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免疫规划学习资料.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62135352
  • 上传时间:2022-08-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免疫规划学习资料 免疫规划学习资料一、预防接种〔一〕一类疫苗免疫程序及使用指导意见1、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卡介苗〔BCG〕、乙型肝炎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百白破疫苗〔DPT〕、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DPT〕、白破疫苗〔PT〕、麻疹疫苗〔MV〕、麻风疫苗〔MR〕、麻腮疫苗〔MM〕、麻腮风疫苗〔MMR〕、A群流脑疫苗〔MENA〕、A+C群流脑疫苗〔MENAC〕、乙脑疫苗〔JE—1〕、甲肝疫苗〔HEPA—1〕,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现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2、一类疫苗免疫程序表见〔表1〕 3、使用规定 ①根底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 ②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一剂次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 ③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个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 ④乙肝疫苗第一剂次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二剂在第一剂接种后一个月接种,第三剂在第一剂接种后六个月〔5—8月龄〕接种第一剂和第二剂间隔应≥28天,第二剂和第三剂的间隔时间应≥60天。

      ⑤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麻风疫苗缺乏局部继续使用麻疹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缺乏局部使用麻腮疫苗替代,麻腮疫苗缺乏局部继续使用麻疹疫苗 ⑥是哟A+C群流脑疫苗时,应按照以下原那么实施: A.接种对象为3岁以上人群 B.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 C.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 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 D.按以上原那么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防止重复接种 ⑦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疫苗联合免疫原那么的要求进行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 〔二〕疫苗的管理 1、疫苗的接收: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时,应对疫苗品种、数量、生产企业、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批签发合格证明编号、温度记录、供货单位、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做好入库登记、购进进口疫苗的还应当索取进口药品通关单编号复印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2、疫苗的储存于运输 ①疫苗的储存:疫苗应按品种、规格、批号、失效期分类存放,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与冰箱壁应留5CM空隙,疫苗之间留2CM空隙;门诊后回收的疫苗药做好标记,下次接种时先用,并只限再用一次。

      疫苗在冰箱存放时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应防止贴近冷凝器或冷风出口,防止冻结卡介苗在冰箱中应放在专用盒里,并有醒目标志 3、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 ①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麻腮、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A/A+C〕、甲肝疫苗在2℃—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②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在–20℃—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③疫苗稀释液储存在2℃—8℃或在室温下,但 不能冷冻假设在室温下储存,在使用前应将稀释液冷却到2℃—8℃后再使用,以防止疫苗效价降低 ④接种点领取疫苗时要将疫苗放在置有冰排的冷藏箱中运输 ⑤各接种单位必须严格按要求认真做好每台冰箱的温度监测记录每天记录2次温度,2 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 〔三〕预防接种证、卡的管理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单位必须按规定为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同时做好其他适龄人群预防接种的记录工作 1、预防接种证、卡的建立 ①预防接种证、卡按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 ②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当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接种证遗失者应及时到接种单位补办。

      乡村医生应在每个月出向公卫办上报上个月本村新生儿摸底登记表见〔表2〕并催促新生儿监护人及时办理预防接种证 ③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3个月以上的,乡村医生要向流动儿童监护人进行宣传,催促其及时到接种单位办理接种证、卡;乡村医生每3个月要向乡镇公卫办上报本村流动儿童根本情况表〔表3〕 ④在建立接种证的同时,接种单位还要问哦每名儿童建立接种卡机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接种单位管理儿童预防接种的主要资料 2、预防接种证、卡的使用管理 ①接种单位对适龄儿童实施预防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②预防接种证、卡由实施接种工作的人员填写接种卡按常住和流动儿童归类,接种卡要注明组、分出手年份、出生日期顺序记录时间要以公历为准;应填写详细地址和联系 ;迁出、迁入儿童要注明时间、地点等 ③接种单位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剔出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 ④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预防接种卡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卡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至少15年 3、儿童信息的收集 掌握免疫接种对象信息是免疫规划最根底的工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掌握辖区内免疫接种对象的信息。

