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发酵平菇(摘).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46368440
  • 上传时间:2023-10-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采用北方常见的棉籽壳、玉米芯作为培养料发酵栽培平菇,可采收5-6潮菇,技术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效益好,特别适合一家一户生产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菌种选择 平菇应选择高产、稳产、抗病、耐低温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新831、豫平6号、北海道3号、农平18号等2 栽培季节 平菇发酵料栽培应在秋季进行,可于8-11月接种,最佳接种期为9-10月3 培养料配制3.1 培养料配方 经试验,平菇发酵料栽培中表现较好的培养料配方有4个:①棉籽壳100kg,复合肥1kg,石灰粉2kg,病菌立灭0.2%;②棉籽壳1000kg,菇大壮5-6袋,复合肥10kg,石灰粉20kg,病菌立灭0.2%;③玉米芯85kg,麸皮10kg,玉米粉5kg,尿素0.2kg,复合肥1 kg,生石灰粉3kg,病菌立灭0.2%;④玉米芯850kg,麸皮100kg,玉米粉50kg,菇大壮5-6袋,尿素2kg,复合肥10kg,生石灰粉30kg,病菌立灭0.2%3.2 培养料发酵 首先将麸皮、玉米粉、尿素、复合肥等辅料混匀,然后加入棉籽壳或玉米芯中,再用清水调湿,对不易吸湿的原料如复合肥,应事先单独浸泡或压成粉状加入。

      培养料拌匀后建堆料堆一般宽1.2-1.5m,高0.8-1.2m,长度不限,要求每个料堆堆500kg左右干料建堆后四周用木板或铁锨拍实,使堆边呈墙式垂直状,或略有倾斜,且堆顶拱起呈龟背形为防止烧料、腐败,可先用直径5 cm的木棒在料堆顶部垂直向下打1-2行透气孔,再在料堆两侧的中部和下部各横向斜打1行透气孔,间距30cm左右孔道深度要分别达到料堆底部和中心部位随后在料堆中插入长柄温度计,再用草苫、麻包、编织袋等能透气的覆盖物盖好料堆然后根据气温高低,经2-3天在料表层约25cm深处温度升到55-60℃时开始计时,维持8-12小时后进行第1次翻堆,将料堆外层(干燥冷却层)培养料与内层(好气发酵层)和底层(厌气发酵层)的培养料互换,重新建堆,打气孔、覆盖当料温再次升到55-60℃时,保持8-12小时后第2次翻堆一般堆积发酵需翻堆3次堆期因气温不同而异,一般5-7天当培养料色泽均匀转深,质地柔软,料内出现较多白色放线菌,闻不到氨、臭、酸味时,扒堆终止发酵待料温降至约30℃装袋接种 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应注意:①温度气温在20℃以上时利于发酵,10℃以下发酵时间延长,此时可加入阿姆斯发酵剂,同时注意培养料保温。

      ②培养料含水量培养料含水量高于70%时,容易发黏、发臭或腐败变酸,料温上升缓慢;而低于50%时,则出现烧堆“冒烟”现象出现上述情况时,要立即散堆,调节培养料含水量达60%-70%后重新建堆一般培养料含水量应为:发酵前用手紧捏渗出3-4滴水,发酵后紧握手指间有水印、但无水渗出为宜③防日晒雨淋培养料发酵期间,不要让太阳直射或雨淋雨天应支薄膜覆盖4 装袋接种 选用40-50cm×25-35cm的聚乙烯塑膜袋装袋前用敌菇虫喷洒料面装袋时一端用绳扎紧,放入一层菌种,再放入一层培养料老菇场杂菌基数多或10月底播种时,可采用三层菌种微孔通气法接种具体为:装料时在袋中间多放1层菌种,除按常规在两头放菌种、打洞眼外,还要在中间菌种层上用细针沿一圈菌种部位刺10-12个小孔该法发菌速度快,同时可减少杂菌污染机会但出菇期洞眼内会出菇,管理相对麻烦,另外不利补水,补水后滞留在袋底的水分可从洞眼流出,影响产量四层菌种接种法是在装料时,两头和中间各接两层种,四层菌种三层料,袋子两头用扎口绳扎住,然后用直径1cm左右的硬物根据袋子粗细扎2-3个孔,以利通气最后用出菇套环套住两头袋口即可5 发菌管理 将接好的菌袋在事先消毒处理过的菇房内按“井”字形摆放8-10层高,1.0-1.2m宽,长度视栽培量而定,并在上面覆盖薄膜保温。

      温度维持23-28℃,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气温超过25℃时,菌袋应散置或以“井”字形堆放3-4层,且堆与堆之间留出35-40cm的距离,以利散热当袋内温度超过30℃时,应采取强通风措施一般接种后10天左右,菌袋内温度可基本稳定下来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时,应加大通风量发菌期间每隔5-7天翻1次堆第1次翻堆时用大头针在接种层部位扎通气孔,横向每隔5cm扎1个,深3-5cm菌丝不吃料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若发现杂菌污染应单独放置,不能随意乱扔6 出菇管理 菌丝满袋后,气温保持22-26℃,空气相对湿度75%-85%适当加大昼夜温差,以刺激出菇当小菇蕾在袋两端通气孔形成并钻出时,要适当加大喷水量,保持菇袋湿润平菇长大后,保持菇房空气相对湿度85%-90%,不要在菇体上多喷水,准备采收7 适时采收 平菇在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采收前3-4天喷1次水采时一手按住菇柄基部培养料,一手按住菌柄轻轻拧下,不要硬掰,以免带起培养料8 采后管理 每采一潮菇,要用镊子、小刀或小铁钩子去掉残留在培养料表面的菇柄,用干净的粗铁丝在料面上来回拉动几下,进行搔菌后压实。

      停水2-3天后喷水覆盖,进入出菇期管理一般第2潮菇采收完后,为提高产量,应用紫铜补水针和喷雾器配套补水肥,可选食用菌专用肥、菇大壮、多元恩肥、三十烷醇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