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护理路径在运动医学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docx
5页临床护理路径在运动医学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医学科护生带教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的具体内容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到本院实习护生10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接受带教方法差异以每组50名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讲解)和实验组(护理路径带教方案)对比两组护生带教效果及带教老师满意程度结果:评估护生的平均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所管床位家属满意程度,实验组护生相比之下更具优越性,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式满意为50名,对照组为42名,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医学科是医院新建科室,收治患者因疼痛而依从性低,因此在运动医学科护生带教时需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方案,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能够让护生更好掌握相关技巧和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程度,值得普及推广关键词】理路径;运动医学科;护生带教带教方法需要根据环境而不断变化完善,提高改善运动医学科带教的水平,保障临床护理教学质量[1]本文旨在深入了解运动医学科护生带教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的具体内容和临床效果,归纳分析近年到本院接受运动医学科带教的护生相关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2018年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运动医学科带教的护生,抽取100名护生均为女性,年龄在19-23岁范围间,平均年龄为(20.61.8)岁本科护生65名,大专学历护生35名根据其接受带教方法差异以每组50名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讲解)和实验组(护理路径带教方案)带教老师学历均在本科或者以上,职称为护师或者以上对本次纳入研究对象各项资料如年龄、学历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显示各组对象资料间具有可比性(P>0.05)1.2带教方法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教学方法,带教老师以自己临床经验、掌握的专业知识等为基础,向护生讲解专业疾病护理知识,用随机教学方式进行实验组护生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结合实习大纲和本院运动医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临床教学路径并根据要求带教,具体如下:(1)第1周教学组长向实习护生进行入科教育,讲解内容主要有医德医风以及运动医学科的科室制度,让护生能够熟悉本院科室的特点、环境设施以及实习所需适应的要求,让教师、护生相互熟悉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和诸如雾化吸入、青霉素皮试、静脉输液等技术操作[2];(2)第2周护理实习生向老师了解运动医学科专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准确了解这些疾病的相关临床表现,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常见运动医学科疾病的基础护理操作和专业护理操作等,了解关于护理病历的书写方式;(3)第3周。
确认护理安全得到保障以及不违反带教原则的基础上,护生应掌握并独立完成和其他科室相同的护理技术操作,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护理操作应在带教老师指导带领下完成;(4)第4周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专业护理病历以及相对复杂的专科护理操作;(5)实习期间每间隔一段时间展开护理小讲课,对护生不了解的知识点进行专门讲解带教老师组织下,由师生一起讨论在带教期间针对性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调整[3]1.3评价方法由带教老师设计出针对性出科考试,有理论和操作两种方式,两科分数总分均为100分,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请患者及家属对护生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最高分数为100分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对相关对象数据使用SPSS 18.0进行处理,其中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如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价值2结果2.1护生带教质量情况对比评估护生的平均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所管床位家属满意程度,实验组护生相比之下更具优越性,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护生带教质量情况对比( s,分)组别人数理论考试平均分操作考试平均分满意分数对照组5084.35.283.46.275.54.3实验组5090.84.491.35.792.35.32.2护生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式满意为50名,对照组为42名,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生满意程度对比[n(%)]组别人数满意一般不满意对照组5042(84)8(16)0实验组5050(100)003讨论运动医学科护理带教细致琐碎,传统带教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过错、护患纠纷事件,只有基本型护理,因此护生在专业技能操作方面并不娴熟,另一方面护生的积极和主观能动性也有所下降传统带教方式由于理论和操作水平不一致,护生对知识的掌握存在较大偏差,各种原因的影响下,传统带教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护理环境的需求,临床护理路径带教方式更具科学性,也更符合时代发展[4]提升护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由以往的被动改变为主动吸收知识,更好的保障护生在运动医学科护理方面对理论、操作的掌握程度本次研究数据分析中,在运动医学科护生带教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护生的理论分数、操作分数以及护理满意调查分数等,均明显优于常规带教方式的对照组护生,临床护理路径有令人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提升护生学习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强化基础护理以及改善护理服务参考文献[1]李少棉,梁剑凌,陈玉琴.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12):165-166.[2]张晓宇,贾丽丹,杨钰,等.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带教对儿科实习护生教学质量的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2015(4):176-177.[3]王黎,李双子,夏庆.护理路径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5(5):472-473.[4]沈萍.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7(32):3919-3921.通讯作者:冉启果,E-mail:ranqiguo@-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