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题库题库及答案【精选题】.docx
41页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地籍调查题库题库及答案【精选题】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下列情形中,应实地采用解析法重新进行地籍测量,并利用变更地籍测量成果取代原成果的是( )A.宗地所属地区的行政区划发生变动B.宗地内新建建筑物、拆迁建筑物等情况发生的地籍变动C.整宗地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D.土地权利人或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对原宗地进行精确测量界址点坐标或精确测算宗地面积【答案】: D 2、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目的在于( ),并对其进行评定A.对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B.完善初始地籍调查工作C.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条件D.保证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答案】: D 3、下列各项不属于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并登记发证的意义的是( )A.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B.是强化耕地保护机制,调动亿万农民自觉保护耕地积极性的重要举措C.是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D.是全面落实《土地管理法》和宣传有关土地政策的重要措施答案】: C 4、地类调查是( )A.土地权属调查B.地籍调查C.基本农田调查D.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答案】: D 5、地籍调查成果可以直接应用,而直接应用主要发生在地籍工作和土地管理的( )过程中,应用的方法主要是查询检索统计。
A.计划B.执行C.行政D.反馈【答案】: C 6、对双方无争议的土地权属界线,应按规定格式填写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一式( )份A.两B.三C.四D.五【答案】: B 7、下列各项属于国家标准平面坐标系统的是( )A.1954年北京坐标系B.1954年国家大地坐标系C.1985年国家大地坐标系D.1986年黄海高程系【答案】: A 8、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元数据的作用不包括( )A.有效利用计算机的系统资源B.通过它检索、访问数据库C.辅助完成各级政府需要的各类土地统计汇总表D.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用户对不同类型数据的需求【答案】: C 9、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将土地分为( )个一级类和57个二级类A.3B.8C.12D.15【答案】: C 10、变更地籍调查时,在进行宗地权属调查前,应( )变更原因是否与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书上填写的一致A.仔细核对B.实地检查C.书面审核D.认真校对【答案】: B 11、我国通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手段来全面研究土地的( )、自然和经济状况A.权属B.归属C.利用D.管理【答案】: A 12、 平面控制网的观测元素主要是水平方向值、( )和天顶距。
A.地角距B.斜距C.曲距D.波距【答案】: B 13、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经验收合格后,可提供社会使用在提供使用时,应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必要的手续实行( )A.跟踪服务B.有偿服务C.点对点服务D.无偿服务【答案】: B 14、判断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合理性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商业金融、住宅、工业仓储、市政、公共建筑、交通、水域、特殊、农业及其他用地的平均建筑密度和平均建筑容积率,与( )进行比较A.全国城市平均水平B.城市利用现状C.城市规划D.土地利用规划【答案】: C 15、下列情形中,宗地号必须变更的是( )A.宗地形状改变B.产权变更C.设定他项权利D.用途改变【答案】: A 16、土地权属不发生转移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变更情形是( )A.使用该宗土地的企业名称变更B.土地面积发生变化C.土地权利人住址变更D.土地权利人姓名变更【答案】: B 17、指界确认时,指界人认定界址后不签字的,按违约处理违约方若不同意确权结果,可在( )内提出异议A.10日B.15日C.30日D.三个月【答案】: B 18、 某市建成区面积100km2,建筑总面积4000万平方米,建筑占地总面积500万平方米,则该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城镇建筑密度为( )。
