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第一课图案纹样的形式美法则(1课时).doc
9页第二单元 图案制作的法则与手法 第一课 图案纹样的形式美法则图案设计,包含着“实用”与“美”两大要素美的要素,主要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两方面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图案发展中的普遍规律下面着重就图案装饰形式美的内容进行学习一、变化与统一:是构成图案形式美的最基本的法则,是一切造型艺术的一条普遍原则或规律图1-1-1)变化是指将性质相异的图案因素并置在一起,产生显著的变化与对比感觉图案设计讲究变化,在造型上讲究形体的大小、方圆、高低、宽窄的变化;在色彩上讲究冷暖、明暗、深浅、浓淡、鲜灰的变化;条上讲究粗细、曲直、长短、刚柔的排列变化;在工艺材料上讲究轻重、软硬、光滑与粗糙的质地变化以上这些对比因素处理得当,能使设计的图案给人一种生动活泼,富有生气之感反之,过分变化容易使人产生杂乱无章之感统一是指由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图案并置在一起,产生一种一致的,或具有一致趋势的感觉统一”是规律化,是一种协调关系图案设计讲究统一,在设计时应注意图案的造型、构成、色彩的内在联系,把各个变化的局部,统一在整体的有机联系之中,使设计的图案有条不紊,协调统一但不可过分“统一”,过分则产生呆板,没有生气,单调乏味。
图1-1-1 图案设计中,要做到整体统一,局部有变化为了达到整体统一,在设计中使用的线形、色彩等可采用重复或渐变的手法有规律地重复或渐变,能使图案产生既有节奏而又和谐统一的美感局部的变化,例如使用线条,同样的线条,应注意疏密的变化,粗细的变化,长短的变化,平中求奇,使统一与变化的原理在图案设计中得到有机的结合,使设计的作品达到既调和而又富有生气二、节奏与韵律:在视觉艺术中,视线在时间上有秩序的运动就是使人感到的节奏节奏是规律的重复在图案中,设计的基本形可使它反复的出现,用连续的方法可以组织空间,由于基本形的反复出现而产生节奏感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赋予节奏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节奏具有机械美节奏包括含着规律的、调理的、有序的、重复的体现韵律具有音乐的美感在图案中表现节奏与韵律的方法,可以通过图形的大与小、强与弱、虚与实、疏与密、明与暗,或方向、位置等方面的有规律的组合,以构成富于节奏与韵律的图案图1-2-1) 图1-2-1 三、比例与均衡:比例是以实用为出发点,是指物品横宽、竖高等实际尺寸在使用上产生的视觉效果;对称是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或上下为同形同量,完全相等,称之为对称。
如人的形体就是左右对称的典型它的特点是具有统一感,适合于产生静止的传统效果,有很好的安定感不足之处,容易产生拘谨、呆板的感觉对称形式构成的图案给人重心稳定,具有静感和庄重、整齐的美感均衡即均齐平衡,均齐是形象同等的有秩序的排列,也是一种对称排列,有上下、左右、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给人以平稳、庄重、安定的感觉平衡,不是从物理学的角度说,而是从视觉的角度说,是视觉从形体的重量、大小、材质、色调、位置等的感知中所判断的平衡感觉,达到一种力的平衡状态平衡是异形同量的组合,即分量相同,但形体的纹样和色彩不同平衡的形式以不失重心为原则,它的特点是稳定中求变化由平衡形式构成的图案容易产生活泼、生动的感觉图1-3-1) 图1-3-1 四、对比和调和:对比与调和是取得变化与统一的重要手段图1-4-1)对比指物体因形、色、量的组织排列,质地等方面的差异,由此而造成的各种变化,可以取得醒目、突出、生动的效果在图案设计中,如构图的虚与实、聚与散、形体的大与小、方与圆、高与低、宽与窄;线条的粗与细、曲与直、长与短;色彩的明与暗、冷与暖、鲜与灰等对比因素在图案中的应用,都可以产生生动、活泼、丰富的效果,给人以强烈、新鲜、多样的感觉。
调和也就是统一,画面产生的效果是安定、严肃而缺少变化与活泼在装饰图案的表现手法上,既需要对比,也需要调和,才能更好的取得表现形式的统一调和与对比相反,是由视觉上的近似要素构成的如图案设计中的线、形、色以及质感等要素的相同或近似所产生的一致性,往往使图案具有和谐宁静之感 图1-4-1 图案设计中要做到既调和又有对比在使用线条时,如以直线为主,可在局部使用曲线来达到既调和又有对比的效果;在使用色彩时,如以冷色为主,可少量使用暖色,来达到既调和又有对比的效果五、条理与反复:是连续性图案的一种组成样式条理就是“有秩序,”反复可以理解为“循环往复”装饰图案组织中的连续性构图,就能说明这一特点它是以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或左右,以及向四面重复连续排列而成的纹样,对称性的装饰图案也是有条理的反复图1-5-1) 图1-5-1课后练习:1、掌握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在装饰图案运用中的具体内容2、着重理解装饰图案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临摹黑白习作一至二幅20x20cm,可以草图形式)参考图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