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提分仿真卷九含解析.doc
6页湖北省名校联盟2022年高考化学考前提分仿真卷〔九〕〔含解析〕考前须知: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复第一卷时,选出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答复第二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l 35.5 Co 59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7.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以下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导致颜色的变化B.高品质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洁物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由于陶瓷耐酸碱,因此可以用来熔化氢氧化钠【答案】A【解析】A.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颜色可能不同,在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导致的颜色变化,故A正确;B.瓷器主要是由黏土烧结而成,瓷器中含有多种硅酸盐和二氧化硅,是混合物,故B错误;C.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先进陶瓷、非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氮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D.陶瓷的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能与熔化氢氧化钠反响,故D错误;应选A。
8.以下有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所有原子共平面 B.其一氯代物有6种C.是苯的同系物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A.连接苯环和环丙烯基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苯平面和烯平面不一定共平面,故A错误;B.有一对称轴,如图,其一氯代物有5种,故B错误; C.苯的同系物中侧链是饱和烃基,故C错误;D.中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应选D9.研究说明,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响过程如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整个过程中O3作催化剂B.反响III的方程式为O2+O=O3C.光化学烟雾中含甲醛、乙醛等刺激性物质D.反响I、反响Ⅱ均属于氧化复原反响【答案】A【解析】A.催化剂:反响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根据过程,O3只参与反响,没有O3的生成,因此O3不是催化剂,故A说法错误;B.根据过程,反响III:O和O2参与反响,生成O3,即反响方程式为O2+O=O3,故B说法正确;C.根据反响过程,反响Ⅱ生成甲醛和乙醛,因此光化学烟雾中含有甲醛和乙醛等刺激性物质,故C说法正确;D.反响I:O3+3NO=3NO2,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复原反响,反响Ⅱ丙烯与O3发生反响生成甲醛和乙醛,发生氧化复原反响,故D说法正确。
10.以下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一定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某钾盐溶于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其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出现该钾盐是K2CO3B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下层分别呈无色和紫红色复原性:I−>Br−>Fe2+C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反响2NO2N2O4的ΔH<0D将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某溶液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该气体,浑浊消失该溶液是Ca(OH)2溶液【答案】C【解析】A.假设该钾盐是KHCO3,可以得到完全一样的现象,A项错误;B.溴可以将Fe2+氧化成Fe3+,证明氧化性Br2>Fe3+,那么复原性有Fe2+>Br−,B项错误;C.红棕色变深说明NO2浓度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正反响放热,C项正确;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得到NH3和CO2,通入Ca(OH)2后浑浊不会消失,D项错误;答案选C11.杂志Joule中题为“Li—CO2 Electrochemistry:A New Strategy for CO2 Fixation and Energy Storage〞的文章,阐述关于电化学技术固定CO2新的反响途径。
以下图是采用新能源储能器件将CO2转化为固体产物,实现CO2的固定和储能灵活应用的装置储能器件使用的Li—CO2电池组成为钌电极/CO2—饱和LiClO4—DMSO电解液/锂片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钌电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响式为:2Li2CO3+C-4e−=3CO2+4Li+B.Li—CO2电池电解液由LiClO4—DMSO溶于水得到C.这种电化学转化方式不仅减少CO2的排放,还可将CO2作为可再生能源载体D.CO2的固定中,每生成1.5mol气体,可转移2mol e−【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钌电极上的电极反响式为2Li2CO3+C-4e−=4Li++3CO2↑,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Li—CO2电池有活泼金属Li,所以电解液为非水溶液饱和LiClO4-(CH3)2SO〔二甲基亚砜〕有机溶剂,故B错误;C.由图可知,CO2通过储能系统和CO2固定策略转化为固体产物C,这种电化学转化方式不仅减少CO2的排放,还可将CO2作为可再生能源载体,故C正确;D.由图可知,CO2的固定中的电极反响式为:2Li2CO3=4Li++2CO2↑+O2+4e−,转移4mol e−生成3mol气体,CO2的固定中,每生成1.5mol气体,可转移2mol e−,故D正确;应选B。
12.X、Y、Z、U、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且形成的某种二元化合物能形成光化学烟雾,Z为金属元素且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其他各层上电子数之和大5,U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代数和为0,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其氢化物均为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半径大小:W>U>Z>Y>XB.X、W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UY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D.Z单质在Y单质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答案】C【解析】X、Y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且形成的某种二元化合物能形成光化学烟雾,那么X为氮(N),Y为氧(O);Z为金属元素且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其他各层上电子数之和大5,那么Z为钠(Na);U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代数和为0,那么U为硅(Si);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其氢化物均为强酸,那么W为氯(Cl)A.原子半径大小:W(Cl)
二、非选择题〔共43分〕26. 〔15分〕苯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响: 2C6H5CHO+NaOH→C6H5CH2OH+C6H5COONa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酸苯溶解性水中微溶微溶温度溶解度不溶17℃0.21g25℃0.34g100℃5.9g有机溶剂中易溶易溶易溶易溶密度〔20℃〕/g·cm-31.01.01.30.9沸点/℃17820524980熔点/℃26-151225.4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实验流程及涉及的主要实验装置〔局部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略〕如下:〔1〕第①步所用装置〔如图1〕,用搅拌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第②步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3〕第③步采用沸水浴加热蒸馏,收集到的馏分为_________;再进行第④步,操作如图2所示图2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正确的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⑤步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水洗涤沉淀X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沉淀X洗涤干净与否的操作:__________。
〔5〕第⑥步经过滤、洗涤、枯燥得苯甲酸产品,然后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0.2440g苯甲酸样品于锥形瓶中,加100mL蒸馏水溶解,再用0.1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经平行实验,测得消耗NaOH溶液的平均值为19.20mL,那么苯甲酸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质量百分数〕答案】〔1〕加快NaOH与苯甲醛反响速率 冷凝回流 〔2〕分液漏斗 〔3〕苯 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4〕C6H5COO−+H+→C6H5COOH 苯甲酸沉淀在冷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故用冷水洗涤,减少产品的损失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假设无明显现象,那么沉淀洗涤干净,假设有白色沉淀生成,那么沉淀没有洗涤干净 〔5〕C6H5COOH+NaOH=C6H5COONa+H2O 96% 【解析】此题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实验:结合题中信息和相关数据,苯甲醛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C6H5CH2OH和C6H5COONa而C6H5CH2OH微溶于水,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第②步操作参加苯,苯作萃取剂,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上层液体是C6H5CH2OH的苯溶液,下层液体是C6H5COONa溶液,因为C6H5CH2OH与苯互溶,但是沸点不同,故采取蒸馏的方式把它们别离,C6H5COONa溶液中参加盐酸制取C6H5COOH。
〔1〕第①步搅拌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NaOH与苯甲醛的接触面积,加快NaOH与苯甲醛反响速率;仪器B是球形冷凝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2〕第②步操作是萃取分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3〕上层液体是C6H5CH2OH的苯溶液,第③步采用沸水浴加热蒸馏,水的沸点为100℃,由表中所给物质的沸点可知,苯的沸点80℃,C6H5CH2OH的沸点205℃,故收集到的馏分为苯;图2进行操作时,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体中是错误的,蒸馏时,需要测量蒸出的馏分蒸汽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4〕第⑤步反响为强酸制弱酸,盐酸与C6H5COONa反响生成C6H5COOH,C6H5COO−+H+→C6H5COOH;因为在热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