A.8B.0.4C.0.125D.0.05【答案】: D 19、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日常性调查工作是指( )A.初始权属调查B.变更地籍测量C.变更权属调查D.初始地籍调查【答案】: C 20、因行政界线区划变化引起界址点号变更,应取消( ),按新地籍街坊界址点编号原则,编界址点号,并加盖“变更”字样印章A.原宗地界址点号B.宗地登记信息C.变更地籍调查表D.实地调查表【答案】: A 21、可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用户对不同类型数据的需求以及交换、更新、检索、数据库集成等操作的地籍数据是( )A.空间数据B.元数据信息C.专题属性数据D.非空间数据【答案】: B 22、现阶段,我国在地籍测量中主要采用( )土地分类系统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答案】: C 23、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信息源是在( )过程所形成的A.土地登记B.土地规划C.地籍管理D.土地利用管理【答案】: C 24、在对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进行整理时,档案只许借阅不许( )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A.改动B.调整C.传递D.复印【答案】: A 25、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经( )批准,以划拨方式取得宗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A.县级土地管理部门B.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答案】: C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中三角和导线测量评定内容的是( )A.节B.点C.锁、网、环D.线路布设【答案】: D 27、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 )功能来进行流程调整和数据归档管理A.地籍档案管理B.系统维护C.数据处理D.元数据处理【答案】: B 28、( )是指对相邻双方的界址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经认可与审核后可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A.土地权属调查B.界址调查C.界址点测量D.土地界址审核【答案】: B 29、相邻宗地界址线间距小于( )时,宗地界址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使用者亲自到现场指界、认定A.0.6mB.0.5mC.0.4mD.0.7m【答案】: B 30、现阶段,我国在地籍测量中主要采用( )土地分类系统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答案】: C 31、 如果在网平差计算软件中已经考虑了边长的归算改正和投影改正,则控制网的平差输入文件中,边长观测值应使用( )A.只经过倾斜改正后的平距D0B.只经过归算改正的平距D0C.经过投影改正的平距D2D.经过归算改正和投影改正的平距D2【答案】: A 32、地籍编号的( )原则是指当发生地籍变更时,地籍要素的编号势必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允许破坏原有编号系统的安全性能。
A.实用性B.可更新性C.可扩展性D.统一性【答案】: B 33、下列各项不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是( ) A.农民宅基地B.京沪高铁所占用的土地C.“村村通”的道路建设D.自留地、自留山【答案】: B 34、下列各项不属于初始权属调查资料归档分类整理的材料的是( )A.调查成果合格、没有权属争议的宗地资料B.调查成果不合格的宗地材料C.权属尚有争议的宗地材料D.土地权属的来源证明材料【答案】: D 35、在1989年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城镇土地有24个( )A.一级类B.二级类C.三级类D.四级类【答案】: B 36、宗地界址发生变化的变更调查,如果界标移动、丢失,应用( )数据恢复界标A.现测量B.原测量C.增设新的界址点D.重新测量【答案】: B 37、 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 )cm A.16B.18C.20D.22【答案】: D 38、下列各项属于初始地籍测量内容的是( )A.地籍平面控制测量B.地籍界址测量C.地籍面积测量D.土壤质量测量【答案】: A 39、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评定分为( )。
A.优、良、中、合格四个等级B.优、良、合格三个等级C.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D.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答案】: B 40、土地勘测定界权属来源调查主要是针对( )的权属来源调查A.国有土地使用权B.集体土地所有权C.集体土地使用权D.国有土地他物权【答案】: A 41、地籍控制测量及地籍细部测量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测量人员的情况B.面积量算方法、统计结果C.界址点测定方法D.坐标系统的选择【答案】: A 42、关于数据的描述性信息称为( )A.元数据B.数据元C.数据单位D.数据元素【答案】: A 43、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为( )A.10%~15%B.15%~30%C.25%~40%D.40%~55%【答案】: C 44、专检员检查是在完成自检、互检的基础上,以( )为单元进行A.街道B.地籍街坊C.街区D.行政区【答案】: B 45、在变更地籍调查结束后,应立即将变更资料通过所用的地籍信息系统软件写入地籍信息系统中,变更系统数据库,以保证地籍信息系统中资料的( )。
A.现实性B.延续性C.完整性D.可靠性【答案】: A 46、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核心的是( )A.土地条件调查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C.权属调查和地类调绘D.边界确定【答案】: C 47、 项目用地面积核算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