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从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到课堂目标的转变.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6215169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3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从“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到“课堂目标”的转变 目标是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没有目标的行动是盲目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但是,从语文教学规律和特点观察,语文界向来对“目标”的定位关注度不够,乃至不少教学设计出现了概念性错误一、把“教学目标”当成“学习目标”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理当明确教学任务,形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等,用以引导和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那么,阐述“教学目标”的语言一定要体现教学性,即明确教师活动的要点、步骤和预期结果等比如《散步》一文,一位教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里的教学目标体现的是“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要实现的目标学生读到这样的句子,能够明确《散步》这一课要完成哪些任务,预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要求但是,从教学的角度,并没有体现出“教学性”所谓教学性,即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性、指向性、策略性,表现出教师本位的设计思想所以纳入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当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规定、约束、引导作用,其表述的语言应当告诉执教者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改为:1.通过点拨、示范、播放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在朗诵、品读中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结合具体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揣摩用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3.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师生分享对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赏析这样的设计即体现出师本位的思想,专为教师量身打造,服务于教,具体说明了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比如目标1“通过点拨、示范、播放视频”,这是指出具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表明教师活动的性质,“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是具体的预期结果可见,目标阐述从方式方法到预期结果,比较全面地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什么是教学目标?它“是指由一定的教学理念支配的、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即帮助教师弄清楚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问题,是专门提供给教师参照执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令人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在出示目标时,竟然把“教学目标”赫然呈现出来学生有必要了解领会教师的设计意图吗?他们只要明白“学习目标”就已经足够比如教学这一课时,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2.找出课文精彩的细节描写,说说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方法表现主题的作用。

      3.勾画最为精彩的语句,初步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学生本位的思想,把教师本位当成学生本位阐述,从源头上出现方向性错误,自然不能强化教师的主导意识二、把“学习目标”当成“课堂目标”凡是在课堂上展示“学习目标”的教师几乎都犯了一个错误,即混淆了“学习目标”与“课堂目标”的概念,致使目标展示的针对性不强学习目标”应该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标准和要完成任务的总称它的达成时空可以横跨各个领域,也可以纵向勾连一个时间段,不一定限制在狭隘的课堂时空里学生为了完成某些“学习目标”,可以凭借教材,也可以查阅资料,收看视频,甚至走出校外、家庭,到社会上访问、调研、考察等比如《散步》一文的学习目标,学生为了完成这三个目标,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查阅资料,或者收看微课视频,也可以充分和他人探讨,只要凭借自主的设计、布局,有了自主的学习体会,经历了整个目标达成的过程就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课堂目标”则特指学生在课堂活动场所的限定内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它有一定的限制性: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情境、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方法如《散步》一文,我们不应当把“学习目标”不加调整地当做“课堂目标”请看笔者的加工: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和大家分享蕴藏其中的感情。

      2.结合具体例子赏析细节描写对主题表达的作用3.积极与大家分享你对课文中富有表现力语言的赏析对比“学习目标”,我们不难发现,“课堂目标”的表述语言符合课堂活动的特点,体现出课堂活动所需要的情境、动作,如“分享”一词即现场展示,为大家营造一个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氛围其中“诵读”、体会感情、“赏析细节描写”、“分享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学习活动,完全可以适应课堂情境,学生也能听得真切,准确领会其中的意图可见,语文课堂目标,是教师“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在课前设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效果的预期设想”它必须体现出从教师出发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出发的“学习目标”、从课堂出发的“课堂目标”的高度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定义出师生共同活动的课堂情境所必须的“课堂目标”的概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郭继承.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走势[J].中学语文教师版,2014,(05).[2]林超.浅谈语文课堂学习目标的有效变更[J].中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5,(07).(黄光热 江苏扬州宝应氾水中心初级中学 225800)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