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优秀历史案例解读.docx
13页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优秀历史案例解读 Reference:代表中国近代企业文化管理最高成就的东亚公司,在它的历史上创造了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卓越的企业文化,是近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最为经典的一个案例凭藉这种文化,东亚公司成长为国内最优秀的组织之一,并与享有超经济权利的外来企业相抗衡,在某种程度上挽回了民族利益,堵塞了国权漏卮研究这种文化的内容与特点,能为我们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Keys:近代;东亚公司;企业文化:经典;案例G09:A:1002-3240( 2009 )11-0147-04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近代中国知名民族企业,就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超前的企业文化凭藉这种文化,企业不断成长、发展和壮大,并与享有超经济权利的外来企业相抗衡,在某种程度上挽回了民族利益,堵塞了国权漏卮,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工业的物质与精神基础能够代表中国近代企业文化管理最高成就的,应是天津东亚公司和民生公司从文本的角度讲,东亚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更为经典因为在文本《东亚铭》里,东亚公司通过主义、作事、为人、人格、尽责、功绩、过失、耶稣圣训等9个部分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另外公司还设计了厂训、企业口号、厂歌等,以及28种503条规章制度这些,共同构成了公司的企业文化系统最难能可贵的是,东亚公司还采取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手段用这种文化去濡染和涵化员工,使其内化为员工的精神与信仰所有这些,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当时国际管理界,也极为少见今天,研究这种文化中蕴涵着的丰富精神内涵与鲜明特色,能为我们当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一、东亚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内容 按照当今的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是一种形成于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中的特殊文化,它的本质是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以特定价值观为核心,由组织精神、群体意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系统所构成的意识形态的总和从现代企业文化学的角度去解读,东亚公司企业文化的内容大致有:1.服务社会的价值观美国文化学家克罗特说:“在历史中形成的价值系统,是文化的核心;不同质的文化,可依据这种价值系统的不同而作出区别同理,东亚的企业价值观是东亚企业文化的核心宋棐卿规定天津东亚公司的主义是“我们要以生产辅助社会进步,要使游资游财得到互助合作,要实行劳资互惠,要为一般平民谋幸福”短短的几句话,既强调了企业盈利的本来使命——“劳资互惠”中的“惠”是实际利益,对于资方来讲,即是生产利润;又强调了社会进步、资源配置、社会和谐和平民幸福等宏观的社会目标。
而在两者关系中,东亚显然把前者作为工具、手段与路径,而视后者为价值、目标与目的正如吉姆·柯林斯所言,“在大多数高瞻远瞩公司的整个历史中,我们发现有一种超越经济因素的核心理念它们追求利润,可是它们也同样追求更广泛、更有意义的理想扩大利润的目标并不主导一切因此,东亚公司的价值观显示出公司的高瞻远瞩这种卓越、前卫的价值观就像一面旗帜,导引着东亚公司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并迅速发展与壮大,乃至成为那个时代的优秀组织关于价值观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托马斯·彼得斯、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曾说:“我们研究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它们主张什么,并认真地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大正确,我们很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2.独特的企业精神在价值观的统帅下,东亚公司提炼、总结与培育了自己的企业精神,为实现企业的宗旨服务这些精神首先体现为中华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服务社会的精神,《东亚铭》里,“若不服务社会,要我作什么?若不效忠国家,要我作什么?”就是这种精神的集中表达反问语气与对偶修辞,极大地增强了这种精神的感染力并且,这种精神还通过符号系统来承载、传播和内化。