      ①村医要与妇联主任核对并补充遗漏儿童名单 ②村医要在本村内获取外来儿童名单,定时上报公卫办 ③在流动人口聚居地经常张贴免疫规划告示 ④每月将收集到的当地儿童和外来儿童变动情况整理、汇总、归档上报 〔四〕预防接种的实施 1、接种前准备工作 〔1〕接种场所 ①接种场所室外要设有醒目标志,室内宽敞清洁,光线明亮,通风保暖,并准备好接种工作台,坐凳,以及提供儿童和家长休息、等候的设施 ②接种场所应当按照候种、健康咨询、登记、接种、观察等效劳功能进行合理分区,确保接种在有序进行同时需接种几种疫苗时,在接种室或接种台分别设置醒目的疫苗接种标记,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③搞好室内清洁卫生,接种场所要用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接种工作人员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 双手要洗净在接种场所显眼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内容包括:不良反响以及考前须知及第二类疫苗价格等,设立接种效劳咨询 ;相关的宣传资料 〔2〕确定受种对象 根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单位保存的接种记录、清理接种卡及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确定本次预防接种的受种者受种者包括本次应种者上次漏种者和流动人等特殊人群中的未种者。

      〔3〕通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 采取预约、接种通知单、 、捎信、短信等适当方式,通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告知本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4〕准备疫苗和注射器材 接种单位根据各种疫苗受种人数计算领取疫苗数量,做好疫苗领发登记,按疫苗规定的储存温度运输与储存;按受种者人次数的1.1倍准备注射器材,包括注射器、喂服脊灰疫苗的清洁汤匙和冷开水 〔5〕准备急救药品和其他接种器材 ①消毒器材:75%酒精、无菌干棉签 ②体检器材: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 ③药品:1:1000肾上腺素,50%葡萄糖等 ④平安注射器材:注射器回收用平安盒、毁型器、消毒液容器及污桶等 2、接种实施操作程序 〔1〕核实受种者①接种工作人员应查验前来接种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应接种疫苗的品种及剂次②接种工作人员如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有误时英及时更正③对不属于本次的受种者,接种工作人员应向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2〕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①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响和患者后的考前须知。

      告知可采取口头和文字方式〔在接种室张贴公告,公布各类疫苗的接种禁忌症和考前须知〕②询问受种者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症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③对疑似发热的受种者应测量体温,对应缓种的受种者提出医学建议,并预约下次接种时间与地点等④对因由接种禁忌症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应当多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接种卡和接种证上记录⑤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第一类疫苗同品种二类疫苗的,应当告知承当费用,异常反响补偿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3〕登记及预约①接种工作人员通过核对,接种前告知与健康体检后,对确认为本次应种的受种者进行登记在预防接种证、卡上记录所接种疫苗的具体日期及批号,接种记录书写要求完整、工整、不得用其他符号代替②根据受种对象的数量,在接种当天或1周内将接种数据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③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4〕接种现场疫苗管理①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容器的次数,但不能提前稀释和抽取大量疫苗等待接种②严格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揺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培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③不得使用冻结过的百白破、乙肝疫苗、白破疫苗等含吸附剂的疫苗检查百白破、乙肝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为:将被检疫苗与对照的正常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定,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至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④注射剂型的疫苗使用:将安瓿尖端疫苗弹至底部,用75%酒精棉签消毒安瓿颈部后再用消毒干棉球或纱布包住颈部掰开;将注射器针头斜面乡下插入安瓿的液面下,吸取疫苗;吸取疫苗后,将注射器针头向上,排空注射器内的气泡,直至针头上有一小滴疫苗出现为止;自毁型注射器的使用方法参见相关产品使用说明;使用含吸收剂的疫苗前应当充分摇匀⑤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冷藏号的稀释液〔注意:疫苗必须使用其特定的稀释液,不同的稀释液不能混用,稀释液在使用前腰冷却至2℃—8℃〕,沿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防止出现泡沫;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需记录开启时间,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一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记录废弃疫苗数量;如使用冷藏包,应及时更换冷藏容器内已融化的冰排;接种结束后应及时将未开启的疫苗存入冰箱内〔5〕接种操作①接种操作前腰严格实行“三查7对〞制度,为了防止发生接种过失,预防接种前实施“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是指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预防接种证卡、检查疫苗和注射器外观、批号、效期;“七对〞是指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名称、规格、计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工作人员经“三查七对〞核实无误前方可对符合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②皮肤消毒A、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如接种部位皮肤不清洁,先进行清洗B、用无菌棉签醮75%酒精,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和络活碘进行皮肤消毒C、严格按照疫苗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剂量、方法和部位接种疫苗,见〔表1〕③接种时严格执行平安注射A、接种前方可翻开或取出经检查合格的注射器具B、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应立即清洗刺伤部位,并采取其他处置措施C、注射完毕后将注射器投入平安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内,统一回收销毁〔6〕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①皮内注射法主要用于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