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史第十章.doc
10页1第十章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粉碎“四人帮”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坚持的错误方针是( B ) A、反击右倾翻案风 B、 “两个凡是” C、 “阶级斗争为纲” 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2、1977 年 8 月召开的,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又继续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的全国代表大会是( B ) A、中共十大 B、中共十一大 C、中共二十大 D、中共十三大3、1978 年 12 月 13 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的题目是( C ) A、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4、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A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5、1980 年 2 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予以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D ) 。
A、彭德怀 B、邓小平 C、薄一波 D、刘少奇6、1979 年 4 月 5 日至 28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 ) A、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B、 “改革、稳定、充实、完善”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 “改革、发展、创新、提高”7、1979 年 9 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基层干部和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的自主权,发挥其主动性,全会通过的决议是( B ) A、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8、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决议是( C ) A、 《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9、1982 年 9 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提出的重大命题是( C )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0、1986 年 9 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A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步骤、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保证、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11、198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被概括为( A )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一化三改”C、 “一体两翼” D、 “三步走”12、198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央制定的( C ) A、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B、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C、 《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D、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3、1989 年 6 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选举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是( D ) 。
A、胡耀邦 B、C、李鹏 D、江泽民14、邓小平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 A ) 3A、发展集体经济 B、发展个体经济C、发展国有经济 D、发展合作经济15、1992 年 6 月 9 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的讲话,明确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是( B ) A、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充分保证人民依法享受人权 D、 “高增长,低通胀”16、1992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在全党具有指导地位的理论是( A ) A、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7、1992 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是( C ) 。
A、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多种经济体制转变 B、从多种经济体制向单一经济体制转变C、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8、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994 年 5 月,江泽民进一步明确提出( C ) A、稳定是目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前提 B、稳定是动力,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标 C、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 D、稳定是任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前提 19、1995 年 9 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深刻阐述了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 D ) A、十大关系 B、人民内部矛盾问题C、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 D、十二大关系20、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于( C )A、1995 年 2 月 19 日 B、1996 年 2 月 19 日C、1997 年 2 月 19 日 D、1998 年 2 月 19 日42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B ) A、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B、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C、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D、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22、2001 年 12 月 11 日,经过长达 15 年的艰苦谈判,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事件是( C ) 。
A、中国建立海南省 B、中国开放上海浦东新区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举办亚洲博鳌论坛23、根据“一国两制”构想,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A ) A、1997 年 7 月 1 日 B、1998 年 7 月 1 日C、1999 年 7 月 1 日 D、2000 年 7 月 1 日24、根据中共十五大的部署,从 1998 年末开始,中央决定开展“三讲”教育的内容是( D ) A、讲稳定、讲政治、讲正气 B、讲学习、讲大局、讲正气C、讲学习、讲政治、讲和谐 D、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25、2004 年 9 月,中国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落实并贯穿到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的战略思想是( C ) A、科技强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C、科学发展观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6、2005 年 10 月,中国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重要决定是( B ) A、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C、 《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D、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7、2006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重要决定是( D ) 。
5A、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D、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8、2008 年 8 月至 9 月,在北京举办的圆了中国人百年梦想的重大体育赛事是( B ) A、第 21 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B、第 29 界奥林匹克运动会C、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D、世界园艺博览会29、2011 年 10 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重要决定是( C ) A、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B、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C、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3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D )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B、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多项选择题:1、1956 年 1 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会议提出(ABC )P235。
A、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 B、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要更加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技术 D、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2、1956 年 4 月,毛泽东提出促进文化繁荣和科学进步的指导方针是(AD )P237A、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 B、思想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C、文化问题上的百花齐放 D、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63、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议程有(ABD )P237A、毛泽东致开幕词 B、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C、周恩来作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报告 D、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4、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 ABD ) P238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B、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C、国家管理为主体,地方管理为补充D、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 法主要有(ABCD )P239A、民主的方法 B、说服的方法C、教育的方法 D、“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5、1957 年 4 月 27 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提出整风运动的内容是 ( ACD )。
P239A、反对官僚主义 B、反对专制主义C、反对宗派主义 D、反对主观主义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严重泛滥的主要标志是(ABCD )P242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7、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毛泽东坚持并大力宣传的 “三面红旗”是指( ACD )P243A、总路线 B、合作化 C、 “大跃进” D、人民公社8、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愿望是( ACBD )A、抵御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B、防止国内资本主义复辟C、消除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 D、推动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监督管理 9、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