如公司的主打品牌“抵羊牌”毛线,为“抵制洋货”的谐音,“那时候洋货遍布全国,国人痛恨帝国主义,痛恨洋货,想抵制洋货因此我们想到用‘抵羊’作为新出的国产毛线的商标,影射‘抵洋’,以迎合国人的心理”)商标图案为两只健硕山羊做躬背相抵之状,处于东边、代表中国的那只山羊,体形略大且孑L武有力,并占了上风,而西半球的山羊处于劣势下风,有随时被抵退而仓惶逃离的架式商标名称与图案互相映照,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企业的行为系统,也竭力贯彻这种精神如抗战期间,宋棐卿用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在金钱和物资上,对“抗战人员家属”、教育界“忠贞”人士进行大量资助,对日寇则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进行抵制举办暑假义务贫儿学校,并选学习成绩优良者免费转入东亚公司办的子弟小学就读东亚公司每年对天津、北平各大学的贫困生发给奖学金1939年,洪水袭击天津,东亚为5000难民提供救济,还创办灾民收容所,接待外埠逃难来津的灾民,1943年开办两处施诊所,对周围贫苦患者实行义务服务其次,体现为中华文化中的“先公后私”精神,《东亚铭》里,将其表达为“公而忘私者我们要师法,先公后私者我们要征集,先私后公者我们要规劝,有私无公者我们要力戒再次体现为刚健进取精神,“能作事者必不怨天尤人,怨天尤人者必不作事。
若无事作,要我作什么?若无艰难之事作,要我作什么?”就是对这种精神的倡导再次,体现为中华民族的“合”、“和”精神,厂歌“爱护东亚、精诚团结”张扬与维护的就是这种精神,《东亚铭》全篇其实就是通过构建各种秩序与规则来营造一种“合”、“和”精神最后,体现为博爱精神与牺牲奉献精神,因为《厂训》中所提倡的“基督精神”,在基督教教义里的涵义便是博爱与牺牲奉献精神3.全方位的企业伦理与行为规则为使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深入人心,公司还通过《东亚铭》和厂训制定了详细的企业伦理与行为准则,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行为规范与引导总体上讲,公司倡导的准则有:(1)宽容友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愿人怎样待你,你先怎样待人”;(2)追求高尚,“人无高尚之主义,即无生活之意义;事无高尚之主义,即无存在之价值;团体无高尚之主义,即无发展之能力;国家无高尚之主义,即无强盛之道理3)积极进取,“能作事者必不怨天尤人,怨天尤人者必不能作事”4)多角色忠诚,“不忠于己者焉忠于人,不忠于夫妇者焉忠于友,不忠于亲族者焉忠于社会,不忠于家室者焉忠于国5)谦和平淡,“有功而不以为有功者,谓之真功,有功而以为有功者,谓之夸功,无功而以为有功者,谓之争功,无功而谤他人之有功者,谓之嫉功。
6)尽职尽责,“事成而又不获罪于人者为理想之人才事成不得已而获罪与人者为有用之人才事不成而仅图不获罪于人者为无用之人事不成而又获罪于人者为危险之人不待命令而自动工作者为中坚分子等待命令而即工作者为忠实分子接到命令而懒于工作者为无用分子有令不做反讥作者为是非分子7)知错要改,“从心无过圣贤也,闻过则改君子也,闻过不改庸人也,闻过则怨小人也8)服务他人,“不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这些规则,起到了很好的行为导向作用4.重视人才培养宋棐卿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训,并采取各种人才激励措施他以高薪聘请了一批高级技术专家,如财务专家毕正宣、纺织专家宋宇涵和张汉文、机械与公关专家赵子贞、心理学专家何清儒和化学专家王启承等,给予月薪200至300元,几乎与经理不相上下对各车间的管理人员实行速成培训,不掌握全套毛纺技术不许上岗驻外的经销人员除进行业务培训外,还规定每年回厂跟班劳动数日,以熟悉生产程序和产品性能对一般工人,则组织民众教育班,分四个班级依次补习文化知识和教授生产技术,普遍提高技术水平宋棐卿为防止本厂工人和技术人员外流,想出一个拉拢工人的办法,名为“蹦蹦利”其办法是从工人的每月工资中扣除一元,作为存款,共扣六个月,到年底时则加倍归还为十二元。
