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知识点归纳.docx
7页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知识点归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乡下人家》知识点归纳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 2.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4.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二、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按照房前院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替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 三、作者介绍 陈醉云,著名现代书法艺术大师,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小时候深受祖父陈绍典毛笔书法的熏陶1962年移民来美,定居旧金山陈醉云不仅是一位现代书法艺术坚强的拓荒者,而且也是一位坚强勇敢的现代诗人。
他的诗作不拘形式、爱憎分明、用词精练而含蓄著有《寒星集》《乡下人家》《爱的乐章》和《醉云集》 等 四、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构:gu(构图、构思、结构) 饰:sh(装饰、饰品、掩饰) 蹲:dūn(蹲着、蹲守、蹲点) 凤:fng(凤凰、凤仙花、龙凤呈祥) 序:x(序号、顺序、序列) 例:l(照例、例外、举例) 率:shui(率领、统率、率先) 觅:m(觅食、寻觅、觅求) 耸:sǒng(耸立、耸着、高耸入云) 踏:t(踏步、踏青、踏春) 倘:tǎng(倘若、倘使、倘如) 绘:hu(绘画、绘本、绘声绘色) 谐:xi(和谐、谐音、诙谐) 寄:j(寄宿、寄托、寄人篱下) 眠:min(睡眠、催眠、冬眠) 五、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冠:guān(鸡冠、冠子、衣冠楚楚) 朴:pǔ(朴素、质朴、朴实无华) 素:s(朴素、素质、素面朝天) 附:f(附近、附和、攀附) 捣:dǎo(捣衣、捣米、捣衣石) 六、多音字 冠:guān (桂冠)gun(冠军) 率:shui(率领)lǜ(效率) 场:chǎng(场地)chng(场院) 七、近义词 风趣──情趣 装饰──装扮 时令──时节 华丽──瑰丽 照例──照样 率领──带领 倘若──如果 和谐──协调 辛苦──辛劳 独特──特别 八、反义词 朴素──奢华 照例──破例 傍晚──清晨 独特──普通 好友──敌人 吃惊──镇定 九、理解词语 装饰:本课指乡下人家房前的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耸着:立着、挺着的意思 时令:季节 率领:带领(队伍或集体)本课指母鸡带领小鸡 和谐:配合得适当本课指乡下的风景与乡下人家形成了协调、统一的画面 风趣: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天高地阔:像蓝天那么高远,像大地那么辽阔 十、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4):写乡下人家总爱在房前屋后种瓜、养花、养鸡、养鸭 第二部分(5-6):分别描写了夏天和秋天乡下人家的情景 第三部分(7):写乡下人家有着独特、迷人的风景 十一、句子解析 1.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yn) 开头寥寥数语描绘了瓜藤攀架爬檐的场景,展示了乡村自然质朴、恬静祥和的农家风光 2.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sh),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这句话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在门前竖两根大旗杆不免让人觉得太单调,蹲一对石狮子又太威严,而农家小屋前却满是攀上棚架、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点缀于其中的青、红的瓜,以此做装饰,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3.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sho)药,凤仙,鸡冠(guān)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由还字巧妙过渡到下文对花的描写这些花朴素,是说它们在乡下随处可见;华丽,是说花朵色彩艳丽 4.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一个探字,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受到嫩笋迅猛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5.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这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母鸡犹如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寻找食物,雄鸡则俨然一位在阅兵的将军,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家人,守护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6.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写纺织娘唱起歌来,流露出作者对这声音的喜爱之情。
拟声词织,织,织,织呀,渲染了这种声音的美妙 十二、问题归纳 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课文先后描写了乡下人家六个生活场景,概括起来分别是瓜藤攀架图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睡梦图 2.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普通的乡村事物、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的? 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乡村风景的从第1到第4自然段分别写房前种瓜、门前种花、屋后种竹、房前屋后瞧见鸡、屋后小河见着鸭,可以看出是按空间顺序写的而种瓜是在春季,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依照时令开放,母鸡率领小鸡觅食,绿荫下见到鸭这些都是写白天;第5自然段写夏天傍晚院落用餐,第6自然段写秋夜纺织娘叫,这些都可以看出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课文按照什么順序描写乡村风景 的?从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作者善于通过对普通的乡村事物拟人化的描写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如鲜嫩的竹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渲染了声音的美妙 4.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把天高地阔换成津津有味或狼吞虎咽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天高地阔这个词既强调吃的动作,又强调吃的心情,还有边吃边聊的意思而津津有味和狼吞虎咽则感受不到那份愉悦、快乐和惬意 5.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十三、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乡村房前屋后和春夏秋三个季节及白天、傍晚和夜晚的独特迷人的景色,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
