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x2160541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60114633
  • 上传时间:2024-0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2160541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热工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 of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课程编码:x2160541学 时 数:40其中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 分 数:2.5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一、 课程简介《热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两部分内容工程热力学部分主要介绍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常用工质的热物理性质、基本热力过程与典型热力循环;传热学部分主要介绍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基本规律、求解方法以及控制热量传递过程的技术措施,换热器的热计算方法通过《热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使学生了解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简单热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能力;掌握能量转换规律和有效利用能量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课程目标毕业要求(1)使学生理解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1-2掌握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能选择恰当的模型用于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2)使学生了解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热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能力2-2能够应用工程基础知识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改进工程问题;(3)掌握能量转换规律和有效利用能量的基本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能够应用工程基础知识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改进工程问题;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零)绪论1. 能量与能源:了解能量能源的概念、分类,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关系;2. 热工基础的研究内容:掌握热工基础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基本概念1. 热力系统:理解工质、热力系的定义,掌握热力系的分类;(重点)2. 平衡状态与状态参数:理解热力状态和状态参数的定义,掌握平衡状态的物理意义及实现条件;3. 状态方程与状态参数坐标图:了解状态方程式及参数坐标图的物理意义及作用;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理解热力过程、准平衡过程和可逆过程的物理意义与联系;(难点)5. 功量与热量:掌握功量与热量的概念和计算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 热力系统的储存能:掌握能量、热力系统储存能、热力学能的概念;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3.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掌握封闭热力系的能量方程并熟练应用;(重点)4.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掌握开口热力系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并熟练应用,掌握体积变化功、轴功、流动功和技术功的概念,理解焓的定义式及物理意义;(难点)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应用:了解常用热工设备主要交换的能量及稳定流动能量方程的简化式三)理想气体的性质与热力过程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理解理想气体的含义,熟练掌握并应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重点)2. 理想气体的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和焓变化量的计算;(难点)3. 理想混合气体:理解理想混合气体的概念,理解理想混合气体的基本定律,理解混合气体的成分;4.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掌握理想气体基本热力过程方程式和基本状态参数变化的关系式;5. 气体在喷管中的流动:理解喷管中的稳定流动基本方程式和喷管截面的变化规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1.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和表述,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判断热力过程方向上的重要作用;2.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了解热力循环、正向循环、逆向循环的概念,掌握评价循环经济性的指标:热效率、制冷系数、制热系数,掌握卡诺循环、卡诺定理及对工程实际的指导意义;(重点)3. 熵:了解熵的概念,掌握孤立系统熵增原理;(难点)4. 㶲:了解㶲的定义及㶲平衡方程式五)水蒸气与湿空气1. 水蒸气的产生过程:掌握水蒸气定压发生过程;(重点)2. 水蒸气的状态参数:理解有关水蒸气的各种术语及其意义,了解利用水蒸气图表查出水蒸气状态参数;(难点)3. 湿空气的性质:理解湿空气、未饱和湿空气和饱和湿空气的概念和意义 (六)动力装置循环1.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理解郎肯循环及热效率,了解蒸汽参数对郎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了解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的其他途径;2.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了解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的工作原理和循环过程七)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1. 热传导:了解传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熟练掌握热传导的概念和特点;(重点)2. 热对流:熟练掌握热对流的概念和特点;(重点)3. 热辐射:熟练掌握热辐射的概念和特点;(重点)4. 传热过程简介:掌握综合传热过程的分析计算。

      难点)(八)导热1. 导热理论基础:理解温度场、等温线、等温面、温度梯度以及稳态导热的概念,掌握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的物理意义和数学表达式,了解热导率的物理意义及影响热导率的因素;(重点)2. 稳态导热:掌握单层平壁和多层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掌握单层圆筒壁和多层圆筒壁的一维稳态导热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掌握热阻的概念及不同情况下导热热阻的分析和计算重点)(难点)(九)对流换热1. 概述:理解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了解对流换热的过程及分类,理解牛顿冷却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应用牛顿冷却公式计算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换热量;(重点)(难点)2. 对流换热的数学描述:理解表面传热系数的定义和物理意义,了解影响表面传热系数的因素,了解主要的无因次准数的含义十)辐射换热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掌握热辐射和辐射换热的本质与特点,理解有关热辐射的吸收、反射、透射、黑体、白体、透热体及灰体等基本概念;(重点)2.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理解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的实质;3. 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理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实质;4. 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理解角系数的概念和求解,了解固体壁面之间的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理解固体壁面之间简单的工程问题辐射换热的分析和计算;(重点)(难点)5. 遮热板原理:了解遮热板原理及应用。

      十一)传热过程与换热器1. 传热过程:理解传热过程及其特点,掌握传热系数的计算;(重点)2. 换热器:了解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3. 传热的强化与削弱:了解强化传热及削弱传热的原则和有效方法难点)四、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学时分配答疑比例零0. 绪论0.1 能量与能源0.2 热工基础的研究内容讲授21:0.5一1. 基本概念1.1 热力系统1.2 平衡状态与状态参数1.3 状态方程与状态参数坐标图1.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1.5 功量与热量讲授41:0.5二2. 热力学第一定律2.1 热力系统的储存能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2.3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2.4 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2.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应用讲授61:0.5三3. 理想气体的性质与热力过程3.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3.2 理想气体的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3.3 理想混合气体3.4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3.5 气体在喷管中的流动讲授61:0.5四4. 热力学第二定律4.1 自发过程的方向性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4.2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4.3 熵4.4 㶲讲授61:0.5五5. 水蒸气与湿空气5.1水蒸气的产生过程 5.2 水蒸气的状态参数5.3湿空气的性质讲授21:0.5六6. 动力装置循环6.1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6.2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讲授21:0.5七7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7.1 热传导7.2热对流7.3热辐射7.4传热过程简介讲授21:0.5八8. 导热8.1 导热理论基础8.2 稳态导热讲授41:0.5九9. 对流换热9.1 概述9.2 对流换热的数学描述讲授11:0.5十10. 辐射换热10.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10.2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10.3 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10.4 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10.5 遮热板原理讲授31:0.5十一11.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11.1 传热过程11.2 换热器11.3 传热的强化与削弱讲授21:0.5五、课程其他教学环节要求作业的基本要求序号主要内容学时布置作业题数及类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0绪论211基本概念42222热力学第一定律611123理想气体的性质与热力过程6114热力学第二定律6115水蒸气与湿空气2116动力装置循环2117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21118导热42219对流换热11110辐射换热311211传热过程与换热器21合计111185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先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等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七、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热工基础(第三版)》,张学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热工基础》,童钧耕、赵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热工基础与应用(第三版)》,傅秦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热工基础(第三版)》,童钧耕、王平阳、叶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热工基础(第二版)》,王修彦、张晓东,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年八、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讲授清楚、重点突出,针对需掌握的内容布置作业,以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及应用每周安排一次答疑,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集中讲授本课程考核采用考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的形式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总成绩评价项目评价环节课程目标平时成绩(100分)考勤、课堂回答问题(15分)(1)使学生理解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课后作业(60分)(1)使学生理解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文献阅读及撰写小论文(25分)(3)掌握能量转换规律和有效利用能量的基本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考试(100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50分)(1)使学生理解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律计算题(50分)(2)使学生了解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热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