倘若中途辞职不干,这笔钱全部没收这些措施有效得笼络了人才,使其为企业尽心竭力5.高水平的福利待遇东亚公司为员工提供了高水平的福利待遇,如夜班保健补助、病伤补贴、伤亡抚恤金、疾病疗养金、婚丧补助、生活困难补助、工衣补助、子弟奖学金等等,名目很多东亚还有家访制度,在厂人事部内设家访专员一名,由女职员担任,经常深入工人家庭,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家庭纠纷或困难,以利工人安心生产对职员家庭遇有婚丧大事时,则由人事部派专员负责协助料理,或以公司名义送礼,以示关怀对职工父母死亡者,补贴三个月工资,以示公司对职工孝敬老人的敬重公司还设有消费合作社,向职工供应一些比市价略低的生活用品;每年五月节和中秋节,总要发给每位员工一份礼品,有水果、粽子和月饼等抗战胜利后,公司每年发工人两身服装东亚公司与国货售品所合资在北平西山一棵松设立了一个疗养所,由结核病专家郭德隆大夫主持,本厂职工有病,经医生诊断需要疗养者,可前往该所疗养职工胸佩厂徽统一着装,企业自豪感油然而生,对社会亦有很大宣传作用.因此,东亚公司的文化管理带有典型的“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色彩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开始学习日本企业管理中对员工的精神管理,而日本企业的很多做法,在半个世纪前已经被以东亚和民生公司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企业所实践。
二、东亚公司的企业文化特点 很显然,在那个历史时期,东亚公司的企业文化呈现着丰富性与独特性,并以这种丰富性与独特性显示出某种不同凡响的卓越性整体上讲,东亚公司企业文化特点大致有:1.时代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生存发展于中国经济落后衰败和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进行残酷经济侵略与掠夺的历史条件下,因此,普遍怀有强烈的“实业救国”的思想,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1910年,在《东方杂志》第6期上发表的《实业救国之悬谈》一文,是“实业救国”口号明确提出的标志后来随着民族危亡的日益加重,“实业救国”被民族资本家普遍认同,张謇、荣氏兄弟、卢作孚和范旭东等都是如此在他们看来,“实业救国”既是振兴中华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的经营宗旨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实业救国”思想在抗战时期发展到最高峰胡西园、吴蕴初和吴羹梅等等一大批企业家把企业迁到内地,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拼搏奋斗,保证了抗战时期的社会必需品的供应东亚公司的价值观,商标和实际行为,也都体现了这种拯救国难的时代呼声2.系统性即使与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相比,东亚公司的企业形象识别(CI)也已很全面系统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等精神识别(即MI)的统帅下,企业提出“厂训”等行为准则识别(即BI),并把这些Ml、BI诉诸于视觉识别(即VI)。
如宋棐卿把厂训高悬在公司大楼的山墙上,把企业口号中英文对照八个大字“军事纪律,基督精神”油绘在职工食堂墙壁上,左边挂着公司主义,右边贴着厂歌每个办公室,甚至在每个职工家中贴着《东亚铭》可以推测,无所不在的视觉冲击对于内化企业精神应能起到不小的作用不仅如此,企业还进行AI即听觉识别的建设,比如东亚公司每天上班前要由车间管理员对职工进行15分钟的有关“东亚精神”的讲解厂歌的内容有“爱护东亚、精诚团结”,“打起无畏精神,努力纺织生产这种系统性当时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具有超前性3.强力性“只有才华横溢的企业领导才有可能创立起代表强力型企业文化的企业目标管理体系和企业勃勃生机的局面这种才华横溢的领导即是马克斯·韦伯笔下的“克里斯玛权威”型人物,即不是靠物质刺激和暴力强迫,而是靠人格力量产生出强烈的感染、鼓舞人群的能力的人,是有让组织成员“完全从人格上皈依并信赖”的“大彻大悟、英雄气概和其他领袖气质”的人是“历史中特别具有‘创造性’的革命力量”的人宋棐卿就是这种人格的典型信仰基督教、留学异域、经营管理中足智多谋与出奇制胜、为人仗义、处事果断、胸怀天下,都使他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并建立了在企业中教主般的地位。
利用这种“教主”地位,宋棐卿把自己的理念转化为企业理念,又把这种“理念转化为有形的机制,同时发出连续一贯、加强理念的信号,他们对员工灌输理念,规定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