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年江苏省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中国古代史.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5998565
  • 上传时间:2017-1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2.9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13 年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中国古代史》班级: 姓名: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 分)材料一:学术融合是政治统一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战国前期,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势如冰炭,两不相容儒家政治着眼于管理“人” ,主张通过“仁义”诱导的途径,塑造至善至美的理想人格,从而实现自家的政治理想法家政治着眼于完善“物” ,即富国强兵,主张通过“刑法”强制的途径,规范社会,从而达到自家的政治目的然而,诸子百家在长期辩难争鸣中,相互取长补短,吸收借鉴,到战国后期出现学术融合的趋势——马执斌《“焚书坑儒”辨》材料二:第一个肩负起学术融合使命的是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儒家巨子荀况学术界公认荀子的学说兼采了诸子的精华郭沫若先生称荀子开创了儒学为“百家总汇”的先河特别要指出的是,荀子纳“法”入“儒” ,以“儒”统“法” ,提出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社会政治主张,是为建设新兴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马执斌《“焚书坑儒”辨》请回答:(1)材料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哪一历史时期?形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2)材料二中的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请说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1 分)(3)根据所学知识,请举例说明后世统治者如何纳“法”入“儒” ,以“儒”统“法”的?(2 分)(4)根据材料说说诸子百家的思想对今天的社会有什么启示?(1 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贞观政要》材料二:“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材料三:1771 年,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的万树园摆下盛宴,招待从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的部落首领渥巴锡,并举行一系列游园活动万树园内鼓乐喧天,歌舞欢腾,洋溢着一派民族团结的欢乐气氛——《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请回答:2(1)材料一中的“朕”是指谁?他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2 分)(2)根据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出当时民族融合的方式 (2 分)(3)材料三所反映的清朝哪一历史史实,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1 分)(4)中国古代民族史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1 分)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与边疆地区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 分) 材料一:《汉书》裁:“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以后汉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统领西域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 “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材料二:松赞干布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 ”材料三:左宗棠说:“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毅然开始军事行动,收复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1)为什么说“汉之号令班(颁)于西域”是“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2 分)(2)松赞干布迎娶的大唐公主是谁?有何影响?(2 分)(3)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历史结论?(2 分)4.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评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3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呈巅峰状态——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文化观》请回答:(1)材料二中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是什么?(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3 分)(2)材料三中,宋代“重自由表达”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1 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1 分)5. 请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古今中外的地图:4请回答:(1)请仔细观察图一,地方上的这一制度历史上叫什么?它是哪一个时期的地方制度?(2 分)(2)请仔细观察图二、图三说说秦和元在地方上分别推行的制度叫什么?(2 分)(3)请仔细观察图四的美国地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在地方上又推行的是什么制度?(1 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不同时期的中外统治者分别实行不同的地方制度的共同目的是什么?(1 分)6.阅读材料: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生长繁盛);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材料三:“与朝廷和好年深,蓄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5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2 分)(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的现象?(2 分)(3)材料三辽“与朝延和好年深”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 (1 分)(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1 分)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连连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大量逃亡,掀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更多的北方人迁到了南方——人教版《中国历史》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 ,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 丰收)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材料四: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材料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帝致英王的一封信请回答:(1)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一,江南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 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地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 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四的这种情况最早出现于何时?(1 分)此时为鼓励对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加以管理?(1 分)(4)材料五说明清朝前期实行什么对外政策?(1 分)这一政策实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 分)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1 分)6(5)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你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1 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一个繁荣局面材料二:材料三:19 世纪 60 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校任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1916 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下,聘请了陈独秀、李大利、胡适等一批思想活跃的教授北大校园各种社团、刊物风起云涌,思想在自由流淌,对全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随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请回答:(1)材料一中“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并依据材料指出他“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中所起的作用 (2 分)(2)材料二所示图片涉及到我国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积极影响2 分)(3)结合材料三、四指出教育在中日两国近代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 分)(4)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1 分)7参考答案1.(1)春秋战国 社会大变革(2 分)(2)孔子(1 分)(3)汉武帝时将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但在政治制度上仍沿用秦朝的制度(法家思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意思相近即可(2 分)(4)儒家:礼、仁,和谐社会;法家: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改革创新;墨家:兼爱非攻,爱好和平(意思相近即可) (1 分)2.(1)唐太宗 文成公主入藏(2 分) (2)杂居、通婚、战争、贸易(2 分)(3)土尔扈特回归祖国(1 分)(4)围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回答即可(1 分)3.(1)张骞最早出使西域 郑吉被任命为第一任西域都护(2)文成公主 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加量汉藏友好关系(3)设立新疆行省。

      新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4.(1)观点:宋代科技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主要表现:活字印刷术发展 指南针用于航海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2)宋词(3)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促进科技文化的繁荣5.(1)分封制 西周(2)郡县制 行省制度(3)联邦制(4)巩固统治6.(1)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关系或者“战争”与“和平”各 1 分)(2)①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败匈奴(或者漠北战役 l 分)②昭君出塞(1 分)(3)澶渊之盟(各 1 分) (4)“和”的关系(民族团结,友好相处意思相近即可,1 分)87.(1)由落后贫穷到先进富饶;(1 分)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1 分)(2)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1 分)②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1 分) (3)南宋1 分)市舶司1 分)(4)闭关锁国 (1 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封建经济稳定) (1 分)造成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1 分)(5)政治稳定;注重生产技术的改进和人才的引用;坚持对外开放等 (言之有理即可得 1 分) 8.(1)孔子;打破了教育被贵族垄断的局面(2)科举制度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3)推动了两国的近代化(4)教育促进社会进步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