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籍管理_题库汇总终稿.pdf

31页
  • 卖家[上传人]:飞翔****08
  • 文档编号:254637426
  • 上传时间:2022-02-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98.17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土地:土地是地表的一个区域,其特点包括该区域垂直向上和向下的生物圈的全部合理稳定的或可预测的周期性属性,包括大气、土壤和下伏地质、生物圈、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或可简单描述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和现在劳动的产物2、土地分类:将各个个体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做不同程度的饿抽象概括与归并,获得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种土地分类单位土地类型:具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土地单元的综合体3、土地类型 :具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土地单元的综合体评价一个类型就评价了其所有单元,避免逐个单元评价土地类型的划分着重自然条件4、土地分级: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并和划分,产生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5、土地单元: 属性大致相近的一块土地,称为一个土地单元6、地块:各种自然地理特征一致,具有共同的小气候,植物群落,土壤变种等性质的一块土地7、地片:地块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形态的一块土地8、地方 由相互联系的若干地片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大片土地,是土地单元分级系统中的高级单位。

      9、土地评价: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不同的土地利用为目的,估价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宜性过程10、间接评价法:通过分析土地各组成要素的属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加以综合去评定土地的等级11、土地潜力: 土地在用于农业牧业生产或其他方面的潜在能力12、土地潜力评价:根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及其对土地的某种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方面的潜在能力作等级划分13、土地适宜性:一定的土地类型对规定用途的合宜性和使用程度14、土地适宜性评价:根据规定用途的适宜性对特定区域土地进行评价分类或以特定土地利用为目的的评价土地适宜性的过程15、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以及它的整个景观,按地理坐标所确定的方向,随着地域不同会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称为地域分异,它是自然地域环境的不均一性在三维空间上的表现地域分异是自然地理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地球表面各级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要素沿地理坐标方向发生变化绝对不是偶然的、孤立的、杂乱无章的从赤道向两极,从沿海向内陆,从山谷向山顶, 热量条件、水分、植被、土壤以及整个自然景观都发生了明显的、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地域分异中常常存在的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地域分异规律,或空间地理规律。

      16、潜力级 :潜力评价当中的最高等级,是限制性或危害性的相对程度相同的若干土地潜力亚级的归并17、潜力亚级: 具有相同的限制因素和危险性的潜力单元的组合18、潜力单元:对于一般农作物、饲料作物经营管理具有大致的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19、 土地经济评价:对土地利用效益的综合评定运用可比性经济指标对土地质量进行评定,揭示土地利用的经济关系,即对土地利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方式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决定土地适宜性类型及其适宜性程度,其实质在于表现不同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下,不同质量土地生产耗费量与提供产品量的比例关系20、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以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条件,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每年获得的定额收入21、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指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任何一块土地,即使最劣的土地,也必须支付的地租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以及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22、级差地租(、)级差地租 : 指等量资本投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相同面积土地上,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 是由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资本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级差地租。

      23、土地管理: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方法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活动24、地籍管理: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 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25、权属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国家为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而进行的管理 (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的审核和依法确认,土地权属变更管理,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依法查处有关部门侵犯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等)26、利用管理:是国家各级土地管理机构,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达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而采用的各种措施27、基准地价:是政府对一定时期城镇各级别土地或均质地域及其商业、住宅、工业等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评估确定的法定最高使用年限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28、土地产权:产权( property rights)财产权,是存在于任何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出借权、转让权等其他与财产有关的权利土地产权关于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 它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继承权等多项权利。

      29、土地资产: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稀缺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当人们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时,土地资源出现了稀缺现象,因而被一部分人当作财产而占有因而,可以说地产是具有明确权属关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是资本物的表现30、农地估价:农用地估价即农用地的价格评估,即用货币单位表示其农用地的质量高低可为农用地流转中的有关价格的确定、农用地税、费标准的拟定提供依据31、土地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32、地籍:是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我国辞海中给地籍定义为:“中国历代政府登记土地作为征收田赋根据之册薄33、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档案管理是将经过土地调查、分等定级估价、登记、统计等工作形成的各种文字、数据、图册资料进行归档、保管与提供等工作34、遥感技术 (RS) :所谓遥感技术,就是根据电磁波理论, 应用现代技术, 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从高空或远距离,通过遥感器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量测的一种侦察技术。

