溪,且溪水清澈、溪中鲤鱼成群而得名最初这里的郑氏祖先在溪中养鲤鱼,是为了检验河水是否被投毒及至后来,鱼的子孙满溪繁衍,人鱼同乐,和谐共处,融洽成趣鲤鱼溪人爱鱼、敬鱼,也不容许外人伤害鲤鱼为此,鲤鱼溪人从南宋末年便开始学习南拳他们使用一种状如牛角的“铛”作为护鱼工具,并成立村里的护鱼队在这条溪中有 2 万多尾五彩斑斓的大鲤鱼,“鱼闻人声而至,见人影而聚”,天生不怕与人亲近,温顺如驯鲤鱼溪的百年鱼冢因为敬鱼,村民们特意修砌鱼冢,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为得享天年的鲤鱼举行葬礼鱼冢位于鲤鱼溪下游,这也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鱼冢其两旁立着两棵千年柳杉,树枝在空中合抱为一,仿佛为鱼冢撑起一把天然大伞,当地人将这两棵树称为鸳鸯树 鱼冢四周是稻田,面朝鲤鱼溪和郑氏宗祠,为鹅卵石,呈拱圆形,冢前石碑、石案、香炉等祭祀物件一应俱全,寄托着浦源村人对鱼的虔诚敬意。
800 多年的鱼葬习俗鱼葬由司仪主持,先是领队者将“得享天年”的鱼安放在祭台上,并对其进行净香、上酒,顶礼膜拜;接下来由村中德高望重的族人宣读祭文:“奈何天不永年,遽尔云亡,人非草木,焉能忘情,衔悲忍痛,还招尔魂……”此后,将鱼隆重地葬于洞穴中,点香、烧纸钱以表纪念鱼葬习俗在这里代代相传,至今已有 800 多年历史,浦源村鲤鱼溪也因有了独一无二、传承数百年的鱼葬习俗,成为中华鲤鱼文化最为特别而典型的象征更为神奇的是,虽然鱼冢中已安葬了数以万计的鲤鱼,但鱼冢却总未见填满,而且其四周从未有过异味编辑:【遇见乡村】图文皆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