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横机的基本结构.ppt
19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电脑橫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目 录,,一、针床与三角组件及其配置,,二、选针与编织原理,,三、传动机构,,四、牵拉机构,,1,、针床,一、针床与三角组件及其配置,针床,:针床由一块长方形钢板制成通常电脑橫机装有,2,个针床,靠近操作者的是前床,与它对应的是后床2,个针床夹角为,100,o,针床以上的机构是针板,针板的作用是完成各种编织形式针板由,织针、挺针片、推片、选针片、小针床、插片、针尺、齿口片、铁线、钢丝线、沉降片,组成织针:,它由,2,个单独部件组成,针杆与针舌作用于对所有的编织形式的执行凹槽连接长针,台降面,弹簧针用于翻针,针舌用于编织,针钩,挺针片:,俗称长针,靠片头,1,通过织针的凹槽将挺针片和织针联接在一起其有,2,个片踵,如图;这,2,个片踵在机头的挺针片三角轨道中运动,推动挺针片上升或下降1,、片头(联接头),3,、编织、集圈片踵,2,、移圈片踵,,推片:,俗称弹簧针脚位于挺针片的上方,其片踵,1,受机头三角系统中各种压力的控制当片踵受压时,位于其下方的挺针片片踵进入针槽里,使其不与三角作用;当片踵不受压时,位于其下方的挺针片片踵伸出针槽,随三角运动并推动织针工作。
1,、片踵,2,、限位槽,选针片:,俗称选针脚有,3,个片踵和一个选针齿其下片踵,1,沿机头里的三角轨道运动,推动选针片沿针槽上升,从而由后片踵,3,将推片推至,A,、,H,、,B,三种不同的工作位置,使织针达到不同的编织要求;上前片踵,4,用于将升上去的选针片压回到起始位置;选针片上的选针齿,2,受机头上选针器的选针摆片控制1,、片踵,2,、选针齿,3,、后片踵,4,、上前片踵,,B H A,5,、针床,4,、选针片,3,、推片,2,、挺针片,1,、织针,2,、织针、选针机件与针床的配置,如图所示为成圈与选针机件在针床,5,上的配置关系其中织针在针槽滑动面上滑动,其尾部有一缺口,与挺针片的头部相联结配合成一体挺针片的尾部也在针槽滑动面上滑动由于挺针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它的后半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片踵即将沉入针槽内,从而使织针退出工作推片位于挺针片后端的上半部,它的片踵可处于,A,、,B,、,H,三个位置,并受机头压力的控制,以达到织针在同一横列中成圈、集圈、不编织三种状态沉降片:,,沉降片装置是一种特殊的牵拉机构,可以实现对单个线圈的牵拉和握持,且可以作用在成圈的整个过程中,对在空针上起头、成形产品编织、连续多次集圈和局部编织十分有效。
横机上采用沉降片的好处:,基于这种技术,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编织出各种不同衣片连成一体后的整片衣片,有的甚至能够编织出整件服装,从而节省了因缝纫产生的原料浪费和劳动力浪费3,、三角系统,机头内可安装,1,至多个编织系统,最多,8,个系统机头可以分成两个,(,如一个,4,系统机头可分为两个,2,系统机头,),,当两个机头分开时,可同时编织两片独立的衣片三角系统结构,,(,1,)挺针片起针三角(使织针上升做成集圈、成圈),,(,2,)接圈三角,2,和起针三角,1,同属一个整体,将织针推到接圈高度3,)压针三角,3,除压针作用外,还有移圈功能4,)挺针片导向三角,4,起导向和收针作用5,)上、下护针三角,5,、,6,起护针作用移圈时,上护针三角,5,还起压针作用6,)集圈压条,7,和接圈压条,8,是作为一体的活动件,可上、 下移动7,)选针器,9,由永久磁铁,M,和,选针点,C1,、,C2,组成选针点可通过电信号的有无使其有磁或消磁先由,M,吸住选针片的片头:,,,如果选针点未被消磁(不中断),相应的织针就未被选上,不参加工作如果选针片头被消磁释放(中断),相应的织针就被选上,参加工作C1,点中断 中间片到,C,位 成圈或移圈,,,C2,点中断 中间片到,B,位 集圈或接圈,,,(,8,)中间片走针三角,10,、,11,,可使中间片下片踵形成三个针道。