      35、地籍管理:地籍管理 (Cadastral Management)是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 簿、册等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36、托伦斯登记制度:托伦斯登记制度为澳大利亚人托伦斯所创其主要特点为:初次登记不强制,但一经登记即进入强制登记状态,非经登记不发生效力登记有公信力土地登记机关负有赔偿责任 采取实质审查主义 颁发权利凭证3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以图斑为基本单元, 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又称土地数量调查38、 土地条件调查:是土地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土地自然和与土地利用直接有关的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主要包括对土地的土壤、植被、地貌、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状况等土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对土地的交通、区位、投入、产出、收益等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39、 地籍调查: 是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40、 宗地: 即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地块41、 土地权属调查: 通过对宗地权属及其权利所及的界限的调查,现场查实、查清相邻权属单位的确切工作界线,在现场标定宗地界址位置,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

      42、 地籍测量: 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界等,绘制地籍图,并计算其面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信息持续收集调查,开展系统分析的科学管理手段和工作43、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是指在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建立初始地籍后,国家每年对土地权属和用途发生变化的土地进行连续调查、全面更新土地用地资料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监测44、 土地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将土地权利人依法取得、 变更、 灭失的各项土地权利、用途、 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依法记录于专门设置的簿册上45、 初始土地登记: 又称总登记,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的土地进行的普遍登记46、 土地统计: 是利用数字、 表格、 图件及文字记录,整理和分析土地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利用及其动态变化的工作过程47、 土地统计报表制度: 是基层单位和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按照统一规定的指标涵义、统一报表格式和保送程序,定期向国家保送土地统计资料的一项重要的统计报告制度48、 土地统计分析: 是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土地数量、结构、利用状况、权属状态及他们的区域分布现状、动态变化过程等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土地利用的水准、 特征、分布格局、变化规律和趋势,从而及时地对土地分配、使用、开发等土地管理状况作出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认清本质、找准规律、洞察趋势。

      为探求加强土地管理的对策措施提供依据49、 土地综合指标分析: 是在将土地统计指标划分类型的基础上,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进行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50、 地籍档案: 凡是在地籍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具有保存、参考价值的文字、图表、磁带、磁盘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均称之为地籍档案51、 地籍档案管理: 是以地籍档案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归档、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等工作的总称52、 现代地籍: 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等形式表示53、 界址线:是指相邻宗地之间的分界线或封闭的独立权属界线54、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55、 土地登记的基本程序:申请、地籍调查、 权属审核、注册登记、核发证书56、 变更土地登记: 指初始土地登记以外的土地登记包括:设定登记(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变更登记(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注销土地登记57、 图斑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基本单元。

      指被境界、土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封闭而形成一个具有相同地类的地块58、 共用宗地:共用宗地是指几个土地使用单位或个人,在实地上无法划清各自使用范围和界线的一块土地共用宗地由共有土地使用权人分别申请土地登记,各共有使用权人共同或委托代表认界59、 土地统计: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统计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60、 土地利用现状详查: 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是以较大比例尺图件为基础,开展全面的实地调查,采用较详尽的土地分类系统,运用周全和较高精度的面积量算方法来完成的调查第二部分填空题1、土地调查工作通常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2、我国目前的土地分类体系是根据土地的土地用途,利用的方式,经营的特点,覆盖的特征建立的综合分类3、我国的土地登记一种兼容权利登记,托伦斯登记式登记的综合体,但更偏重于权利登记登记4、现阶段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地籍信息系统几个方面的内容5、地籍调查按照调查的时期和任务可分为权属调查,地籍测量6、地籍调查的单元是:宗地7、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对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它是为摸清土地质量及其分布而进行的专项调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