当中间片的下片踵沿三角,10,的上平面运行时,织针可处于成圈或移圈位置;,,当中间片的下片踵在三角,10,和,11,之间通过时,织针处于集圈或接圈位置;,,当中间片的下片踵在三角,11,的下面通过,则织针始终处于不工作位置9,),12,为中间片复位三角10,),13,为选针片下片踵复位三角,供选针器作用、选针11,)选针三角,14,、,二个起针斜面,作用选针片的下片踵:,,,F1 ——,第一选针点选上选针片;,,,F2 ——,第二选针点选上选针片12,)选针片挺针三角,15,、,16,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15——,作用于第一选针点的选针片;,,,16 ——,作用于第二选针点的选针片13,)选针片压针三角,17,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二、选针与编织原理,1,、选针工作原理,在电脑橫机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选针工作是关键该机通过两次选针实现三功位编织的功能由于,2,个系统只采用,4,套选针器,因此上一编织行程需要为下一编织行程进行预选针2,、编织工作原理,电脑橫机能使织针在一个横列内达到编织、集圈和不编织三种工作状态这三种工作状态是根据每枚织针对应的推片所处的位置与不织压片、接圈压片、集圈压片的运动位置配合实现的。
下面以一个编织和移圈系统为例,说明各编织状态的原理,⑴、,成圈、集圈和不编织原理,,成圈编织时:选针片在第一选针区被选上,选针片的下片踵沿选针三角的,F1,面上升,上片踵沿三角,15,上升→推动中间片下片踵上升到三角,10,的上方并沿其上表面通过,中间片的上片踵在压条,8,的上方通过,相应的挺针片片踵一直沿三角,1,的上表面运行→退圈→成圈集圈编织时:,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上,选针片下片踵沿选针三角的,F2,面上升→上片踵沿三角,16,上升→推动中间片的下片踵上升到三角,10,和,11,之间通过,中间片的上片踵被压条,7,压进针槽→挺针片片踵压进针槽上升到集圈高度→织针集圈编织不编织时:,在两个选针区都没有被选上,选针片不会沿三角,14,上升,中间片始终在原始位置,被压条,8,压住,挺针片片踵不翘出针槽,不会沿三角,1,上升→上方的织针不编织三功位编织:,在编织过程中,有些选针片在第一选针区被选上,有些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上,有些选针片在两个选针区都不被选上,则会形成三条走针轨迹,分别为成圈、集圈和不编织3,、移圈和,接圈原理:,移圈是将一个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个针上的过程从织针上给出线圈的称为移圈。
从其它织针上接受线圈的称为接圈移圈工作原理:,,移圈时的选针与成圈时相似,选针片和中间片都走与成圈时相同的轨迹不同的是:,,此时的,挺针片压针三角,3,向下移动到最下的位置,,挡住了挺针片片踵进入三角,1,,使其只能沿压针三角,3,的上面通过,从而使其上方的织针上升到移圈高度接圈工作原理:,,接圈时,挺针三角缩入三角底板,集圈压片摆开,H,位,在第一次选针(预选针)被选上的选针片沿预选针三角上升推动相应的推片到,H,位,如果在第二次选针不被选上,处于,H,位的推片走到接圈压片时被压入针槽,其上的挺针片下片踵也被压入针槽,不能沿起针三角上升,当推片经过集圈压片位置时被释放,挺针片的下片踵也被释放,可沿起针三角上加工出来的斜面(即接圈三角)运行到接圈高度,之后挺针片的上片踵沿移圈三角的右下斜面下降完成接圈,沿导针三角运行到起始位置双向移圈原理:,,定义:,双向移圈是指一个针床上的一部分织针的线圈移到另一个针床相应的织针上,同时另一部分织针接受另一个针床上相应织针转移过来的线圈,这种移圈、接圈方法称之为双向移圈这时各三角的状态与前面所述的针织接圈时的状态一样,仅在第一次选针(预选针)被选上的选针片沿预选针三角上升推动相应的推片到,H,位,其上的挺针片推动织针上升到接圈高度进行接圈;在第二次选针也被选上的选针片沿推针三角上升,推动相应的推片,A,位,其上的挺针片带动织针沿移圈三角上升完成移圈。
三、传动机构,主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带动机头运行配合选针与成圈机件进行编织动作主传动有一个伺服电动机驱动,经过两级同步带轮传动,再由同步带驱动机头做横向往复移动示意图如图:,,主传动机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主电动机与传动装置:驱动机头作往复移动2,)机头原点信号感应装置:使系统识别机头的起点位置3,)超行程保护装置:当机头由于意外情况超出预定行程时向系统发出信号,并对机头的撞击进行缓冲保护,避免因剧烈的撞击而损坏机头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